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附录1 民间美术与民居》教学设计2-鲁美版.doc,共(5)页,6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8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民间美术与民居》教学设计课题:民间美术与民居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和民居的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本课主要从北京四合院和年画、黄土高原窑洞和剪纸、江南民居与雕刻
的风格特点、造型特征、寓意性实用性等方面分析了其各自特点,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和民居的辉煌成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美术和民居的基本概念。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
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居的关系。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和民居的风格特征,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教学重点1、民间美术的样式,民居的主要类型。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1、民间美术和民居中所反映的
历史生活价值观。2、民间美术和民居的寓意性和象征性。-1-教学准备1、搜集整理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2、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3、课前教师布置好五组方阵,分别为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教学方法1、讲授法,让学生直观理
解基本理论知识。2、演示法,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并加以巩固印象。3、实践法,鼓励学生参与,手脑口结合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热情。教学内容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作品欣赏,阐释风格。3、欣赏拓展,实践创作。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都高山
戏把式舞服装道具,高山戏在武都等地流传了数百年,深得民众喜爱。它是古代劳动人民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展示多媒体课件,讲授新课。1、北京四合院和年画。四合院:-2-整体布局,四面围和(天圆地方)由正房、东西厢房、倒座房围和而成(体现长幼有序),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四合院主要以红、绿色调为主。原因:
冬季北方非常寒冷,树木凋零,红、绿增添活跃气氛红色喜庆,绿色祥和(因地制宜)。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
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
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黄土高
原窑洞和剪纸: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黄土的垂直壁立性,极难渗水,就地取材,气候干燥,向阳避风等特点是窑洞形成原因。窑洞的窗户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拱形的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
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色彩单调,为了美化生活,窑洞的主人们以剪纸装饰窑洞。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剪纸:-3-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
,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就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很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
。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于我国各地和各民簇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的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上我国北方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为其特点,南方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为其风格。剪纸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是表达人们吉祥、美好的寓意。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
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3、江南民居和雕刻艺术:江南民居: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
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江南民居形成原因:1、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如:居室墙壁高
,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2、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3、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
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防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4-4、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
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5、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
。江南民间雕刻:石雕、砖雕、木雕、泥人、面塑等。雕刻手法:圆雕、浮雕、镂雕,精雕细琢等。三、欣赏拓展,实践操作。1、教师投影,讲解并示范剪纸过程。2、学生动手体验民间剪纸的乐趣与方法,相互讨论、相互评价,教师总结。3、同学
们在课堂实践创作中热情度高,达到了课堂预期效果。四、本课小结。民间美术和民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凝聚和呈现着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创造智慧,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生活充斥着民间美术,有些民间美术和民居即将灭绝。所以,民间美术与民居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
活中努力将民间美术和民居文化发扬光大,让这一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从而使民间美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五、布置课后思考题。根据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完成一件简单的民间美术作品,体现出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寓意性、象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