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四课 走进博物馆》教学素材3-湘美版.doc,共(2)页,2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7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画家及作品简介1杰克逊·波洛克美国抽象派表现主义艺术家。他的创作并没有开始的草图,而只是由一系列即兴的行动完成作品。他的创作过程与众不同,他先把画布钉在地板上或墙上,然后把颜色滴到或甩到钉在地上的画布上,凭着直觉
和经验从画布四面八方来作画。这些留在画布上纵横交错的颜料组成的图案具有激动人心的活力,记录了他作画时直接的身体运动,于是观众可以分享到创造这些色迹的经验。他摒弃了画家常用的绘画工具,绘画时完全摆脱受制于手腕、肘和肩
的传统模式,行动即兴、随意,这种方法被称为行动绘画或抽象表现主义。2.培根对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的研究与再创造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是17世纪西班牙画家最为成功的写生肖像画之一:就色彩而言,画面以大面积的红色为底,烘托出了一种威严的宗教氛围,双唇紧闭,眉头深锁,目
光斜视,脸部气色阴沉。培根的《号叫的教皇》以《教皇英诺森十世》为箭靶进行了挪用和修改手段,紫黑色的色调显得恐怖和孤独。培根创作时通过刮和刷等手段将委拉斯贵支笔下看似自信而放松的教皇转变为一个如幽灵般大张着嘴、似乎在尖叫的受害者。3.委拉斯凯兹《宫娥》、毕加索《宫娥》委拉斯贵支的《宫娥》
运用暖色调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远离尘世的高高在上感!毕加索的《宫娥》就是他根据委拉斯贵支的《宫娥》创作的五十八幅变体画中的一幅。采用挪用和修改的方法来创作的。画家对绘画图像进行了分解与重构、变形及平面化处理,冷色调使画面没有了高高在上的上层社会生活气息。4.马蒂斯《国王的忧伤》、汉密
尔顿《是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家显得如此不同,如此温馨》在创作《国王的忧伤》时,马蒂斯先让助手在大张纸上涂上粉彩。然后他从纸上剪下图案再叫助手把图案贴在画布上。这种作画方式似乎对英国画家汉密尔顿颇有启发,他在作品《是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家显得如此不同,如此
温馨》中用奇异的手法罗列了一个美好无序的“室内场景”,而这幅作品竟然深深地影响了之后几十年的艺术观念。5.波普艺术:沃霍尔波普艺术(PopArt)最早起源于1950年代的英国,之后因为以沃霍尔为代表的一批明星级艺术家的影响力而在美国得到巨大发展。沃霍尔等人刻意与既有观念为
敌。传统观念认为艺术是一种精英文化。而他们却致力于模仿流行的庸俗文化,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在他们的眼里艺术家的观念变得至关重要,他甚至取代了感觉与技艺。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可口可乐瓶子、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
上重复排立。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丝网印刷实际上是绘画,摄影和印刷三种媒介的综合。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可口可乐》系列是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丝网印刷法的使用可以使同一幅作品,
被成百次的加以复制。同时,他也使沃霍尔可以随心所欲的选取现成的题材进行创作。不过对于沃霍尔来说,这种方法的最为引人之处,仍然在于其不带个人风格的机器复制特征显示着,作品中的形象是未经艺术家心里的任何作用而直接呈
现在画面上的。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工业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经开始,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6.张大千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绘画成熟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正是西方抽象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张大千正好旅居西方,与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抽象派画家交流,这些因素共
同支撑起一个观点——张大千泼墨泼彩绘画主要是受西方抽象绘画的影响,是抽象画。7.贾科梅蒂《行走的人》罗丹《行走的人》中塑造的是一个人大步向前的动态。雕像没有头部和双臂,但在这残缺的躯干下,观者能感觉到作品中蕴涵的无穷动能,一人坚定地有力量的走在风云叱咤的大气里。显得沉重。19
47年贾科梅蒂创作的《行走的人》中,消瘦人形的脆弱性开拓出了一种新的雕塑空间。显示出艺术家对新的空间的征服。艺术家雕塑的对象的瘦弱身形表现了一种轻的感觉。8.现代建筑现代建筑追求个性与传统建筑追求实用性的不同9.霍克尼摄影霍克尼是一位拼贴摄影家,他始终坚持探索照相机
的多种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摄影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他经常将同一空间拍摄的许多照片剪辑拼贴,或者拍摄同一对象的不同局部,再拼合回原来的整体。每件作品都由几十甚至上百张组成,呈现出一个个奇异的空间。传统艺术:经典、高
雅、严谨、实力;现代实验艺术:批判、颠覆、创新、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