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绘画《第4课 走进中国画教室》教学设计1-鲁美版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37.500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绘画《第4课 走进中国画教室》教学设计1-鲁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绘画《第4课 走进中国画教室》教学设计1-鲁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绘画《第4课 走进中国画教室》教学设计1-鲁美版.doc,共(5)页,13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8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走进中国画教室》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空纳万境——中国画留白艺术版本鲁美2003课标版第四课《走进中国画教室》课程高二年级课时1课时类型欣赏.评述教材分析《空纳万境——中国画留白艺术》这一课,是鲁美《绘画

》选修中《走进中国画教室》一课的拓展。教材的原题是《走进中国画教室》。本课在原课程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以中国画中的留白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并通过欣赏、体验、感悟,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留

白艺术。中国画重“气韵”、重“意境”,由此决定了其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本课讲解“留白”在国画艺术中的审美意蕴,通过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气韵的表现;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构图的作用;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意境的营造等三方面,让学生了解“留白”的审美意蕴以及

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呈现画面美感的目的。学情分析学情情况:经过高二半学期的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们对美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高二学生对课程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把握,有利于课程活动的实施和拓展。但是学生仅仅是对于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绘画这本教材中的各个

绘画种类和技巧则并无太多的涉猎,根据课前了解,学生对中国画有兴趣,但是对中国画的了解仅停留在笔墨情趣上。本课从学生审美兴趣出发,通过观看微课导入课题,小组合作解析作品,运用平板电脑天天P图软件进行课堂实践活动,以及通过教育云互动课堂的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使学

生了解中国画不仅是有是笔墨情趣的作品,更是通过留白的布局展现着中国画独有的魅力。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留白”在国画艺术中的审美意蕴。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赏析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气韵的表现;中国画“留白”对

画面构图作用;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意境的营造,让学生了解“留白”的审美意蕴。2、通过体验和感悟,了解该如何利用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以呈现画面审美意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同时,通过理解和认知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赏析中国画“留白”对画面

气韵的表现、画面构图的作用以及画面意境的营造,了解“留白”的审美意蕴。教学难点:学会赏析国画中“留白”的审美意蕴的运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ipad等。学生准备:笔墨纸砚国画工具。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看图引出

“留白”1、观察对比图片,引出“留白”“观察对比图片,看到了什么?分析画面传达了什么情绪?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的?”A观察:画面中透出孤独、寂寞的情绪B发现:通过留白手法表现画面情绪和意境。归纳:留白善于表现或神圣

或安静或清冷或孤独等情绪,最早在我国的国画中有大量的使用。引出课题:空纳万境——中国画留白艺术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留白的表现手法。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接下来的微课探索中国画留白艺术的魅力。3二、留白是什么?播放微课

:《欣赏中国中的留白》欣赏六幅不同种类作品(概括中国画中山水花鸟作品皆用留白艺术形式完成的绘画作品)《潇湘八景》,南宋,牧溪;《水图卷》,南宋,马远;《李白行吟图》梁楷;《芙蓉锦鸡图》赵佶;《梯田》吴冠中作品等。什么是留白:留白雅称“余玉”,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

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给人留有想像的空间。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了解什么是中国画中的留白。期待探索更多的中国画中留白的审美意蕴。三、中国画中留白的审美意蕴过渡:历代文人墨客都

会运用留白的手法营造画面的美感,画家是如何利用留白手法彰显画面美感的呢?我们一同来欣赏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1、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气韵的表现(1)播放PPT欣赏黄公望《富春山居图》(2)展示《富春山居图》长卷(复制版)(3)介绍作品这幅作品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面以

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用墨淡雅,山和水通过留白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富于变化,为黄公望代表作。(4)创作角度为画此画,黄公望游遍富春江风光,将富春山远近高低各处风光,跃然纸上,历时七年创作而成。此画被后世评为称为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之一。(5)韵律的体现“《富春山居图》前后画了好几年,空白处沒时间画吗?”A思考:不是没时间,而是刻意布置。“为什么这样布置?”隔绝远近、高低的山势,错落有致,构成有气韵之美的画面。同时,留白造成的疏密有致的布局,让我们不断有新的发现。4(6)观赏《富春山居图》视频,重游富

春山风光设计意图:在富春山风光中畅游,感受通过留白隔绝远近,疏密变化的山势。深入的欣赏作品,发现留白的布置,使画面呈现气韵之美。2、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构图作用(1)欣赏朱耷《鸟》,分析画面起承转合构图与留白的运用A、对比欣赏,

引出构图需要注意“取舍”B、取舍的原因?讲究起承转合构图的运用和留白的合理结合。八大的画儿就是任性。这个构图借着大留白,乍看不太平衡,但这就是他要的效果。这留白里有气。想象一下,把这图留白里填满东西,或者砍掉上半节,还有这味道么?(2)

欣赏文徵明的《積雨連村》,引导学生分析留白对构图的作用A、找出画面中的留白B、读出画面中起承转合的构图這幅文徵明的《積雨連村》,由右下角的近景作為起點,隨著水勢蜿蜒漸行漸遠,起承转合。此時左面悍然拔起一座山石,使得重心傾斜,是以在右上角題詩平衡結構。(3)

欣赏唐伯虎的《函关雪霁图》,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留白作用。唐伯虎的《函关雪霁图》,為了詩作留白,主角重墨全都押在左側,皴法多姿精彩,唐伯虎認為他的一首詩就足以鎮紙,力挽傾勢,自信洋溢。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讲解;提问

引导;自主学习;三个坡度,层层推进。使学生学会赏析国画中留白对画面构图的作用。3、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意境营造(1)欣赏马远《寒江独钓》;夏圭《烟江欲雨图》;李可染《浅塘渡牛图》;(2)小组合作,分析画面中的虚是什么?实是什么?怎样通

过虚实结合呈现画面意境美?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形式,人人参与,完成赏析,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课堂效率。5四、活动根据素材,利用平板电脑软件拼贴一幅图片作品。运用留白的表现形式,呈现画面美感,并对作品的创作意图进行陈述。提示:可通过中国画“留白”对画面气韵的表现、画面构图的作用以及画面意境的营造

三种方法,任选其一,进行创作。设计意图:每一个学生动手体验操作,更深刻的理解留白的审美意蕴。更在对创作作品的陈述中,回顾课堂所学知识,领悟中国画“留白”之美。五、小结:(1)播放视频,进行小结“留白的

作用,就是把这个想象的空间给留出来,让每一个看画的人能感受到更多东西。”(2)点题——空纳万境设计意图:中国画里的“空”,可以代表潺潺的流水;朦胧的雾气;浩淼的江河。只要与笔墨将结合,它可以是你能想到的任何一个事物,所以我们说“空纳万境”。留白”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而获得的一种想

象空间,从而达到意象的空间,它与中国古代儒、释、道思想、传统的审美精神、观察事物和艺术表现相一致,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欣赏和大胆想象的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感叹国画的博大精深。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