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教学课件-统编人教A版

PPT
  • 阅读 49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329.500 KB
  • 2022-1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教学课件-统编人教A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教学课件-统编人教A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教学课件-统编人教A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教学课件-统编人教A版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教学课件-统编人教A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教学课件-统编人教A版.ppt,共(16)页,32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54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集合的概念1.正整数1,2,3,;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新知引入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集合的含义思考:

上述5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研探新知练习: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集合?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

坐标相等的点④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的整数⑧正三角形全体集合的含义研探新知1.确定性:设一个给定的集合A,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

成立.集合中元素的特征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研探新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

,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例如:A表示方程x2=1的解.2A,1∈A.研探新知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如:{1,2,3,4,5},{x2,3x+2,5y

3-x,x2+y2}注: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研探新知集合的表示方法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如:{x|x-3>2},{(x,y)|y=x2+1}符号描述{直角三角形}文字描述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

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研探新知集合的表示方法2.描述法:思考:{(x,y)|y=x2+3x+2}与{y|y=x2+3x+2}一样吗?注意:1.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2.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

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研探新知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研探新知有限集、无限集问题:下面这个集合:{x|x2+x+1=0},它有什么特征?

集合的分类显然这个集合没有元素.我们把这样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练习:⑴0(填∈或)⑵{0}(填=或≠)集合的分类:(1)按元素多少分类:有限集、无限集;(2)按元素种类分类:数集、点集等研探新知例1.用集合表示:①x2-3=0的解集;②所

有大于0小于10的奇数;③不等式2x-1>3的解.例题讲解例2.已知集合S满足:,且当时,若,试判断是否属于S,说明你的理由.1SaS11Sa2S12例题讲解例3.设由4的整数倍加2的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为A,由4的整数倍再加3的所有实数构成的集合为B,若

,试推断x+y和x-y与集合B的关系.,xAyB例题讲解1.集合的定义2.集合元素的性质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集合的表示5.集合的分类课堂小结再见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