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砚边漫步》教学设计5-湘美版.doc,共(2)页,6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34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砚边漫步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对文字发展、书法演变的了解,认识书法在审美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⑵了解书法工具材料。2、能力目标:掌握正确的执笔等书法学习的基本要领3、情感目标:⑴认识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⑵激发学生的学习书法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了解书法发
展史。教学难点执笔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帖、书写工具材料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分好8人小组,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毛笔、墨、米格纸、教材等,依次叠放在课桌上,创造浓郁的书画氛围。二、新课讲解(一)书法的魅力介绍:书法的定义、传承、
现实状态等欣赏:欧洲现代抽象主义画家米肖的作品画家波洛克运用书法创作方法来作画画家克利、米罗的作品(二)书法的历史中国书法是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与发展,而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着,是一种艺术与实用密切结合的统一体。它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
表性符号。介绍汉字的发展轨迹:1、陶器文字陶器文字是最早的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这时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2、甲骨文2甲骨文是商、周时代的文字,因其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得名。距今已有三千
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甲骨文的风格:瘦劲、挺拔,转折处多为方折的笔画,且弧线不那么流畅,显得古拙。3、金文:是指商周青铜器上的镌铸文字,亦称为钟鼎文。金文的风格: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4、简帛文:是指用毛笔写在竹片、木
条或丝织品上的文字。简帛文是金文向小篆过渡时的一种形态。5、小篆: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丞相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而整理出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峄山刻石的风格:线条圆润、粗细均匀、结构匀称、字形呈纵式(三)书法的工具伴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同时创造了独特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
俗称文房四宝。(四)书写的姿势1、身法:⑴坐姿:身正、腰直、臂开、足安(写10厘米以内的字)⑵站姿:两脚分开、右脚向前、上身微前倾(写10厘米以上的字)2、执笔:毛笔的五字执笔法(教师边讲边示范,让学生跟着学)三、技法练习(一)中锋练习在书写时,应该使笔
锋随时和纸平面保持垂直,笔尖时刻保持在线条的中心部位(二)学生临摹《峄山刻石》1、观看书写《峄山刻石》的视频资料2、学生临摹感受《峄山刻石》四、作品展示选择各组较优秀作品,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教师适当点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