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9课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2-鲁美版

DOC
  • 阅读 6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346 M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9课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2-鲁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9课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2-鲁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9课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2-鲁美版.doc,共(5)页,4.34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8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苏州园林》教材分析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术鉴赏》模块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是人美版高中必修模块《美术鉴赏》第19课,本课是园林艺术赏析课,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人来自于自然,有热爱自然的本性,因此愿意在自己的人工生活环境中引入自然的元素,或在自然环境中加以人工的雕琢,创造赏心悦目的游玩空间,表达自己

对美的追求。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地表达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建筑艺术一样,形形色色的园林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乃至哲学思想。而中国园林是世界上公认的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中传统的叠石理水的造园艺术,却被历代文人视为与

琴棋书画同样高雅的艺术追求和修养。因此,本课作为园林单元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深刻剖析,让学生们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更好的理解民族传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学情

分析同学们对园林艺术不是很了解,很多时候出去参观园林只能是看个大概,不能深刻的感受园林的艺术文化精髓,甚至走马观花,所以本节课从苏州园林自然美和空间美进行感性认识,再进而从苏州园林所体现的文化思想进行深刻剖析,使同学们对园林艺术的精髓有所感悟。体会中华文

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课后通过查找资料理解中外形成的形形色色的园林,它们所反映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乃至哲学思想,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更全面的理解园林文化。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园林,园林包含了哪些构成元

素,园林空间设计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体会苏州园林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设计拼贴园林。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苏州园林的学习,感受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苏州园林中所包含的元素,及它的空间美运用了哪些造园设计手法。教学难点: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美及创作设计。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提出疑问——深入探讨—体验升华—设计创作—展示交流总结提升教学辅助Powerpoint课件、视频资料、园林素材平面图、图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放

映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园林,让学生课前对园林有点感性认识。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各国园林的图片,让学生对园林有个感性的认知一、导入新课引用课本开篇对园林总结的四句话“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园林是关于美的创造园林是精

神的栖居地园林是理想化的生活”请学生朗读并谈谈对园林的认识,教师总结提出疑问:为什么说园林是精神的栖居地?【设计意图】园林对学生来说很熟悉,通过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园林是精神的栖居地?激起学生探索园林的兴趣。投影一幅欧洲园林1与中国园林图片2,让学生讨论区别不同的风格特点,完成表

格。特点反映体现的文化代表欧洲园林几何图案式人工美人对自然的控制凡尔赛宫中国园林自然山水式意境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苏州园林学生谈谈观点,教师总结,引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地位。中国园林被公认为是世界园林之母,而苏州园林是其

代表引出课题: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了解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苏州园林的愿望。二、自主探究1.苏州园林的自然美游览一段苏州园林的自然风光视频。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园林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它的自然美是如何体现的?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园林中包含了哪些要素:花、木、草、石头、水、廊、亭榭等它的自然美是如何体现的?虽由人造,宛自天开。【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园林有个感性的认识,从感官上对园林的构成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苏州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另一代表皇家园

林比较起来,显得是小家碧玉,它一般是由私人设计的自家庭院,所以空间是有限的,那造园者是如何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景深空间的呢?进入到第二个方面的学习。2.苏州园林的空间美展示《窗》的图片。Educati

on【美术鉴赏19课】二、空间美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问:“还见过什么形状的窗?”学生自由回答。再展示几张作品,请同学思考,园林设计家设计了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窗,目的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讲解:贝聿铭说过

:“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总结:除了花窗还要有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怎样对它们进行搭配,下面进行介绍空间分割的几种手法:(a)看图片,大家觉得造园者用什么来设计这些景的呢?用门、空窗的边框作为

框景的画框,形成十分诱人的风景画面。(b)这张图片给我们展示的这个空间又是如何设计的呢?一片风景用长廊、园门、假山、墙垣等隔成几个部分,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使人产生不同情调。这是分景(c)大家看看这个景色又采用了哪种方法设计的?拙政园的一角将园外遥

远的北寺塔借入园中,这是借景(d)问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造景手法是()A、借景B、分景C、障景D、框景教师总结:无论何种手法,都是组织、布置、扩大、创造空间,目的是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创造出美不胜收,一幅幅巧妙精致的画面,使得园林小中见大

。【设计意图】从美术创作设计的角度了解园林空间设计的几种常用手法,感受园林小中见大、巧妙精致的设计美。我们刚才既感受了宛自天开自然美,又感受了人在画中游、步移景异的空间之美,应该说苏州园林的真实景观我们都领略到了,那造园者的目的达到了吗?学生自由回答。教

师围绕开题四句话的第三句“园林是精神的栖居地”提出疑问。问:如何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造园者多为什么人?造园者为隐士、士大夫、文人,他们多为诗人、书法家、画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这些人有高雅的精神追求,体现在寄情、咏物、

言志、象征、寓意等手法。因此,欣赏苏州园林还要进入到三、寄情山水,诗情画意的人文美我们以拙政园为例,从植物寓意、景点题名、笔墨情趣来赏析一下。1、植物寓意:园林中水很多,水里有一种文人特别喜爱的植物:荷问: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总结:因为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来自喻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文人们除了特别喜爱荷花还喜欢什么植物呢?竹、梅、兰、菊2、景点题名:远香堂名字的来源,学生从字面上结合园林对提名进行理解。远香堂(文征明书写的,跟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关,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泻外也”)结合新会本地的园林盆趣园名字的来源

,让学生体会文字的含义。3、笔墨情趣:园林还借助古典诗词对园景进行点染,创造出幽雅的意境,使游览者到了园林后可以看景赏画品诗,我们以荷为景,展示图片夏天荷花。请同学们赏景吟诗,感受园林的诗词文化。总结:如何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人文美?体现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中,也体现在寓意于物,以物比德

。【设计意图】对园林所体现的文化思想进行深刻剖析,使同学们对园林艺术的精髓有所感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四、设计创作园林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体验设计拼贴园林的乐趣。也体会创作园林的不易。交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并谈

谈对园林的新的认识。【设计意图】体验创作设计园林的乐趣,也体会创作园林的不易。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的地位,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更好的理解民族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教师

总结提升。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是世界园林之母列入到世界文化遗产当中是名副其实的。当之无愧的。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今天游苏州园林当中所体现和感受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精神对于今天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因为只有人和自然的和谐相

处,我们的世世代代才能拥有春色如许的美景。五、课后延伸1、周末到新会盆趣园游览,感受你对园林之美的理解。2、请结合本课内容,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对日本“枯山水”园林、意大利古典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进行探究比较,各园林具有什么特色和体现何种文化?园林特征日本“枯山水”园林意大利古典

园林法国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景观风格特点体现的文化代表园林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