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节 宛自天开》PPT课件3-粤教版.ppt,共(31)页,20.22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40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请问:是什么装点了我们的校园?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林宛自天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拙政园狮子林颐和园沧浪亭圆明园北海公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造园法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思考讨论:根据你了解的知识,能不能试着给园林分分类?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拙政园狮子林颐和园沧浪亭圆明园北海公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私家
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北海公园(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狮子林(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颐和园(总面积约290万平方米)拙政园(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总面积约564万平方米)狮
子林网师园(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私家园林(苏州园林)2园址1规模3功能规模较小2园址选择自由真山真水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苏州园林)规模宏大1规模多在城市筑山理水3功能居住、待客、读书、游乐等理朝听政游憩祭祖拜佛承德避暑山庄(总面积约564万平方米)网师园(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
4色彩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粉墙、黛瓦、浓艳强烈,红柱黄瓦、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清新、淡雅空间布局C昆明湖颐和园鸟瞰图A宫殿区皇家园林B万寿山特点一:严谨整齐特点二:气势恢宏颐和园十七孔桥颐和园长廊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谐趣园无锡寄畅园颐和园西堤杭州苏堤汲取江南园林的艺术精华拙政园拙政
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占地面积约78亩,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之最”。私家园林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听雨轩》对面的芭蕉静谧与妩媚之情,雅趣之美山水相依,高低相映《荷风四面亭》“四面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小飞虹》园林骨骼,
淡逸清新。《倒影楼》水底明月,池中彩云,波影浮动朝晖的意境之美四季与阴晴雨雪的变化之美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水中倒影——光影成功的,远处为苏州城内北寺塔。借景(远借)——应时而借——邻借二、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美空间
布局小中见大层次变化丰富私家园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利用门、空窗的边框作为的画框,形成十分诱人的风景画面。框景一格窗景就是一副立体的画,轻描淡写,空灵秀美,本来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形成隔而未隔的空间之美。世界遗产委
员会:“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园址选择自由真山真水规模宏大规模多在城市筑山理水功能居住、待客、读书、游乐等理朝听政游憩祭祖拜佛空间布局严谨气势恢宏粉墙、黛瓦、清新、雅致浓艳强烈、金碧辉煌色彩小结: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对比小中见大,层次变化丰富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场失意还乡
的朝廷御史王献臣建造此园,取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有“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之句,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即取其之意而命名。拙政园三、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与谁同坐轩”出自苏轼《点绛唇•杭州》词中“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留听
阁”取自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远香堂: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之句。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荷风四面亭》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活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园林中游赏,我们需要带三样东西:唐诗宋词、历史典故、书风画风。这样我们可以在园林中遐思千古,情
景交融,达到欣赏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宛自天开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园址选择自由真山真水规模宏大规模多在城市筑山理水功能居住、待客、读书、游乐等理朝听政游憩祭祖拜佛空间布局严整气势恢宏粉墙、黛瓦、清新、雅致浓艳强烈、金碧辉煌色彩1: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对比小
中见大,层次变化丰富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二、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美。三、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2:以拙政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总结:拓展延伸:现代优秀园林景观设计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融化在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处处体现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拥有这宛自天开的园林美景。课后作业: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我校的校园景观设计有何看法?能否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