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教学设计4-花城版.doc,共(4)页,10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76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刘天华》教学单元花城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体验乐曲的基础上,激起对中国民族乐器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民族器乐,热爱民族
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2.知识与技能:a、认识刘天华国乐改革的成果及对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的重大贡献。b、通过欣赏《光明行》,熟悉乐曲主题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并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3.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时代背景,初步分析音乐作品在题材
、体裁、表现手法、旋律特征等方面的异同。教学重点熟悉乐曲主题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并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进而认识其艺术价值及社会价值。教学难点让学生从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法及其演奏技巧上加深对作品的认识。教法学法本课旨在通过引起兴趣——欣
赏——体验——探讨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参与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学习的基础。教材简析本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花城版)第三单元第2节《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五四”时期著名
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以世界之视野,光彩博收中外音乐文化,提出中西融合的国乐发展观,他的《光明行》这首作品摆脱了以往二胡作品中忧郁伤感的情绪,音调雄壮,气势豪迈,热情奔放,是一首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作品。通过对《光明行》的赏析,让学生理解历史变迁是音乐创作
的源泉,时代的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有影响。音乐在历史变迁的当时起鼓舞作用,而时代变迁后的今天,音乐又带领我们追忆历史,感悟历史。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指引意图导入新课通过对竹笛、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的音色、名称、描写诗句的连线题测试学
生对民族器乐的了解情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中国的历史上看,二胡是件并不受重视,甚至可以说受人鄙视的乐器,清末民初还被贬称为“叫花子”胡琴。有句话:“叫花子胡琴要饭的笛”一语道出了当时二胡的社会地位。二胡是怎样从“乞丐的乐器”登堂入室,成为音乐舞台上的独奏乐器,甚至成为中国的国粹?今天带
大家了解《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代表人物:刘天华(二胡地位飞跃式的提高归功于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刘天华先生。)听、讨论、连线1、了解必要的关于民族音乐的知识。2、拓展音乐视野。新课教学一、
刘天华先生简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杰出代表人物。刘天华出生于江苏江阴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成长于一个开明之家,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进步人士,他受父亲的影响,较早的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二、刘天华对二胡的贡献1、改变教学方法改
变了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以及以曲代功的练琴方法。答: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是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了解刘天华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了解传统音乐的新发展。教学内容与过程2、固定
音高定弦第一次明确固定音高定弦法则,使二胡能够加入乐队演奏。3、丰富演奏技巧吸收了西洋乐器小提琴的某些技巧,丰富了二胡的弓法、指法,提高了二胡的表现力。三、《光明行》分段赏析部分主题请思考:《光明行》
这首作品和我们印象中的二胡作品有什么不同?提问:什么是进行曲?1、引子(课件展示)老师范奏,并教学生打节奏2、呈示段(课件展示:第一和第二主题)第一主题:老师范奏并引导学生体会到:第一主题的旋律先铿锵有力,充满激情,接着奏出气势磅礴的音调,表现出英武豪迈、
勇往直前的情绪。第二主题:老师范奏,并引导学生体会到:第二主题是一个柔美、圆润的对比段落,进行曲风格的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如歌。先G调内弦,后D调外弦重复。问:这样演奏的用意是什么?答:印象中的二胡作品,情绪或忧郁伤感或抒情
缠绵,此曲旋律明快坚定,节奏富于弹性。答: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一致的乐曲用踏步配合,感受行进中的律动感。学生模仿小军鼓节奏,用手拍打指定的节奏型用小军鼓的节奏配合,感受音乐的情绪。学生听、赏并节奏配合答:这样运用内外弦不同的特性,乐曲由一种1、积极地参与和体验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作品。
2、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3、再现段(再现引子与主题)老师范奏尾声: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弓法(颤弓与非颤弓)演奏,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弓法表现的不同效果。问:使用颤弓演奏有什么效果?四、复听全曲老师做适当
提示:引子、第一主题、第二主题、颤弓等内在的被抑制的热情,发展为更加开朗和富于自信心的新的音乐形象。学生讨论答:颤弓更富于动力,使音乐情绪更加热烈,使全曲生机勃勃,充满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进一步体验作品“中西”写作和演奏技法相结
合,所带来的清新感受。课堂小结这首乐曲的问世,使原来擅长演奏忧愤情绪的二胡,从此开始奏出了热烈雄壮的音乐,这是二胡历史上的一个革命性转变,这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使中国的二胡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老师总结,激励学生课
下探究浓缩精华,意味深长,引导学生课下继续探究。布置作业课下欣赏刘天华的十大二胡名曲体会作品及二胡的魅力05101520253035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食物天然气旅馆教学反思本节课本着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架起了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积极
,突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性。教学设计的过程采用启发、欣赏、设问、思考、师生配合和学生积极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认识了《光明行》一曲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以二胡的创新发展为主线,让学生体验到了民族乐器给国人带来的自豪,体会到了创新是民族发展,时代进步的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