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必修第二册物理《1 功与功率》课堂检测-统编人教版.doc,共(4)页,9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70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一块重量是2N的石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一同学用与石块接触时平均大小为10N的力踢石块,石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了1m。则该同学对石块所做的功是()A.2JB.10JC.12J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解析】选D。一同学用10N的力踢石块,但是石块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未知,所以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则D正确,A、B、C错误。2.用50N的力拉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前进,如图所示若物体前进了10m,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sin37°=0.6,cos37°=0.8,g取10m
/s2)()A.40JB.50JC.60JD.70J【解析】选D。摩擦力大小f=μ(mg-Fsin37°);故摩擦力做功W=-μ(mg-Fsin37°)L=-0.1×(10×10-50×0.6)×10J=-70J;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70J;故D正确,A
、B、C错误。3.如图所示,滑块A和B叠放在固定的斜面体上,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已知B与斜面体间光滑接触,则在AB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对A的支持力对A不做功B.B对A的摩擦力对A做正功C.B对A的作用力对A做
正功D.B对A的作用力对A做负功【解析】选B。滑块B对A的支持力竖直向上,A和B是一起沿着斜面下滑的,所以B对A的支持力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因此B对A的支持力对A做负功,故A错误;B对A的摩
擦力是沿着水平面向左的,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以B对A的摩擦力对A做正功,故B正确;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gsinθ;隔离A分析,如图所示:则有:mgsinθ+Ffcosθ-FNsi
nθ=ma,解得:Ffcosθ=FNsinθ,Ff与FN的合力(即B对A的作用力)沿+y方向,其作用力方向与运动的方向垂直,B对A的作用力不做功,故C、D错误。4.一个质量为2kg的物块,沿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g取10m/s2,斜面足够长。(sin37°=0
.6,cos37°=0.8)(1)求物块下滑4s时重力的瞬时功率。(2)求在这4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gsin37°=6m/s24s末的速度为v=at=24m/s瞬时功率为P=mgvsin37°=288W(2)4s
内的位移为x=at2=×6×42m=48m4s内的平均功率为==W=144W答案:(1)288W(2)144W情境:蹦床运动是目前国外最流行的燃脂训练,燃脂效果相当于动感单车,却比动感单车安全。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
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动作。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受到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F-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问题:(1)图中的1.1s到2.3s弹性网处于什么状态?2.3s到4.3s运动员处于什么状态?请分析说明。(2)若运动员质量为
40kg,则运动员落回蹦床瞬间重力的功率约为多大?(g取10m/s2)【解析】(1)由图可知1.1s到2.3s运动员与弹性网之间的力先增大后减小,故弹性网处于压缩状态;2.3s到4.3s运动员与弹性网之间的力为
零,故运动员处于腾空状态。(2)由题图可知运动员在空中的最长时间为:t=4.3s-2.3s=2s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从最高点落到弹性网的时间为:=1s,落到弹性网的速度为:v=g=10m/s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40
00W答案:(1)见解析(2)40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