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必修第三册物理第十二章《导体的电阻》课时跟踪训练-统编人教版.doc,共(4)页,6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71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4页课时跟踪训练(十三)导体的电阻A级—学考达标1.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
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解析:选B白炽灯的灯丝为金属,所以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常工作时温度高于不工作时的温度,所以工作时的电阻大于不工作时的电阻,B对。2.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
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是()A.横截面积大的地方B.横截面积小的地方C.同时熔断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解析:选B根据电阻定律,横截面积小的地方电阻较大,当电流通过时,电阻大的位置发热量大易熔断。选项B正确。3.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质量之比
为1∶3,长度之比为2∶1,当加上相同的电压后,通过两导线的电流之比为()A.12∶1B.1∶12C.3∶4D.2∶3解析:选B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质量之比为1∶3,体积之比为1∶3,根据横截面积S=VL,横截面积之比为1∶6;根据电阻定律R=ρLS,导体电阻之比为12∶1;加上相同的电压后,
据I=UR,通过两导线的电流之比为1∶12;故B正确。4.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B.由R=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
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解析:选D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性质决定,并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第2页共4页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中电流大小无关,A、B、C错;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常与温度有关,存在
超导现象,D对。5.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它的阻值为64Ω,则导线原来的电阻值为()A.128ΩB.32ΩC.4ΩD.2Ω解析:选C一根均匀导线,现将它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
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4,因为导线的体积不变,则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阻定律R=ρlS,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6倍,所以导线原来的电阻为4Ω,选项C正确。6.如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b∶c=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
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电压,导体的电阻为R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电压,导体的电阻为R2,则R1∶R2为()A.1∶1B.9∶25C.25∶4D.4∶25解析:选D根据电阻定律R=ρlS得,当在1、2两端加上恒定电压时
,R1=ρcab,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R2=ρabc,所以R1R2=c2a2=425,故D正确。7.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R,若温度不变,则下列情况中其电阻仍为R的是()A.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增大一倍时B.当长
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C.当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时D.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解析:选D长度和横截面半径增大一倍时,横截面积增大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阻定律R=ρlS知,电阻变为原来的一半,A错误;长度不变,
横截面积增大一倍,则电阻减小一半,B错误;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大一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C错误;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一半时,电阻不变,D正确。8.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是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
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第3页共4页A.U2B.UC.2UD.4U解析:选D导线原来的电阻为R=ρlS,拉长后长度变为2l,横截面积变为S2,所以R′=ρl′S′=ρ2lS2=4R。导线原来两端的电压为U=IR,拉长后两端的电压为U′=IR′=4IR=4U,D正确。9.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时,每次需挑选下表中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导线号码ABCDEFG长度/m1.00.51.51.01.21.50.5横截面积/mm23.20.81.20.81.21.21.2材料
锰铜钨镍铬锰铜钨锰铜镍铬(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填号码)________;(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3)为了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__;(4)本实
验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解析:(1)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该选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导线,即选C、F。(2)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该选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导线,即选C、G;(3)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该选长度和材料都相同的两根导
线,即选A、D。(4)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答案:(1)C、F(2)C、G(3)A、D(4)控制变量法B级—选考提能10.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L和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
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A.2∶3B.1∶3C.1∶2D.3∶1解析:选B由图像可知两导线电压降分别为UA=6V,UB=4V;由于它们串联,则3RB=2RA;由电阻定律可知RARB=LASBLBSA,得SASB=13,选项B正确。11.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盐水,两端用粗细相同的铜
丝塞住管口,管中盐水柱长为40cm第4页共4页时测得电阻为R,若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现将管中盐水柱均匀拉长至50cm(盐水体积不变,仍充满橡胶管)。则盐水柱电阻变为()A.45RB.54RC.1625RD.2516R解析:选
D由于总体积不变,设40cm长时的横截面积为S,所以长度变为50cm后,横截面积S′=4S5,根据电阻定律R=ρlS可知:R=ρ40S;R′=ρ504S5,解得R′=2516R,故D正确,A、B、C错误。12.工业上采用一
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cm,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U=6V的电压时,测出电流I=1μA,则这种液
体的电阻率为多少?解析:R=UI=610-6Ω=6×106Ω由题意知:l=d=10-2m,S=10-4m2由R=ρlS得ρ=RSl=6×106×10-410-2Ω·m=6×104Ω·m。答案:6×104Ω·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