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一课 原始人的创造》教学设计3-湘美版.doc,共(8)页,3.11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6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一、设计理念: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
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基本来自农村,对于美术的理解非常的简单和片面。选取一些恰当的例子,让学生更多参与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明白“美术”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国家美术新课程标
准的实施,为美术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力求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本次教学设计中。二、教材分析:教材选自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原始美术,二是西方的原始美术,分两个课时
完成。美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甚至在人类还没有出现文字之前,就已经创造了形式各异的美术作品(骨头、贝壳、彩陶器、玉器、岩画、雕塑)。这主要是由于原始人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逐步意识到视觉形象具有表达某种含义、美化生活的功能,并且懂得通过不同的材料和形象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这些形象首
先要强调的不是审美特征,而是功能性特征,我们要结合原始人的生活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原始所创造的丰富的视觉形象。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原始美术的多种形式;探讨原始美术与原始人生活、思想信仰的联系;原始美术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
能从原始形态、意识形态、观念上分析原始人的审美观念。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操,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促进学生多元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渗透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教育。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始美术作品对原始人生存的意义。
难点:形式法则在原始美术中的应用。关键点:对原始人审美与信仰关系的理解。五、学情分析:21.认知水平:有极少的审美认识,缺乏系统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将通过感受作品魅力,帮助自我建构。2.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美术,但缺少学习自信。让他们在体验艺术品与生活密切
关系中,爱上学习美术。3.能力水平:动手能力弱,思维扩展能力弱。将通过反复体验过程来改善。六、教学方法:1.视听法:通过视频、图片了解原始人生存的环境及条件以及在劳动中的创造,在求生存过程中的思想信仰的形成。2.阅读、任务驱动
法:安排学生阅读并布置归纳任务。3.小结提升法:通过对知识的小结反思,提高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4.问答法:通过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提升思维能力。5.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
力。6.引导启发式:教师将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启发探究,自主实践。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音乐。八、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兴趣导入(5分钟)【师】原始人的话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师】让【生】观看动画《疯狂的原始人》片断、观看原始人有关图片,初步感受原始人
生存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简陋,以及在劳动中的发现与创造,在求生存过程中思想信仰的形成。【师】提问:在不使用文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传递和记录信息?引出“肢体动作、声音、形象”记录传递信息的形式,也是原始人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记录及传递信息的形式,动画片、图
片欣赏瞬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通过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3故以形象来表现的美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引发思考、自我构建。探索新知★阅读归纳动脑思考探索新知(19分钟)【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并布置归纳任
务。【师】引导【生】归纳根据材料与造型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骨头、贝壳做的项链彩陶玉器雕像原始岩画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实用功能——用于日常生活需要。二精神功能——宗教、象征【师】通过原始美术作品的功能做进
一步的学习和了解【师】问:现代人在制作生活用品的时候,除了希望它们美观,还希望它们的造型和功能符合我们的生活要求,那原始人会不会呢?【生】答:有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彩陶旋涡纹尖底瓶、白陶鬶的实用性一组负责讨论找出彩陶旋涡纹尖底瓶的实用性一组负责讨论找出白陶鬶的实用性用任务驱动的
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比直接讲叙新知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每一个新知识要点的理解。4彩陶旋涡纹尖底瓶白陶鬶【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上讲台书写实用功能尖底瓶实用性:利用重心原理自然下沉,便于吸水;口
小水不容易溢出,便于运输和倒出;底尖可插放松软沙土和灌木丛中,便于放置。白陶鬶实用性:三个足容易放稳;肚肥加大受热面积;口大容易倒入溶液,嘴尖便于倒出;背上把容易把拿。【师】如果我们的亲人去世了,我们会用一些
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原始人虽然没有文字,他们会不会也用一些方法来表达这种情感呢?【生】有良渚文化遗址的玉器、玉琮【师】你认为女性在原始时代的地位重要吗?为什么?【生】重要彩塑女神头像孕妇像生殖繁衍【师】引导【生】鉴赏《彩塑女神头像》《孕妇像》了解原始人的审美标准,再引导学生
欣赏现代“女神像”,找出他们审美不同的根本原因。【师】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我们分成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那原始社会没有国家的情况下,按照什么关系生活在一起?他们有没有自己的标志?【生】图腾、玉琮【师】玉龙的造型及
意义?由学生讨论小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对比讨论中充分理解原始人在创造中的实用功能的体现。通过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提升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一问一答中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知识更轻松。精神功能,对原始人审美与信仰关系的理解。5【生】造型简洁独特,“
c”字形原始人对龙的崇拜,最早用于图腾【师】小结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龙首、吻、鼻、龙眼、颈背的长鬣,浑然一体,恰如一条即将出水的巨龙,正翻腾而起,气势雄浑。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红
山玉龙对于研究我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龙文化的发展,造型丰富多样,地位的象征,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以及在今天的广泛运用。整体建构★知识升华整体建构(8分钟)【师】引导【生】总结:原始美术作品对原始人生存的
意义1、原始人所制造的美术品都是源于他们生存的需要,有着很强的功能性。除了装饰器物的纹饰之外,没有专门为欣赏而创作的美术作品。2、原始人所创作的美术品,有些源于劳动和生活的积累,有一些源于对祈求生存的愿望,与巫术
有关系。3、用美术品去传达和记录信息,原始美术品体现了原始人生存的各方面的观念。我们现代的很多审美观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师】引导【生】总结:原始人美术创造的特点(原始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形式特征与审美观念之间的关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成果,系统梳理知识,使学生学会总结提升的学习
方法。掌握知识更整体,更牢固。6系)一规则的图案装饰主要体现在中国彩陶器的表面装饰纹样上,纹样的灵感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一些动植物或自然现象,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它们在器物表面形成一条或者多条装饰带装饰。器形与装饰纹样的完美结合,体现实用与思想情感的表达。二符号化
的形象反映古代先民的思想意识,如图腾崇拜、祈求丰产和丰收。三夸张的形象体现生殖崇拜。应用实践知识拓展目标检测★运用知识目标检测(8分钟)【师】创意练习:根据所学知识,从实用的功能考虑设计一个彩陶器形,再通过生活中你对水的感受在这个陶器上饰以水的装饰纹样。【
生】即兴表现★知识拓展乐器——骨笛乐器——埙(陶埙)【师】原始人的话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目标检测反思评价【师】如果你在一个没有人烟的森林里迷路了,身上又没有任何吃的和用的物品,你会通过哪些方法求得生存?(吃、用、住、回归)在下次课西文原始人的创造之前讨论总结。【生】
在陶埙美妙的乐音声中结束本课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知识拓展让学生接受书本以外的知识。通过学习目标检测,学习过程反思,使学生发展提升。7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1、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走进美术殿堂,凸显美术有效教学的“大众性”。“美术作品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
生活的当今时代是这样,在我们古老的原始社会也是这样。本节课创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多样性、实用性、精神性”。2、活化学习内容,让学生爱上美术,凸显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的“趣味性”。本节课用类似聊天式一问一答,探索新知更轻松,促
进思维过程的形成。3、提供实践空间,让学生会用美术形式法则去表现,凸显美术有效教学的“应用性”。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本教案设计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理解,在情境中升华,从生活中提炼。生活,让我们的美术教学变得如
此精彩,也使美术课堂变得如此有活力。多媒体原始人的创造尖底瓶的实用性作业展示白陶鬶的实用性8附件1:《原始人的创造》课堂学习评价表项目因素选项知识技能的掌握1.能否了解原始艺术的多种形式A了解并掌握();B初步了解();
C不明白()2.能否了解美术作品对原始人生存的意义A能();B一般();C不能()3.能否了解形式法则在原始美术中的运用A较深();B一般();C没有()情感态度的参与4.是否积极参与A积极();B一般();C不积极()5.是否体会到设计的乐趣A快乐();B一般();C不快乐()6.能否感受原始人
创造的思想意识A能();B一般();C不愿意()美术思维的展开7.思维的创造性A有();B一般();C没有()8.思考问题意识A有();B一般();C没有()合作意识的培养10.是否善于与人合作A能()
;B一般();C不能()11.积极表达自己意见A积极();B一般();C不积极()实践能力的提高12.碰到问题合理地进行实践A合理();B一般();C不合理()13.在实践中能否创新A能();B一般();C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