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舞蹈的种类》教学素材1-人音版

DOC
  • 阅读 7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3.165 MB
  • 2022-12-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舞蹈的种类》教学素材1-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舞蹈的种类》教学素材1-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舞蹈的种类》教学素材1-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舞蹈的种类》教学素材1-人音版
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舞蹈的种类》教学素材1-人音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舞蹈的种类》教学素材1-人音版.doc,共(13)页,3.16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2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关于昌黎地秧歌历史及发展的过程的简要资料一、昌黎地秧歌历史简介昌黎地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艺术,最早产生于元代,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昌黎先民,为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借助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来抒发情感,磨炼性格,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雏型

。她历经昌黎人民世世代代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地摊到舞台,而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艺术种类。多少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昌黎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二、

昌黎地秧歌发展过程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男女角色均由男性扮演,追至元代,由于蒙古族女性较为开放,出现了由女性扮演的"妞"等角色。又由于秧歌可即兴参演,所以又出现了戴"缨子帽"的丑角,这一蒙古族的服饰,在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艺术中一直保留至今。以前的昌黎地秧歌,不

是单纯的舞蹈,而是有舞有唱、舞唱结合。直至清末民初,"唱"的部分转向了"莲花落"、"二人转"、"评剧"等舞台艺术,"舞"的部分,逐步演变为现存的纯舞形式。由于昌黎在地理上的位置及战争、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昌黎地秧歌在发展中融进了其它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如在秧歌开始和演出行进中,耍"少

林棍"打场开道,所唱的《秧歌调》中揉有《凤阳歌》的韵律,即与山东、河南而来的大量移民有直接关系。再如;"丑"角的晃肩动作,即带有明显的蒙古舞蹈特点。地秧歌中出现过"踩寸子"的"妞"角,即是受满族服饰影响的产

物。三、昌黎地秧歌角色及动作特点昌黎地秧歌以行当表演为主。主要分妞(少女或小媳妇类似戏剧中的旦角)2(中年或老年妇女类似戏剧中的彩旦和滑稽老旦)丑(诙谐、幽默的滑稽角色类似戏剧中的丑角)3公子(文质彬彬的书生)(图片欣

赏)45昌黎秧歌伴奏乐器为大喇叭、鼓、镲、锣等器乐。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还有很多表现当地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和戏曲、电影、故事中的片段秧歌“出子“。《跑驴》、《扑蝶》、《槌布舞》、《红娘》、《锯

缸》、《盲人摸象》等。(图片欣赏)《跑驴》6《扑蝶》《槌布舞》《红娘》7昌黎地秧歌的演出分场子秧歌和排街秧歌两种形式,场子秧歌即固定于某一场所进行演出,排街秧歌则人数较多,沿街串巷,行进演出。(图片欣赏)场

子秧歌8排街秧歌四、昌黎地秧歌-创新发展昌黎地秧歌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传统的歌、舞结合变成了舞、戏结合,突出了秧歌的戏剧表演特点。每个角色最注重刻画人物的戏剧形象,而不是单纯地红火、招人。昌黎地秧歌经过艺人集思广益,把不少戏剧片段移植到秧歌9

表演中,并把生活中有戏剧性的小故事编排成秧歌“出子”,大多数"出子"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风貌和戏曲、电影、故事中的片段,取材广泛,叙事性较强。使地秧歌的表演成为哑剧味道极足的秧歌戏的大荟萃。如全国备受欢迎的舞蹈节目之一

《跑驴》,这个秧歌剧目不仅洋溢着美好生活的乐趣,同时又散发着传统地秧歌的浓郁芳香。《跑驴》是根据传统地秧歌《傻柱子接媳妇》推陈出新,改编而成的。这个节目把北方人钟爱的小毛驴引入秧歌表演,显得异常新颖、活泼。五、昌黎地秧歌

-荣誉(参考书《昌黎地秧歌》)1953年,《跑驴》这个节目在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一举夺魁,被评为优秀节目,并拍成电影,推向全国,还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了银奖。1956年,中央歌舞团带着周国宝等

人传授的跑驴节目,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民主青年联欢节,荣获银质奖章。1962年杜永昌主演的《锯缸》获河北省文艺汇演一等奖。1993年9月秧歌舞《跑驴》在沈阳与国内外30余支专业、业余舞蹈团队比赛中荣获金梅花奖、编导一等奖。由薛丽梅编导的广场秧歌《火红

的秧歌扭起来》,参加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同年9月参加省首届民间艺术节,或表演、编导一等奖;2000年在河北省燕赵群星奖评选活动中获编导和表演一等奖。昌黎秧歌前些年获得了好多荣誉,在这就不一一说明。昌黎秧歌现在最火的是,201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受到评委的好评,并取得了

总决赛的资格。2015年参加了浙江卫视“我看你有戏”栏目,也得到评委的称赞并进入总决赛。六、昌黎地秧歌的保护工作我们做好昌黎地秧歌的保护工作,应在去伪存真方面多下功夫,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在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过程中丑角的那些粗俗、低级的动作和表情应该去掉,应充分发扬

丑的扇花多变、风趣幽默的表演特长。在服装的款式上要适合人物特点,符合时代的背景。我们在传承地秧歌特点的同时,要注重时代的特征加以创新,在传统节目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欣赏观念。如《扑蝴蝶》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个节目在2006年河北

省春节晚会上演出,并获得第九届燕赵群星奖。这个节目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01、人物刻画细腻、形象,活泼生动。2、注意内容的完整连贯,使情节丰富多彩。3、把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有机结合。4、服装与造型更能体现时

代特点。七、表演昌黎地秧歌的著名艺人张谦,1922年3月16日出生在昌黎城关西花园。生来性格活泼爱乐,胸怀开阔,又好学。1952年,著名的昌黎地秧歌艺人周国宝、周国珍、张谦等,在专业工作者的指导、帮助下,将传统的秧歌出子《傻柱子接媳妇》,改为新的秧歌剧目《喜回娘家》——新《跑驴》。这个经过改革的秧

歌剧目表现的是新社会的新生活,洋溢着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卢凤春是以著名的民间舞蹈大师周国宝为首的老一代昌黎地秧歌代表人物中年纪最小的一个。15表演的最拿手的秧歌出子是《错中错》,他独特的表演,使《错中错》成为昌黎地秧歌典型的传统剧目之一。50年代或单独,或与张

谦等人合作,创作出《花园赠珠》、《打熊》、《醉酒》等地秧歌新剧目。唐宝义是北京市人。1954年,他由抗美援朝战场归国,转业到昌黎县文化馆。昌黎是闻名全国的地秧歌《跑驴》的发祥地,他为自己能在这样一个地方做群艺工作而高兴。他拜周国宝等民间艺人为师,刻苦学习地秧歌表演的每一招一式。他大胆的

改革传统的地秧歌艺术,利用地秧歌中“武婆”的动作特点创编了秧歌节目《捶布舞》。之后又创编了《智通敌哨卡》、《一枕黄粱梦》、《恭喜发财》、《娶新郎》等秧歌节目。唐宝义以下是老一辈和当今地秧歌艺人图片展秦梦雨11

于振江侯晓坡杨长青12宋建亮常丽蓉13针对“在高中舞蹈教学中开设昌黎地秧歌课程研究”的昌黎地秧歌校本课程昌黎汇文二中刘金侠2015-5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