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生物高中必修一第6章《本章综合与测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ppt,共(9)页,1.09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42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章末整合一、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的变化1.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量的规律(1)DNA含量加倍的时期——有丝分裂间期。(2)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有丝
分裂后期和末期。(3)染色体与DNA含量之比为1∶2的时期——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结束后、分裂期的前期和中期。(4)染色体与DNA含量之比为1∶1的时期——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前、分裂期的后期和末期。
3.一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1)注意纵坐标的刻度为1或2。(2)LM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NP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例1如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图乙表示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
的①中心体的活动很活跃,图乙AB段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B.图甲中的②处于图乙中的EF段,属于分裂后期C.图甲中的①处于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D.着丝粒分裂发生在DE段,
是图甲中的②所示时期解析:图甲中的①是前期,②是末期。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AB段可表示分裂间期中蛋白质的合成时期,该时期核糖体活动活跃;EF段包含后期和末期;CD段为DNA复制后,但着丝粒还未分开,包含G2期、前期、中期,所以细
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由0.5变为1,是因为发生了着丝粒分裂,是后期的开始。答案:C二、细胞分裂、分化、凋亡、坏死、自噬的比较与基因的关系细胞的变化发生联系细胞分裂受基因控制细胞的数目增多有的细
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有的停止分裂①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②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③细胞分裂、分化、凋亡、自噬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④细胞分化、凋亡、自噬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对机体不利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的种类增多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死亡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细胞死亡由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受损和死亡细胞自噬受基因控制细胞被分解在缺乏营养或
细胞受损、病原体入侵及细胞衰老时发生例2下图为人体某结构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3和6过程中因基因选择性表达而有新蛋白质合成B.4过程的细胞内,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C.5过程对生物体有
积极意义D.6过程不包括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解析:细胞分化(3过程)和凋亡都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都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衰老的细胞内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坏死是被动死亡,对生物体不利;被病
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