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物理高中必修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课时分层作业-统编人教版.doc,共(3)页,7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72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时分层作业(十一)(时间:1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有关B.电阻率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C.电阻率表征了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而与温度无关D.电阻率表征了材料
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D[电阻率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且与温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选项D正确.]2.(多选)温度能明显地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如图所示为某金属导体和某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1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B.图线2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C.图线1反映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D.图线2反映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CD[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
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C、D正确.]3.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A.横截面积大的地方B.横截面积小的地方C.同时熔断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2B[根据电阻定
律,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电阻较大,当电流通过时,电阻大的位置发热量大易熔断.选项B正确.]4.今有甲、乙两个电阻,在相同时间内流过甲的电荷量是乙的2倍,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则甲、乙两个电阻阻值的比值为()A.1∶2B.1∶3C.1∶4D.1∶5C[由题意I甲I乙=q甲q乙=2
,U甲U乙=12,由欧姆定律R=UI,得R甲R乙=14,故C正确.]5.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成3L长的均匀细丝后,再切成等长的三段,则其中每一段电阻丝的阻值为()A.3RB.RC.R3D.R9
A[电阻丝体积一定,即LS=3L·S′,则S′=S3,由电阻定律得R=ρLS,R′=ρLS3=3R,即每一段电阻丝的阻值为3R,选项A正确.]6.(多选)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中,a、b、c、d是它的四个接线柱,
P是滑动触片.现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动触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中的接线柱可能是()A.a和bB.a和cC.b和cD.b和dCD[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的.要使
滑动触片P向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电阻应增大,电阻丝的长度应变长.滑动触片P与接线柱c、d之间没有电阻,所以接入电路中的一个接线柱必须是c或d;在滑动触片P向c移动时,只有b、P之间的电阻丝长度在
变长,所以接入电路的另一个接线柱只能是b.可见,接入电路中的接线柱可以是b和c,或者是b和d,本题应选C和D.]二、非选择题(14分)7.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质溶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m,3b=0.2m,c=0.1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质溶液时,且P、Q加
上电压后,其UI图象如图乙所示,当U=10V时,求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率ρ.甲乙[解析]由题图乙可求得电解质溶液的电阻R=UI=105×10-3Ω=2000Ω,由题图甲可知电解质溶液长l=a=1m,它的横截面积S=bc=0.02
m2,由R=ρlS得ρ=RSl=2000×0.021Ω·m=40Ω·m.[答案]40Ω·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