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设计《第二课 没有什么不可能》教学设计3-湘美版.doc,共(3)页,10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7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二课《没有什么不可能》第3课时《形的异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形的异变”的两种主要图形设计手法,并利用其创造性地进行图形设计。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创意图片的创意分析、探讨,让学生逐步掌握设计手法和诀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
课学习使学生学会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生活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了解“形的异变”的两种主要图形设计手法,并利用其创造性地进行图形设计。2、异变的形象与情感主题的结合程度。【教具和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教材,作业纸等【课时】1课时【教学
过程】一、激趣导学1、师生问好,组织教学。2、播放视频:Travis乐队的《冬天你可以这样哈气来唱歌》片段。3、提问:视频中奇特的视觉效果是怎么产生的?4、学生思考,回答——光影。5、对比:“儿时的手影游戏
”和“DirtyWater”图片对比,让学生指出后者不现实的地方。6、教师总结:“DirtyWater”这张公益广告作品当中,矿泉水瓶映射出骷髅的影子,寓意着饮用污染的水之后给人体带来的巨大危害。在手法上,打破客观世界已知的存在,具有创新意味
,同时也能给观赏者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这种图形设计手法被称之为“形的异变”——引出课题。2二、问题探究(一)探究一——形的变异之初识:1、形的异变是图形创意中的智慧游戏,虽然素材形态各异,我们却可以将一种物体通过自然贴切的过渡,变成另一种物体,巧妙地构成一
个图形后,直观地揭示出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形的变异之分类:一般形的异变和影子的异变。(二)探究二:1、什么是一般形的异变?2、欣赏图片“人类进化史”,讨论其变化(形态)特点及规律(1)学生讨论、思考。(2)教师进行总结:渐变、演化是任何一个系统,一种生命体的必然过程,这个演变过程
叫做异变。自然界中存在着植物的演化过程、生物(命)体的演化过程、两栖动物的生长过程,如蝌蚪到青蛙。一般形异变即在A物体与Z物体之间寻找中介体,将A自然地渐变为Z使之形成为另一种物体。特点:强调图形的变化过程。3、一般形的异变之分类:(1)、赏析埃舍尔的作品《天
与水》。(2)、学生赏析、观察和思考:图中有什么物象,物象之间在外形上有何联系?(3)、教师总结:图中物象在外形上是相似的,该种异变称之为同形异变。(4)、学生再次思考并总结:一般形的异变中除了同形异变之外,还有不同形异变。(5)、巩固、理解:
通过多组一般形异变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6)、知识运用活动(学案活动一):3(三)探究三:1、异影同构根据主题需要,对物体的影子做适当的变形加工,使其成为不同与或相似于物象本身的造型,利用其造型对物象内涵的反映,产生深刻的语意,借以表现画面的感情。“影
子”要求简洁概括,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而是与物象发生形或意义上的关联,寻求新的创意,视觉上不破坏整体关系。特别强调:物象一般只是主题的表象,影像却是主题的实质反映。2、学生在赏析多组图片后,讨论分析出“形关”和“意关”方法的区别及特点。3、知识运用活动(学案活动二):三、
拓展与延伸埃舍尔作品欣赏四、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