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篆刻《第五课 心摹手追 印宗秦汉》教学设计4-湘美版

DOC
  • 阅读 3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6.929 KB
  • 2022-12-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篆刻《第五课 心摹手追 印宗秦汉》教学设计4-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篆刻《第五课 心摹手追 印宗秦汉》教学设计4-湘美版.docx,共(2)页,26.92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4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手摩手追印宗秦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种类和经典作品的临摹,直接获得临摹技巧和对篆刻艺术的感性认知。过程与方法通过问答、体验、摹写等方式了解印章的书法、章法、刀法,在展示作品的同时获得对创作作品的赏析与自我认同。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通过临摹优秀作品,了解古老的中国篆刻艺术,从篆刻学习中领悟“一切随缘”“真性情”的人生哲理。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篆刻的历史和分类早在三千七百年前的殷代就在龟甲、兽骨上刻文字记载事迹,据有关资料记载印章起

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则被广泛使用。讲授问答环节:一、印章使用的文字篆字分类:大篆、小篆篆刻专用字体:古玺文字’、汉印文字工具书:古玺文编、汉印文字征甲骨文金文二、封泥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竹木片上,再将这些竹木片编联在一起,写好的公文或书信用绳子拴好,为了保密,在绳子结上加一块青泥,再在泥面

上盖印,泥面上出现凹凸的文字,人们把这种盖有印的泥称为“封泥”。三、秦汉印(大气磅礴)东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昌盛,印章空前发展起来,多以小篆、缪篆入印,达到了印章艺术历史的高峰,这时期的印章称为“秦汉印”。四、私印区别于官印的私人用印,印面多为“信印”、“私印”字样,以汉代最为流行。五、闲章

从隋唐时期的“闲印”开始,唐太宗有以年号为印文的联珠印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这许多印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

印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六、边款边款艺术是整个篆刻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题记。它起源于隋唐。七、篆刻用材有印石、印泥、纸张等。解读品鉴领悟环节篆刻三法书法→楷、隶、草、行、篆章法→字与字

、行与行之间的位置安排和整体布局的方法刀法→切刀、冲刀、冲切交叠学生解读品鉴:通过赏析自行解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含义,与表现方法。方寸间灵动之文字,朱白之相宜,纵横之章法,淋漓尽致间,展现出耐人玩味的古雅逸趣,回味隽永,这就

是中国印。摹印视屏教学:视屏临摹表现环节学生临摹教师下堂指导做好作品展示张贴服务课后拓展:介绍艺术家马志刚的篆刻作品,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能活出艺术的“真性情”。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