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节 佛陀的世界》教学设计3-粤教版

DOC
  • 阅读 7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69.968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节 佛陀的世界》教学设计3-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节 佛陀的世界》教学设计3-粤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节 佛陀的世界》教学设计3-粤教版.docx,共(5)页,69.96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9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知识目标:1、感受佛教文化的意蕴。2、了解佛教美术的具体表现方式。3、了解中国佛教壁画艺术,感受佛教美术的时代化特征。4、了解中国佛教塑像艺术,感受佛教美术的世俗化特征。5、中国写意艺术在塑像上的体现。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环节培养学生收集素材、查阅文献、自主

学习能力。2、课程中的思考、问答、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究、表达以及解决问题能力。3、课后活动拓展环节培养学生课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研究,从而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4、整体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去认识了

解佛教艺术,学会欣赏佛教艺术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佛教美术遗存中丰富内容及艺术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佛教文化。唤醒学生对中国佛教艺术遗存的理性思索和人文价值的思考,使之热爱中国传统艺术,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2、通过对佛教美术遗存遭受的破坏和不乐观现状的了解学习,引领学生

自觉于传统文化学习,强化学生对古艺术遗存的保护意识以及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概念。教学重点:1、三个时期的飞天壁画与中国绘画的分析比较知识讲解。2、菩萨塑像和罗汉塑像在各时期艺术特点的变化过程知识讲解。教学难点:对学生在佛教文化的理解度以及佛教美术审美上度上的把

握。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互动相结合课时:1课时教具:书本、多媒体课件、课程内容参考教学过程:导入:先看一段短片,提醒注意:里面有哪些美术的表现。播放视频,伴诵提问:短片中的场景是在什么地方?总结:浩瀚的佛教经典,隐秘的丛林殿宇,由佛教文化结合自然中天地万物和四季变换便构

设出一方超脱物象的心灵禅境。佛教常被蒙上一层传奇的色彩,在许多人的眼里是神秘的。新课教学:一起进入《佛陀的世界》的学习,板书。一、寻佛迹提问:美术在佛教中主要有哪些表现?庙宇、石窟寺——建筑塑造佛像————雕塑绘制壁画————绘画提问:佛教从什

么时期传入我国?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而佛教美术作为佛教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一直流传发展至今。古代统治者利用佛教巩固统治,所以积极提倡和扶持佛教美术的发展。如今,佛教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相融合,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产生了无数精彩绝伦的佛教美术作品。主要以石窟寺艺术为代表,中国是世界上佛教石窟寺艺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提问:遍布大江南北的石窟寺艺术群中驰名世界的都有哪些?我国佛教美术的主要

代表: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其中有着千佛洞之称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之地。其佛教美术主要表现在塑像和壁画上。编号有492个洞窟中保存了从十六国到

元代时期45000多平米的壁画,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完整的佛教历史画卷。二、观佛态:一起进入这个精彩的佛国壁画世界,板书,(一)欣赏壁画播放图片和音乐提问:画中大多数关于什么题材的?答:佛,菩萨总结:主要以佛教为主,除此之外,也有少量的俗世供养人(出资修建石窟寺的人)、山水画、装饰图案以及历史故

事等其它题材。(二)佛教壁画几种类型:本生图:展示图片,如连环画一般,以空间转换的长卷方式来表现精彩的佛传故事,它是我国早期连环画的鼻祖。经变画:展示《药师如来经变图》把佛经里的内容用画面去表现出来,吸引世人成为

佛教信徒。画中宝殿楼宇林立,种佛陀依主次等级俨然而坐,描绘的是众佛陀们所在的“极乐”世界这一佛国净土盛况。主佛药师如来端坐于画面中央,所有视线的消失点集中在他身上显得画面深邃而广阔。整幅画气势恢宏,结构紧凑,色彩绚丽斑斓,显示了匠师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藻井图:展

示图片,天花顶棚上的装饰,图案有圆形团花式、方形„„花纹以不同的纹样方式组合表现,色彩绚丽,构图繁密有致,十分精致华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三)飞天壁画:壁画中的飞天或飞绕在佛陀的头顶;或飞翔在极乐世界的宝殿之上;“素手把芙蓉,虚步

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把飞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飘逸身姿描绘的如梦似幻。1、欣赏飞天壁画:播放图片、音乐2、展示早期、中期、盛期飞天壁画图片。提问:三幅壁画中的飞天为什么不一样?体貌姿态妍媸不一,因为来自三个不同的时代:早期,中期,盛期。思考练习:你能看

出这三个时代的飞天所对应的体貌特征吗?请将他们正确连线。3、佛教传入中国后,给中国的绘画带来了发展,与同时期的绘画特征做比较分析。两汉时期:壁画《相扑图》:色彩朴素,线条稚拙、粗率。画面整体感觉粗狂。此时期佛教刚从印度传入中国,飞天身材粗短,头有圆光、脸型椭圆大嘴大耳,直鼻大

眼。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印度大巾。早期的飞天壁画往往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魏晋时期:顾恺之《洛神赋图》:画中色彩相较之《相扑图》丰富许多,线条用笔更加细腻——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画面色彩敷色淡雅。人物

形象轻盈秀美,曹植名篇《洛神赋》形容画中的女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此时期壁画中的飞天身材修长,直鼻秀眼,衣裙飘曳,四周天花飞落,姿势自如而优美。束起道冠,与中

国道教的飞仙形象相结合,此时飞天壁画特点痩骨轻盈。唐朝时期:周昉《簪花仕女图》“深宫美人百不知,饮酒食肉食游戏”,首先体现了唐朝的审美趣味,人物丰腴而华贵,设色浓丽,线条用笔却细劲有神,流畅有力。此时期的飞天体态丰满娇美,衣饰艳

丽,衣裙飘带随风舒展,展现出一种飞行和力量之美。透出一种奋发进取向上的精神面貌。壁画中洋溢出的是自由轻松的精神境界和佛国天堂的欢乐氛围。这与唐王朝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反弹琵琶飞天天身姿婀娜,动态柔美之外还多了几分莫测的神秘,为唐朝飞

天中是画工们离奇想象创造出的形象。是大唐文化一个永恒的符号。如今,飞天已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亦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反弹琵琶伎乐天”这是敦煌市的城标,耸立在敦煌城中心。(四)佛教塑像:佛教重视造像,因而又被称为“像教”1、欣赏塑像:播放图片、音乐2、主佛达到圆满的最高修行级别。

丰腴娇美粗犷拙朴瘦骨轻盈色彩华丽色彩朴素色彩淡雅———————早期飞天中期飞天生气飞天—————————————提问:在西游记中,佛界中的最高级是谁?“如来”也就是释迦牟尼,他是主佛,往往端坐于正堂之

上,神态庄严仁慈,身后绘着头光和身光,富丽堂皇。3、菩萨原为释迦牟尼尚未成佛时的称号。菩萨情态端庄温情,姿势婀娜典雅。提问:佛教传入之前,菩萨的形象是什么样?对比传入后姿势神态有什么变化?小结:各时代菩萨像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审美气息。4、罗汉梵语称“阿罗汉”佛教中受天人供奉的

修行者。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往往分侍在主佛两旁。传说中迦叶因资历很高,苦修佛法,形象往往瘦而阿难则年轻英俊,天生天容貌清秀,佛祖曾形容他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一般动人。两者形象一个老成持重,一个年轻和蔼形成鲜明

的对比。现代的寺庙中,最多的是罗汉塑像,随着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他们形象被塑造的随意活泼,富有个性,如俗世常人一般,贴近现实生活。4、金刚力士,是佛的护法,肌肉突起,青筋暴跳。展示图片提问:《大卫》雕像与金刚力士相比较谁更接近我们现实人

体特征?《大卫》雕像:身姿挺拔,体形健美,体现出西方注重形态塑造的完美与逼真。人像雕塑严格按照人体的解剖学来塑造,追求形体的比例、结构、转折等。《金刚力士》塑像注重对象神采和意蕴的塑造,强调形象的传神,有意的突出、夸张甚至变形,使形象更为鲜明。正是金刚力士夸张突起的肌肉,暴跳的青筋才显出他们

气吞五岳力拔千钧的气势小结:外国的古代雕塑往往重形写实,中国塑像则往往重神写意。三、护佛艺:截止本世纪40年代初之,这些千年佛教石窟却为人遗忘,无人问津,受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展示图片:敦煌壁画被人为割损破坏,龙门石窟掉像被人为损毁。清朝时期敦煌石窟因

疏于管理,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文物流失到国外,据说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原是印度贵族男性形象,充满男子阳刚之气艺术家和匠师们按照自己的想像和审美把佛祖菩萨像塑造的逐渐女性化。具有女性般的温柔典雅,贴近俗世生活中女子的形象。唐代:菩萨丰腴端庄,优

雅高贵,衣饰华美如唐朝女子“菩萨如宫娃”宋代:观音菩萨的形象以世俗中的女性为蓝本逐渐定型。服饰面貌具有宋代风格。面相饱满凤眼微睁,头戴宝冠,,罗裙锦绣传入中国后体现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秘,藏于中国的还有多少?当初外国人视之如珍宝的古遗

存我们却弃之如敝履,发人深省。现今这些古遗存上这些赫然在目的“禁止攀爬”“抢救”大字又在提醒着我们什么。互动交流:了解这些,请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回答:首先我们应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才能意识到他们宝贵的

艺术价值„„佛教古遗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的遗产,保护这些古遗存人人有责,应该从我做起;课堂总结:从寻佛迹、观佛态、识佛艺三方面层层深入佛陀的世界,通过对佛教壁画和塑像的学习了解到佛教形象的时代化和世俗化两个特征。佛教美术不仅是佛教文化极其重要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的活化石,应该得到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有力的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每一个人!课后拓展:结合所学的佛教美术知识对当地的佛教美术资源进行资料搜集考察,并对你的审美感受进行表达。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