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2《直线与平面平行》学案-人教A版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778.0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2《直线与平面平行》学案-人教A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2《直线与平面平行》学案-人教A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2《直线与平面平行》学案-人教A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2《直线与平面平行》学案-人教A版
(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2《直线与平面平行》学案-人教A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8.5.2《直线与平面平行》学案-人教A版.doc,共(11)页,77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47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8.5.2直线与平面平行考点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会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准确描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会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线面位置关

系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理解并能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明确定理的条件,能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的平行问题直观想象、逻辑推理问题导学预习教材P135-P138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什么?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是什么?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符号语言a⊄α,b⊂α,且a∥b⇒a∥α图形语言■名师点拨用该定理判断直线a和平面α平行时

,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直线a在平面α外,即a⊄α.(2)直线b在平面α内,即b⊂α.(3)两直线a,b平行,即a∥b.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如果过该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该直线与交线平行符号语言a∥α,a⊂β,α∩β

=b⇒a∥b图形语言■名师点拨(1)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成立的条件有三个:①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即a∥α;②平面α,β相交于一条直线,即α∩β=b;③直线a在平面β内,即a⊂β.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定理的作用:①线面平行⇒线线平行;②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定

理揭示了直线与平面平行中蕴含着直线与直线平行,即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可得到直线与直线平行,这给出了一种作平行线的方法,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

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2)若直线l上有两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l∥平面α.()(3)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4)若直线a∥平面α,直线a∥直线b,

则直线b∥平面α.()(5)若直线a∥平面α,则直线a与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都无公共点.()答案:(1)×(2)×(3)×(4)×(5)√能保证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的条件是()A.b⊂α,a∥bB.b⊂α,c∥α,a∥b,a∥cC.b⊂α,A,B∈a,

C,D∈b,且AC∥BDD.a⊄α,b⊂α,a∥b答案:D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E,F分别是SB,SC上的点,且EF∥平面ABC,则()A.EF与BC相交B.EF∥BCC.EF与BC异面D.以上均有可能解析:选B.因为平面SBC∩平面ABC=BC,又因为EF∥平面ABC,所以EF∥BC.已

知l,m是两条直线,α是平面,若要得到“l∥α”,则需要在条件“m⊂α,l∥m”中另外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解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l⊄α”.答案:l⊄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如图,在正

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BC,CC1,BB1的中点,求证:EF∥平面AD1G.【证明】连接BC1,则由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知EF∥BC1.又AB═∥A1B1═∥D1C1,所以四边形ABC1D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C1∥AD1,所以EF∥A

D1.又EF⊄平面AD1G,AD1⊂平面AD1G,所以EF∥平面AD1G.应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的步骤上面的第一步“找”是证题的关键,其常用方法有:①空间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法;②三角形中位线法;③平行四边形法;④成比例线段法.[提醒]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应用的误区(1)条件罗列不全,最

易忘记的条件是“直线在平面外”.(2)不能利用题目条件顺利地找到两平行直线.1.如图,下列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则不能得出AB∥平面MNP的是()解析:选C

.在题图A,B中,易知AB∥A1B1∥MN,MN⊂平面MNP,AB⊄平面MNP,所以AB∥平面MNP;在图D中,易知AB∥PN,PN⊂平面MNP,AB⊄平面MNP,所以AB∥平面MNP.2.已知有公共边AB的两个全等的矩形ABCD和ABEF不同在一个平面内,P,Q分别是对角线AE,BD上的点,

且AP=DQ.求证:PQ∥平面CBE.证明:如图,作PM∥AB交BE于点M,作QN∥AB交BC于点N,连接MN,则PM∥QN,PMAB=EPEA,QNCD=BQBD.因为EA=BD,AP=DQ,所以EP=BQ.又因为AB=CD,所以PM═∥QN,所以四边形PMNQ是平行四边形,所以P

Q∥MN.又因为PQ⊄平面CBE,MN⊂平面CBE,所以PQ∥平面CBE.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如图,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点G和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求证:AP∥GH.【证明】如图,连接AC,交

BD于点O,连接MO.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是AC的中点.又因为点M是PC的中点,所以AP∥OM.又因为AP⊄平面BDM,OM⊂平面BDM,所以AP∥平面BDM.因为平面PAHG∩平面BDM=GH,AP⊂平面PAHG,所以AP∥GH.如图,四

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PA=3.F在棱PA上,且AF=1,E在棱PD上.若CE∥平面BDF,求PE∶ED的值.解:过点E作EG∥FD交AP于点G,连接CG,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FO.因为EG∥FD,EG⊄平面BDF,FD⊂平面BD

F,所以EG∥平面BDF,又EG∩CE=E,CE∥平面BDF,EG⊂平面CGE,CE⊂平面CGE,所以平面CGE∥平面BDF,又CG⊂平面CGE,所以CG∥平面BDF,又平面BDF∩平面PAC=FO,CG⊂平面PAC,所以FO∥CG.

又O为AC的中点,所以F为AG的中点,所以FG=GP=1,即G是PF的中点,又EG∥FD,所以E为PD的中点,所以PE∶ED=1∶1.1.已知b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下列条件中,可得出b∥α的是()A.b与α内的一条直

线不相交B.b与α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C.b与α内的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b与α内的所有直线不相交解析:选D.若b与α内的所有直线不相交,即b与α无公共点,故b∥α.2.给出下列命题:①如果一条直线不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平行;②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与

这条直线平行;③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解析:选B.①中,直线可能与平面相交,故①错;②是正确的;③中,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故③错.3.三棱台ABC-A1B1C1中,直线AB与平面A1B1C1

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平行C.在平面内D.不确定解析:选B.在三棱台ABC-A1B1C1中,AB∥A1B1,AB⊄平面A1B1C1,A1B1⊂平面A1B1C1,所以AB∥平面A1B1C1.4.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

1中,D是AB的中点.证明:BC1∥平面A1CD.证明:如图,连接AC1交A1C于点F,则F为AC1的中点.又D是AB的中点,连接DF,则DF∥BC1.因为DF⊂平面A1CD,BC1⊄平面A1CD,所以BC1∥平

面A1CD.[A基础达标]1.下列选项中,一定能得出直线m与平面α平行的是()A.直线m在平面α外B.直线m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平行C.平面α外的直线m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D.直线m与平面α内的一条

直线平行解析:选C.选项A不符合题意,因为直线m在平面α外也包括直线与平面相交;选项B与D不符合题意,因为缺少条件m⊄α;选项C中,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直线m与平面α平行,故选项C符合题意.2.如图

,已知S为四边形ABCD外一点,G,H分别为SB,BD上的点,若GH∥平面SCD,则()A.GH∥SAB.GH∥SDC.GH∥SCD.以上均有可能解析:选B.因为GH∥平面SCD,GH⊂平面SBD,平面SBD∩平面SCD=SD,所以GH∥SD,显然GH与

SA,SC均不平行,故选B.3.已知直线a∥平面α,a∥平面β,α∩β=b,则a与b()A.相交B.平行C.异面D.共面或异面解析:选B.因为直线a∥α,a∥β,所以在平面α,β中分别有一直线平行于a,不妨设为m,n,所以a∥m,a∥n,所以m∥n.又α,β相交,m在平面α内,n在平面

β内,所以m∥β,所以m∥b,所以a∥b.4.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当BD∥平面EFGH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E,F,G,H一定是各边的中点B.G,H一定是CD,DA的中点C.BE∶EA=BF

∶FC,且DH∶HA=DG∶GCD.AE∶EB=AH∶HD,且BF∶FC=DG∶GC解析:选D.由于BD∥平面EFGH,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有BD∥EH,BD∥FG,则AE∶EB=AH∶HD,且BF∶FC=DG∶GC.5.若直线l∥平面α,则过l作一组平面与

α相交,记所得的交线分别为a,b,c,„,那么这些交线的位置关系为()A.都平行B.都相交且一定交于同一点C.都相交但不一定交于同一点D.都平行或交于同一点解析:选A.因为直线l∥平面α,所以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知l∥a,l∥b,l∥c,„,所以a∥b∥c∥„,故选A.6.在正

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別是对角线A1D、B1D1的中点,则正方体6个表面中与直线EF平行的平面有________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A1C1,C1D,所以F为A1C1的中点,在△A1C1D

中,EF为中位线,所以EF∥C1D,又EF⊄平面C1CDD1,C1D⊂平面C1CDD1,所以EF∥平面C1CDD1.同理,EF∥平面A1B1BA.故与EF平行的平面有平面C1CDD1和平面A1B1BA.答案:平面C1CDD1和平面A1B1BA7.如图,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________.解析:因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所以AC=22.又E为AD的中点,EF∥平面AB1C,EF⊂平面A

DC,平面ADC∩平面AB1C=AC,所以EF∥AC,所以F为DC的中点,所以EF=12AC=2.答案:2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2,点E为AD的中点,点F在CD上,若EF∥平面AB1C,则线段EF的长度等于________.解析:

因为EF∥平面AB1C,EF⊂平面ACD,平面ACD∩平面AB1C=AC,所以EF∥AC,又E为AD的中点,AB=2,所以EF=12AC=12×22+22=2.答案:29.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E为PC的中点,PF=2FD,求证

:BE∥平面AFC.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取PF的中点G,连接EG,ED,ED交CF于点M,连接MO.在△PCF中,E,G分别为PC,PF的中点,则EG∥FC.在△EDG中,MF∥EG,且F为DG的中点,则M为ED的中点.在△BED中,

O,M分别为BD,ED的中点,则BE∥MO.又MO⊂平面AFC,BE⊄平面AFC,所以BE∥平面AFC.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棱BC,C1D1的中点,求证:EF∥平面BDD1B1.解:如图,取D1B1的中点O,连接OF,OB.因为OF═∥12B1

C1,BE═∥12B1C1,所以OF═∥BE,所以四边形OFE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F∥BO.因为EF⊄平面BDD1B1,BO⊂平面BDD1B1,所以EF∥平面BDD1B1.[B能力提升]11.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

D,DA上的点,EH∥FG,则EH与BD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D.不确定解析:选A.因为EH∥FG,FG⊂平面BCD,EH⊄平面BCD,所以EH∥平面BCD.因为EH⊂平面ABD,平面ABD∩平面BCD=BD,所以EH∥BD.12.已知直线a∥

平面α,P∈α,那么过点P且平行于a的直线()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B.有无数条,一定不在α内C.只有一条,一定在α内D.有无数条,一定在α内解析:选C.若这样的直线不只一条,由基本事实4知,这些直线互相

平行,这与这些直线都过点P矛盾,因此只有一条.又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这条直线一定在α内.13.如图所示,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M为PB的中点,给出五个结论:①OM∥PD;②OM∥平面PCD;③OM∥平面PDA;

④OM∥平面PBA;⑤OM∥平面PB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解析:选C.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所以O为BD的中点.在△PBD中,M是PB的中点,所以OM是△PBD的中位线,所以OM∥PD,又OM⊄平面PCD,且OM⊄平面PDA,所以OM

∥平面PCD,且OM∥平面PDA.因为M∈PB,所以OM与平面PBA、平面PBC均相交.14.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CB=90°,EF∥AB,FG∥BC,EG∥AC,AB=2EF,M是线段AD的中点,求证:GM∥平面ABFE.证明:因为EF∥AB

,FG∥BC,EG∥AC,∠ACB=90°,所以△ABC∽△EFG,∠EGF=90°,由于AB=2EF,因此BC=2FG.如图,连接AF,由于FG∥BC,FG=12BC,在▱ABCD中,M是线段AD的中点

,则AM∥BC,且AM=12BC,因此FG∥AM且FG=AM,所以四边形AFGM为平行四边形,因此GM∥FA.又FA⊂平面ABFE,GM⊄平面ABFE,所以GM∥平面ABFE.[C拓展探究]15.如图,斜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1为A1C1上的点.当A1D1D1C1等于何值时

,BC1∥平面AB1D1?解:如图,取D1为线段A1C1的中点,此时A1D1D1C1=1.连接A1B交AB1于点O,连接OD1.由棱柱的性质,知四边形A1ABB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为A1B的中点.在△A1BC1中,点O,D1

分别为A1B,A1C1的中点,所以OD1∥BC1.又因为OD1⊂平面AB1D1,BC1⊄平面AB1D1,所以BC1∥平面AB1D1.所以当A1D1D1C1=1时,BC1∥平面AB1D1.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