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歌唱《第2节 气息与吐字》教学设计4-花城版.doc,共(6)页,7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75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歌唱纵横—气息与吐字》教学内容:花城出版社高中音乐选修歌唱模块第二单元第2节教学对象:高二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声音大部分经过了变声期,声音也比较稳定了,他们喜爱歌唱。但是,由于缺少演唱方法上的学习、指导,很多同学空有一副好嗓音却
不会正确使用。他们的歌声有的是嘶哑的“喊唱”,有的是无力的“哼唱”,还有的是咬字吐字不清晰„„长期不正确的发声,可能会对他们的嗓音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歌唱中基本的气息和吐字发声方法,学会用自然流畅的气息,纯正清晰的咬字吐字
来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演唱兴趣与自信。教材分析:本课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选修歌唱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其中《牧笛》是一首我国西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抒情兼花腔式的女高音声乐作品。这首歌表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西北少数民族风景
情画。歌曲旋律具有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风味,欢快激越的情绪与轻巧华丽的花腔技法融为一体。《孤独的牧羊人》是音乐剧《音乐之声》里一首著名的选曲。歌曲为E大调,2/4拍,中速稍快。旋律热情、欢快,刻画了“牧羊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歌
唱生活的快乐形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歌唱中基本的气息和吐字发声方法,学会用自然流畅的气息,纯正清晰的咬字吐字来演唱歌曲。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体验、比较、探究等方法进行实践训练,初步掌握正确的气息和吐字发声方法。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发声练习、朗读歌
词等活动,让学生能直观地、轻松地掌握正确的气息和吐字发声方法;通过鉴赏歌曲《牧笛》、学唱《孤独的牧羊人》体验气息与吐字在歌唱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歌唱兴趣,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教学重点:能够用正确的气息和
吐字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歌唱中正确的咬字吐字教学设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欣赏:播放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我的太阳》二、导入:1、炸碉堡式的气息练习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一起来做两个练习。第一个是—炸碉堡式的气息练
习,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师示范:右手上举做出托着炸药包的动作,先张口快速地吸气,吸气后教师用手势要求做一定的气息保持,然后右手做出拉引线的动作后开始发出“Si”的声音吐气,在气息快要吐完时发出“ben
g”的声音,将剩余的气息快速吐出)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指挥,生实践)2、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学生由慢到快,再由强至弱进行练习)导入语:声音的强弱是由气息来控制的,大部分的同学在大声读的时候以及速度比较慢的时候就能做到吐字比较清晰,速度快和弱读的时候就有点含
混不清了。我们在歌唱的时候,如何用正确的呼吸与吐字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与实践—歌唱的气息与吐字三、新课教学(一)欣赏学生许荧荧演唱的歌曲《牧笛》1、思考:歌曲的情绪、速度如何?为你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2、歌曲的气息与咬字吐字
有什么特点?(师通过对比演唱其中乐句引导学生回答)(速度比较慢的引子部分,气息比较平稳舒畅,咬字吐字比较圆润、委婉;而速度稍快部分,气息比较饱满积极、富有弹性,咬字轻巧、迅速。)3、师简述气息与吐字在歌唱中的关系?(歌唱的发声、咬字吐字是建立在呼吸技巧基础之上
,它们相互依赖支持,歌声的强弱、快慢、高低、跳跃等,都是依靠气息来控制的。在歌唱中,生动清晰的吐字是概括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塑造动人心弦的艺术形象,深化音乐主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咬字吐字是歌唱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二)发声练习过渡语:歌唱中的咬字,一般就是要求
声母按照正确的发音方法在出声时将发音部位咬准;吐字就是将韵母的主要母音,按照“四呼”的口型加以引长,同时注意归韵、收声。1、声母训练2/41O1O|1.23|3.234|5—|bpmfdtnl111555|331|5.432|10‖gkhzcsjqxzhchshr2、声母与韵母的训练4/45555
|54321—‖Mamemimomamemimomu(三)学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1、完整地聆听歌曲,师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剧情、歌曲。剧情、歌曲介绍:《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是音乐剧《音乐之声》里一首著名的选曲。这
出戏是写一个生性活泼,不安心当修女的姑娘玛丽亚,应聘来到一个海军上校家里当家庭教师。这首歌是她带着七个孩子表演木偶戏时唱的。歌曲热情、欢快,刻画了“牧羊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歌唱生活的快乐形象。2、学生思考:歌曲的咬字吐字有什么特点?曲中哪一句你印象
最深刻?3、介绍瑞士“约德尔”唱法歌曲中忽高忽低、真假声交替的演唱方式,别具一格,形成这一传统特色的山歌唱法便是来自阿尔卑斯山北麓的瑞士德语区,生活在山里的人们以放牧为主。常用“依”、“哦”特有的叫喊声来呼喊羊群和牛群,久而久之,发展成一种独特有趣的“约德尔”唱法。4、
欣赏精彩的“约德尔”唱法片段5、学唱歌曲前四句,体验真假声结合、衬词的演唱,并进行咬字吐字训练6、随音乐演唱师:强调歌曲演唱时,要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呼吸积极、流畅,吐字要灵活清晰,声音转换自由流畅,突出生动活泼、天真烂漫的情绪特征。四、课堂总结人声歌唱与乐器演奏最大的差异在
于人声具备吐字器官。意大利歌唱家帕瓦洛蒂曾经说过:“我们唱的是歌词,如果吐字不清,不仅破坏了意境,而且会给观众带来反感。”在我们中国明代魏良辅的《曲律》中指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他将
“字清列这三绝之首,可见其重要性。字音准确、清楚是歌唱的先决条件,只有解决好读字问题,才能把歌曲的思想感情完整地表达出来。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唱一首歌曲时,能配合上气息把歌词多读、多练几次。五、课后作业:1、请大家收集歌唱中咬字、吐字和“吐字器官”的相关知识和资料;2、写出你演唱《孤独的牧羊人》时的
吐字体会六、师生合作演唱《孤独的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