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教学素材1-花城版.doc,共(1)页,1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0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梅花三弄》教材分析《梅花三弄》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相传为1500多年前晋国(265—420),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被琴人改为琴曲。乐曲以梅花抗严寒、傲霜雪的性格来比喻人的
品德高尚、纯洁和坚贞不渝。根据历史记载,古代笛曲亦有“三弄”,即高声弄、下声弄、游弄。“三弄”表示主题出现三次,所以把全曲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了乐曲的中心音调,旋律以跳进为主,编钟奏出主旋律,节奏平稳、舒展,附点音符的运用使音乐具有流动感。然后反复
音乐主题,音色清澈透明,使人人都感到梅花的清纯、高洁。第二部分笛子演奏主旋律,速度加快,富于动态,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氛。衬托出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下,傲然挺立的形象。第三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通过编钟和乐队相对称,节奏舒缓,好像经过风霜的梅花依然呈现出清纯
、洁白的丰姿。这首乐曲深受人们喜爱,流传千年,它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它已经超越了音乐的范畴,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这首乐曲还有许多改编本,如作曲家王建中创作的同名钢琴曲(1972年),就是以这
首乐曲的主题为素材创作的,其中加入了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