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演奏《丰收锣鼓 彭修文 蔡惠泉曲》教学设计1-人音版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54.500 KB
  • 2022-12-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音乐-演奏《丰收锣鼓  彭修文  蔡惠泉曲》教学设计1-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演奏《丰收锣鼓  彭修文  蔡惠泉曲》教学设计1-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演奏《丰收锣鼓  彭修文  蔡惠泉曲》教学设计1-人音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音乐-演奏《丰收锣鼓  彭修文  蔡惠泉曲》教学设计1-人音版
高中音乐-演奏《丰收锣鼓  彭修文  蔡惠泉曲》教学设计1-人音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音乐-演奏《丰收锣鼓 彭修文 蔡惠泉曲》教学设计1-人音版.doc,共(11)页,5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0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丰富的民间器乐—丰收锣鼓【教学课时】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课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鼓乐《滚核桃》、打溜子《锦鸡出山》【教材分析】“鼓乐铿锵”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鼓乐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当中的第六节

内容。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今天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1、聆听《滚核桃》、《锦鸡出山》,以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为主。2、初步掌握“鼓吹

乐”“打溜子”的基础知识。3、通过对《滚核桃》、《锦鸡出山》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本国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教学重难点】1、聆听《滚核桃》、《锦鸡出山》,想象乐曲表现的生活内容和表现手法。2、由于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对

部分锣鼓经、节奏谱的准确把握较难,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2、欣赏《广西壮族会鼓表演》。(多媒体出示课题:鼓乐铿锵)二、教授新知识,学习鼓吹乐1、播放多媒体视频《滚核桃》提出思考的问题:(1)乐曲表现了怎样的一幅场景(2)乐

曲中都用到了哪些演奏方法,请记住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演奏方法。(播放滚核桃视频)总结:《滚核桃》是表现了山西人民在核桃丰收的时候在院子里,在屋顶上晾晒核桃的一幅场景,大量的核桃聚集在一起它们之间碰撞翻滚发出的声响。这首鼓乐《滚核桃》是利用了鼓的音色来体现了农民晾晒核桃的一幅

场景,借以抒发农民丰收时的欢快喜悦的心情。师:在滚核桃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演奏动作呢?接下来我给大家几个演奏动作的名字,我请几位同学上来一起探讨一下里面呈现。让学生体验鼓的演奏方法。(3)连贯起来展示。2、分层听赏《滚核桃》(1)听赏鼓乐演奏《滚核桃》(1

)听赏“头”部,分辨哪两个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场景?(2)听赏“身”部和“尾”部,想一想,哪个部分跟头部在节奏上是相似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三部分的节奏)。(3)分别用拍手方式、拍桌子方式、拍手方式(跟头部节奏相近)展

现“头”部节奏、“身”部节奏和“尾”部节奏。5.理解“鼓吹乐”的含义及鼓乐曲《滚核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理解乐曲。3.听赏钹的演奏,多媒体播放视频演奏《锦鸡出山》。(1)解决问题:乐器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情景或画面?描绘的是一个

美好的景色,山间春色——锦鸡出山。(2)《山间春色》的主要节奏①××××∣×××∣②××××∣×××∣③×××∣④×××∣⑤×∣⑥×∣师逐条拍击节奏,学生按照老师的节奏重复演奏。(3)学习前后句节奏型一样的对偶演奏手法——上下句对偶。(4)学

习螺丝结顶(由多到少或由少到多)的演奏手法。3.用学习到的演奏手法分析《山间春色——锦鸡出山》所展现的情景:结对出山,溪涧戏游——众御顽敌——荣归。4.学习“打溜子”合奏方式(1)感受“打溜子”的合奏乐趣(2)多媒体出示“打溜子”合奏:鼓:××∣×××∣×××.

×∣×××∣钹:××∣×××∣×××∣×××∣锣:××∣0××∣×××∣0××∣(3)师生共同展现“打溜子”合奏的各个声部。(4)指名共同展示三声部“打溜子”合奏。(5)教师小结。三、巩固拓展,创作音乐分组讨论创作,通过打击乐器表现生活中的特定场景。四、

课堂小结。《鼓乐铿锵》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2、欣赏《广西壮族会鼓表演》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视频音乐,我们一同来聆听这段音乐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情绪,最关键的是观察视频中出现了什么乐器?师:

好,我们先听到这,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生:震撼,有激情,气势磅礴师:视频中都出现了什么乐器?生:鼓、锣、钹师:那这些鼓、锣、钹是属于什么类型的乐器呢?生:打击乐器(通过打和击的手法发声的乐器)师:很好,

它们是属于打击乐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一同感受鼓乐带给我们的震撼力量。那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丰富的民间器乐之鼓乐铿锵(多媒体出示课题:丰富的民间器乐-鼓乐铿锵)二、教授新知识,学习鼓吹乐师:在我们的打击

乐中,鼓是最可以体现激烈和热闹场景的打击乐器之一。那么在说到中国的鼓乐中不得不提到的一种鼓乐就是来自山西的绛州大鼓,绛州大鼓通常是由8到10面大鼓组成,鼓下有架,鼓后有贾尔,并且在演奏的过程中用贾尔来打击节奏,那么在这个绛州鼓乐中有一首著名的作品叫

《滚核桃》2、欣赏鼓乐演奏《滚核桃》(1)播放多媒体视频《滚核桃》提出思考的问题:1、乐曲表现了怎样的一幅场景2、乐曲中都用到了哪些演奏方法,请记住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演奏方法。(播放滚核桃视频)师:刚刚我们欣赏了《滚核桃》,

里面用了十面鼓和一副完成演奏的。这首鼓乐和滚核桃之间的联系在哪里?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命名呢?这首曲子它是如何体现滚核桃的形象的呢?听了曲子以后你能看到核桃的影子吗?它是通过哪种方式来体现的?是用鼓的音色来体

现核桃滚落碰撞的声音的。师:那么这个《滚核桃》是表现了山西人民在核桃丰收的时候在院子里,在屋顶上晾晒核桃的一幅场景,大量的核桃聚集在一起它们之间碰撞翻滚发出的声响。这首鼓乐《滚核桃》是利用了鼓的音色来体现了农民晾晒核桃的一幅场景,借以抒发

农民丰收时的欢快喜悦的心情。师:在滚核桃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演奏动作呢?接下来我给大家几个演奏动作的名字,我请几位同学上来一起探讨一下里面呈现的每个动作要怎样去演奏?(教师介绍鼓的结构)1.双手敲击鼓面2.双手敲击鼓梆3.双手交替敲击鼓梆4.闷击5.双手交替敲击鼓槌6.刮击鼓梆(提示和鼓钉接

触)师:刚才我们的同学对演奏鼓的六个动作进行了演示。3.分层听赏鼓乐演奏《滚核桃》师:那么《滚核桃》整首曲子分为头、身、尾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来聆听头的部分(1)听赏“头”部,分辨哪两个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力度,速度)体现了核桃落下来滚动的场景)。力度:弱——强——弱,速

度:慢——快——慢尝试击打头部的节奏,拍打桌子。(2)师:刚刚我们击打头部的节奏,接下来我们看看身部的节奏。身部有一个很明显的节奏,我们先来念一下它的节奏,然后伸出双手,和老师合作四遍,每一遍的速度加快。头:拍桌子身:拍手4遍尾和头是呼应:

拍桌子师:好,这个就是一个滚核桃的一个结构,我们就这么简答地把它体现出来了。4、理解“鼓吹乐”的含义及鼓乐曲《滚核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理解乐曲。师:在中国音乐史上,鼓是鼓吹乐当中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那么,什么是鼓吹乐呢?(引导学生列举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鼓

吹乐,根据字面意思很好理解,鼓即打击乐,吹就是吹奏乐器,(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念鼓吹乐的概念)鼓吹乐就是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奏乐器的一个民间器乐合奏,最初引入了宫廷当中,用于祭祀、军事大典等活动仪式上师:刚刚我们了解了鼓吹乐的演奏形式,其实在我们中

国民族的打击乐中还有另外一种打击乐的演奏形式就是来自湖南土家族的打溜子。(二)认识第二种打击乐器钹,学习其演奏方式师:湖南土家族是一个神秘而又好客的少数民族,在他们这个民族有一种非常神奇的打击乐形式叫做打溜子。我们翻开课本看

看什么叫打溜子。学生念(出示概念,出示乐器图片)故事:《锦鸡出山》描述了一个天气非常好的春天,一只锦鸡老大带着它的兄弟们准备下山去游玩,它们走到一条小溪旁,决定在这休息一下休整一下,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狐狸,非常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段音乐,就是在锦鸡发现狐狸

之后它们到底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呢?想一想里面到底经历了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具体结果如何?我们现在就来欣赏一下。1、播放《锦鸡出山》—众御顽敌师:提问,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然后教师示范打斗的场景。锦鸡慢慢靠近扭打,然后胜利

2.听赏钹的演奏,多媒体播放视频演奏《锦鸡出山》-山间春色教师跟着打击主要节奏师:刚才在听的时候老师也跟着击打了里面的节奏,山间春色里面的主要节奏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节奏,讲述螺丝结顶。①××××∣×××∣②××××∣×××∣③×××∣④×××∣⑤×∣⑥×∣(引出上下句对偶、螺丝结顶)为什么

要讲这一段节奏,每一句重复几遍,出现了中国民族器乐曲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叫螺丝结顶。接下来我们尝试击打节奏。拍手分两组拍手,打桌子呼应击打节奏师:刚刚我们已经感受了锦鸡出山的片段,现在我们来完整聆听《锦鸡出山》感受乐曲山间春色-结对出山-溪涧戏游—

众御顽敌—荣归的整个过程。三、巩固拓展,创作音乐师:刚刚我们欣赏《锦鸡出山》也是通过打溜子改编胡,现在我们分两组通过打击乐器表现生活中的特定场景,感受“打溜子”的合奏乐趣。四、课堂小结.这堂课上我们不仅了解的是铿

锵的鼓乐,更是在了解一种文化。希望同学们更多关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相信我们的鼓乐发展得更好更远。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