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 摩擦力》教学设计-人教版统编

DOC
  • 阅读 7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427.500 KB
  • 2022-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 摩擦力》教学设计-人教版统编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 摩擦力》教学设计-人教版统编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 摩擦力》教学设计-人教版统编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 摩擦力》教学设计-人教版统编.doc,共(6)页,4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68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6页课时教案第三单元第3案总第案课题:§3.2摩擦力(2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及分类;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及大小;物理观念: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科学思维:会综合判定摩擦力的方向;科学思维:会计算摩擦力教学重点1、摩擦力

产生条件、方向及影响大小的因素;2、滑动摩擦力公式的应用3、教学难点1、摩擦力的方向判定2、最大静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3、高考考点课型新授教具滑动摩擦演示器等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引入:给物体一个速度,滑动一段距离

后会停下来,(或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学生会回答,物体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假设: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会怎么样呢?学生讨论…摩擦力既然与我们的生活休

戚相关,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摩擦力的规律,以便有效地对它进行利用和防止。学生观察:握住杯子没掉下来;物体的滑动。得出:根据物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或相

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个阻碍它们相对运动或相第2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2.分类:①.滑动摩擦力②.静摩擦力一、滑动摩檫力一、滑动摩擦力:1.概念: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

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引导学生分析概念,思考以下问题:①为什么会出现滑动摩擦力?由此可以分析得出产生滑动摩擦力条件。2.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挤压、两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3.作用点:在接触面内(据研究对象得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4.方向:由学生体会实验和

上面的问题,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在接触面内,且与该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注意(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同一接触面内的弹力方向;(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但一定和相对

运动的方向相反。②发生相对滑动的物体是否运动呢?举例说明。(不一定,至少有一个是运动的)③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运动吗?(可以运动、可以静止);④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可是动力、可是阻力);5.作用效果: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阻力,但它产生的效果一定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6.摩擦

力有无的判定:假设法练习:以下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CEFH)A.两接触面有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则在接触面内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

水平。学生阅读课本P60,思考:1.什么是滑动摩擦力。2.为什么会出现滑动摩擦力。3.方向如何确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什么关系。4.作用效果是什么。5.影响因素有哪些第3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E.滑动摩擦力是成对产生的,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如果有摩擦力,它们都要

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G.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H.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问题?如何对摩擦力进行测量,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回答:可以利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来测量(一定要强调匀速运动)相关因素:

猜想: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相对运动的速度等...方法:控制变量法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教师点评,然后给学生提供两种方案,引导学生根据方案的可行性,来选择第2种方案。实验方案一:实验方案2第4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分析实验结论得出:6.大小:ƒ=μN说明:①式

中可以看出,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只与摩擦系数μ和正压力N有关。②N为正压力。(与重力G不同)③式中的μ为滑动摩擦系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其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两物体的动摩擦因素也不同,动摩擦因素还跟

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有关。二、静摩擦力(第二课时)1.定义:强调相对运动的趋势。(即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间是相对静止的,不一定是静止的)引导学生思考:相对静止与静止的区别和联系2.条件: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注:有弹力不一定有f静

,但有f静一定有弹力。3.作用点(面):相接触的物体间,与接触面垂直。4.方向:类比于动摩擦力分析。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与弹力方向垂直。注:此处可以辨析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的关系。(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可是

任意方向关系)5.有无判定:直接法:条件判定间接法:假设判定6.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可是动力、可是阻力。7.大小通过实验演示得出f静是变化的,在相同的接触面间f静从零开始变化,当达到一个最大值后物体将开始运动,变为滑动摩擦力,

这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用fm表示。由此可以得出静摩擦力的范围:0≤f静≤fm学生思考回答:f动与正压力成正比,f静与正压力成正比吗?可以利用实验或者平衡条件分析得出(手握瓶子提起,增加握力,1.什么是静摩

擦力。2.为什么会出现静摩擦力。3.方向如何确定。4.作用效果是什么。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5.影响因素有哪些第5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摩擦力增大吗?):f静与正压力无关,但是fm与正

压力成正比,一般fm>f动,计算中常认为二者相等,只有在选择题中考虑二者大小关系。影响因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和动摩擦因素无关,只与它所受到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的大小有关。总结:①f静作用下的物体不一定静止,f滑作用下的物体不一定运动。②f静和f滑均可以是动力或者阻力。③ƒ滑=μN,与

正压力成正比;f静是一个变化范围,可据物体的受力平衡或者运动状态确定大小,但是fm与正压力成正比,fm=μ0N,其中μ0为静摩擦因数。例1: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靠在竖直墙壁上,力F随时间t均匀增大,F=kt,作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解:由F=k

t知:当t=0时F=0,由f=μF得f=0物体加速向下滑。由fFktt得出物体运动的几个过程:f≤mg加速运动f>mg减速直至为零f=mg静止(f发生突变)由此得出f—t图像如图所示:例2.如图:物体在F1=10N,F2=2N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撤去F1后,物体将如何运动?Ftf0F

2F1第6页共6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例3、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2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①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②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

力有多大?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③如果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突然撤去弹簧,而物体在水平面上能继续滑行,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F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