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PPT课件2-湘美版.ppt,共(26)页,3.35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6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前言:公元前3500年,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成熟的文字和统一的国家,人也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级。当时的社会权力呈金字塔结构,一般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对立。那么,美术的情况发
生怎样的变化呢?第二课礼仪与教化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青铜器始于夏,盛于商周,至秦汉还有所发展。•青铜器是指用青铜制成的器物。青铜器的分类: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具和生活用具等。•主要铸造方法:范模法、失蜡法。•青铜是纯铜与
锡的合金,其中还含有少量的铅。它作为一种合金,与纯铜相比有几大优点。一是熔点低,易于铸造;二是硬度大,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锡与铅的比量,以达到不同的硬度;三是溶液在浇铸时气泡少,在范模内无孔不入。这就容易铸造出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花纹,
而器物本身的气孔大为减少。青铜的发明是划时代的伟大创造。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等级的象征。在我国周代,统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下”,规定天子用九鼎,以下自诸侯、卿大夫至士,用鼎数依次减少,形成了严格的列鼎制度,不得超越。由此也可透射出统治者的王权
意识,那时争战夺取统治权,称为“问鼎”,取得了天下,则称为“定鼎天下”。•学生阅读教材P18-19页教学内容和相关学习资料,根据已有的知识,互相讨论,尝试完成作业1.青铜器最常见花纹:饕餮纹鸟纹:蟠虺
纹•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宽77厘米•商文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特意制作的。司母戊鼎(商代)西周周康王时期著名青铜器。鼎高一百.八厘米,口径七十八.三厘米,重一
百五十三.三公斤,整个造型显得典雅平和,给人庄重和谐的感受。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眉县礼村,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大盂鼎(西周)大盂鼎(西周).莲鹤方壶(春秋)1923年出土,莲鹤方壶为
一对,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秦、汉的青铜器: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具和观赏器发展。长信宫灯(汉代)比较不同时期青铜器的异同作品名称作品年代作品特点审美效果作品功能司母戊方鼎大盂鼎莲鹤方壶长信宫灯商代造型雄伟厚重纹样狰狞气势威严王权象征祭祀西周稳重典雅多铭文庄重
和谐礼仪纪念春秋器型轻灵奇巧清新活泼凝重神秘酒具日用器西汉鎏金人灯合一舒展自如轻巧华丽灯具观赏器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陵墓位于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
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
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骑兵俑.武士俑.车兵俑.(驭手,兵士)弓弩俑,马俑等。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墓冢。在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
西南)人。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18岁领兵作战,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
石人、石兽等。霍去病墓石刻(西汉)汉代统治者通常借美术作品宣扬忠、勇、孝、节、义等儒家思想。这些作品采用了“循石造型”的雕刻手法。比较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石刻作品名称造型手法审美效果作品功能作品意义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去病墓石
刻循石造型崇尚写实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浑厚饱满守卫皇陵彰显武力宣扬忠、勇、孝、节、义等儒家思想直接为统治者个人服务间接为统治者个人服务课堂小结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差别出现之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
然会运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而美术作品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在这个阶段,美术开始成为统治者服务,成为权力的象征或宣扬特定的法律与道德观念的一种形式。课外拓展•《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的异同比较《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的异同比较作品名称秦始皇兵马
俑古埃及的金字塔作品形式作品的功能服务的对象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