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二课 劲健稚拙 古雅天真--篆书知识与赏析》教学设计1-人美版.docx,共(3)页,19.02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8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模块:书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对象:选修书法模块的高中学生教学分析: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艺术,它将实用书写
赋予技法规范和审美含义,是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结合的产物。书法艺术利用单纯形式来表现丰富多变的审美意趣,具有明显的抽象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在技巧原则上的严格性和表现情感上的丰富性,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了解
、学习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明,我们责无旁贷。本课从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产生、书法的实用价值与艺术特征、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对中国书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学习、欣赏书法艺术打下良好
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熟悉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及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讲述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形成热爱书法艺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对书法艺术比较陌生,缺少感性认识,甚至存在偏见,给教学带来难度。解决难点的方法:结合实践操作、观摩作品等活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感悟书法艺术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汉字与书法文化》;2.在美术教室布置古代书塾场景,摆放几案,放置书写工具和材料(毛笔、刻刀、钢笔、石膏板、宣纸等),张挂书法作品;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安排学生就坐,准备上课。学生进入书法教室就坐。让学生一
进入课室就感受到浓郁的书法文化氛围。引入新课问:古人是如何书写的?活动1:请同学用毛笔、刻刀、钢笔等工具在石膏板和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比较一下哪种工具写得最好?为什么?老师用毛笔当场写一幅书法作品。引言„„学生模仿、体验,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回答。钢笔写得最好,因为用得
熟练。不会用毛笔,所以写不好。用刀刻很费力,不好控制,不过很好玩。学生动手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尤其看到老师很快完成一件作品时,很兴奋。课堂发展阅读讨论分析归纳问题:为什么书法艺术不在别的民族或国家产生而单单在中国产生?
总结:汉字的产生为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同学们自学教材第一部分,结合在语文课里学过的知识,填写学习卡片。我们班里出板报,要请字写得好的同学去完成,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字写得好,赏心悦目,大家爱看。你们是这样,古人亦如此。出示几件石刻拓片、木刻法帖和墨迹,请同学
辨认,讲述书法的实用价值活动2:请有书法基础的同学和没有基础的同学上台书写。他们写得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结论:人们在长期使用毛笔的过程中掌握了书写的规律,并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成熟。简要分析例字“三”,说明汉字形式美的原理。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琴棋书画”、“字如其人”„„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
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原因:中国人写字用毛笔;汉字是象形字;跟绘画有联系;中国有宣纸„„学生自学,讨论并填写卡片。学生回答。比较:1、用笔熟练,笔法好。2、结构尚可,但不会用笔,笔画不美。请同学讲两则故事:萧御史智赚《兰亭》、柳公权“心正则比笔
正”。(可在课前让同学准备好)。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从学生生活出发,学生感受深刻。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播放录像片段《古代中国书法》,结束语。用故事说明书法艺术在
人们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课堂延伸建议学生去书店、图书馆、展览观等参观、观摩书法原作或图片资料,阅读有关书法艺术的书籍。推荐资料:《古代中国书法》(光盘)《永字八法》、《书法教程》、《中国书法》、《
书法》http://www.freehead.comhttp://www.cc5000.com/zhishi/shufa/indexs.htmhttp://rch.tougao.com鼓励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
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