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五课 进入历史》教学设计2-湘美版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2.711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五课 进入历史》教学设计2-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五课 进入历史》教学设计2-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五课 进入历史》教学设计2-湘美版.docx,共(4)页,22.71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6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课进入历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作品赏析,能用自己的语言学会分析类似美术作品,形成基本美术素养。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教学重点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设定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到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教学难点在认识过程中,发展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不同的艺术美的能力。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

】《开国大典》视频欣赏、学生齐唱《国歌》导入缅怀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唱国歌,让学生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增加爱国主义情感)。其实有时候艺术家的作品就是一本“历史著作”,只是,这本著作不是由文字写成,而是由生动的视觉形象组成,向我们展示历史的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瞬间。今天我们要赏析的第一幅美术作品就是来自于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它是“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活动二【讲授】赏析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开国大典》一、美术作品与重大历史事件展示《开国大典》油画《开国大典》场面恢宏

,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奕,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

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上是一个大错误,但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并强化画面主题和总体的需要,同时也适于中国广大读者的审美

情趣,因而使这件作品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

明快;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怎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是,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张澜长袍上的褶皱看上去是特意熨烫折好,专等到庆典才穿上去的,还有汉白玉的栏杆故意没有画得很白,而

是偏黄,是为了体现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红柱子的抽掉,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言。问: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是否“真实”?生:„„师

小结:绘画不是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再现。二、美术作品与权力展示《瑞鹤图》(学生介绍)故事发生在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的首都汴京(现河南开封)。当日正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每年的元宵节京城都要举行长达五天五夜的盛大的等会,晚上文武百官陪

着皇帝在宣德门城楼观赏满城灯火。这天晚上,宋徽宗亲自登上宣德门城楼与民同乐,直到很晚才高兴地回宫。第二天一大早,突然有官员向他来报告,说宣德门上空出现了一幕罕见的吉祥景象。汴京宫城的端门上空突然飞来了一群仙鹤,在城楼上盘旋飞舞

,争鸣和应。整个皇城内外,官员、百姓都争相观望,并纷纷赞叹这是“太平盛世,吉祥之兆!”宋徽宗赶到现场,看到了这一奇观。还见到有两只仙鹤落到殿脊上,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飞去。宋徽宗看后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乃国运兴盛

之预兆。回宫后立刻亲自描绘了此幅作品,并用其独特的瘦金体记述创作此幅画得情景并作诗题一首。三、美术作品与一般历史事件展示《美杜萨之筏》展示《梅杜萨之筏》作品展示同时播放海难的音乐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提问目的:追问的形式提问让学生最值观的看作品上的内容,形成对作品的第一认

识,触动他们的视觉神经)师:我们所看到的可以用触目惊心来概括。提问:这是怎样的一次海难?为什么如此的惨烈?这些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学生介绍)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

官兵以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一名明显缺乏实际能力的舰长,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船长肖马雷原是一个贵族,对航海知识一窍不通。上船后,他玩忽职守,把随行的小船撇得远远的,主舰单放前进。主舰在驶近毛里塔尼亚浅滩时,陷入了不能

自拔的沙碛。经过两天混乱而无效的努力,只好弃船。船长却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让他们在汪洋大海里听凭命运摆布。几天过去了,在饥渴和酷暑的折磨下,许多人开始绝望,他们说胡话,肆意做

一些歇斯底里的事。面包师深信没有获救的可能,投入大海中自杀了,还有一些人撬开酒桶,灌醉自己,企图忘却死亡的痛苦。不久,这种绝望的情绪越来越疯狂,一些人砍断缆绳,妄图让所有人一块完蛋。另一些人去拦阻,于是

爆发一场激烈的搏斗。有个叫多米尼克的机械工参加暴乱被扔进海里后,哀嚎着求救。工程师可怜他,跳下水抓住他的头发,将他拖回木筏上。但不几天,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又加入第二次暴动中。经过三次暴乱和平息后,木筏上尸体横布。又

过了几天,食物和水的短缺变成了更大的威胁,两个黑人士兵饥渴到极点,于是违反规定,将最后一桶酒剜个洞用吸管偷喝,暴露后,被人无情地扔进大海里。有些人把刺刀弯成大鱼钩,希望可以钓鲨鱼。但鲨鱼咬住后一扯,鱼钩又变成笔直的刺刀了。经过这番折腾,木筏漫上许多海水,一些受

伤的人的伤口被咸水浸泡,惨叫不绝。最后,木筏上仅剩下27个人了,其中15个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其余12人,受伤太重,神志不清,不大可能熬下去了。而且食品不足以维持所有的人,有些人甚至开始偷偷啃噬刚死去同伴的手肘了,于是那15个人经过辩论,终于做出一个决定,把那些在三次反暴乱斗争中和他们并肩作战、甚至

救护过自己的伤病员,统统抛进大海!150多人,最后只有10人幸存下来,无论如何,这也是一场特大的惨剧。但是路易十八政府怕此事张扬出去受到舆论谴责,只在官方报纸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悄悄通过军事法庭判处船长降职和服刑三年就了事。两位木筏上的幸存者不服,向政府上书,却遭到打击,被解除公职。在忍无可

忍之下,他们将这次船难经过如实写成报道,印成小册子公开发售。这一举动立刻轰动了国内外,遭到舆论的一片哗然,籍里柯也格外愤慨。在人民有冤无法诉说的情况下,26岁的籍里柯,走访了生还的船员,聆听了他们讲述真实的遭遇,并到医院亲自看望了受伤

的船员和已经死去的船员家属。他把聆听幸存者的叙述作为灵感的来源,同时也对腐烂的尸体、重危的病人等进行现场写生,搜集素材。他要以此为题,创作一张饱含激情和想象力的画,让它再现出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为了这幅画,籍里柯还托筏上一个

生还者木匠制作了一只木筏模型,让黄疸病人做模特儿,在上面摆出各种惨状。为了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出海浪和天空,他也亲自去海边进行研究。籍里柯用了18个月的时间终于创作出了震动法国、波及欧洲的《梅杜萨之筏》这幅“写实”的巨画。下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观察、分析,分组讨论一组讨论绘画

形式:色彩感受构图二组讨论主要人物:分几组每组人物的象征意义?三组讨论环境:如何表现恶略的环境?师:色彩感受构图。色调阴森光影对比强烈。构图:三角形金字塔般的构图,在画面上,船帆与木筏上的幸存者正好构成一个三角形,成为画面的中心,那么这个三角形稳固吗?一堆振臂

向前的人冲破了稳定的大三角形的束缚,又构成一个动荡、富于激情的三角形。师:主要人物分3组:哪三组(都是些怎样表情与动势的人)每组人物的象征意义:第一组:老者抱着死去儿子的尸体,虽然活着但表现出的是绝望。第二组:努力的想把手伸向远方第三组:他们一个推

一个,直到最高处的人被高高举起,挥舞着一块红巾。顺着他们呼喊的方向,细心的同学能够在远处的浪尖上发现一个细微的船影,与迫在眼前的死亡相比,它意味着生的希望。环境:海上狂风恶浪,木筏的风帆是顺风还是逆风?逆风这就造成了获救心理与现实的对立紧张。师:作品内涵:画

家籍里柯用自己独特的色彩和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英勇不屈的海难事件。同时也迫使我们在作品前,在那些幸存者身上是看社会与人生,思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种种矛盾。我们需要继承他们在灾难面前永远不会放弃的抗争精神和勇气。尤其是这件作品将浪漫主义激情与古典主义的造型巧妙的融合在一

起,构成古典与浪漫的伟大交织。活动三【活动】《开国大典》图片分成21片,全班分成7个组,每组3片,每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拼图。(锻炼学生手、眼、脑,及团结合作的能力)活动四【课后拓展】课后学生留意以历史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及时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

载下来,下节课进行探讨交流。活动五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理解艺术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艺术。通过图像和相关的资料,让我们能够直接走进历史,并与历史对话。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能善于观察,学会积累,善于总结。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