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人类的遗传》教学设计7-北京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共(6)页,21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2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生物学段:初中年级八年级相关领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人类的遗传教材书名:生物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7月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目标:(1)说出常见遗传病及其危害(2)列举什么是近亲
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3)列举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遗传病的病因”、“遗传病的危害”、“遗传病的治疗方法”、“遗传病的预防措施”、“近亲结婚资料”等文字资料,使学生获得学生收集、
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流程示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遗传病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关注与“遗传病”有关的社会问题,积极参与与优
生优育相关的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中,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2)通过学习遗传病的危害、近亲结婚的危害等内容,认同优生优育的价值观、伦理观。(3)通过学习遗传病的病因、遗传病的预防措施等内容,学着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与遗传病、优生优育相关的生
物学问题。(4)通过学习遗传病的危害,培养学生确定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健康阳光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品质。(5)通过学习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的知识,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知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
命奥秘的意识。问题框架遗传病的概念与常见的遗传病遗传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优生优育教学过程(文字描述)环节1:创设情境课前播放视频《唐氏综合症》Q1.1:你知道哪些疾病属于遗传病吗?Q1.2:什么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学生表述环节2:遗传病及其预防(1)遗传病
的概念Q2.1:什么是遗传病?学生活动1:阅读资料,描述什么是遗传病。图片介绍:常见的遗传病。(2)遗传病的危害Q2.2:遗传病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活动2:阅读资料,描述遗传病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教师归纳:遗传
病的危害Q2.3:我们该如何对待遗传病患者?面对遗传病?学生表述教师归纳:学会平等、尊重遗传病患者,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帮助遗传病患者。教师介绍:部分身残志坚的遗传病患者,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要学习他
人的优秀品质。(3)遗传病的预防措施学生活动3:阅读资料,找到遗传病的治疗方法。教师PPT展示资料: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Q2.4:大多遗传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那我们该怎么办?学生活动4:阅读资料,找到
遗传病预防措施。教师归纳遗传病的预防措施。环节3:优生优育教师讲授:优生优育的概念及其具体措施(1)禁止近亲结婚教师介绍国家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以及近亲的概念。Q3.1: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和后代患遗传病
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5:阅读资料,找到近亲结婚和后代患遗传病的关系。教师归纳:近亲结婚增大了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Q3.2:为什么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学生活动6:阅读资料,找到近亲结婚增加后代患遗传病几率的原因。教师归纳:近
亲之间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他们将相同致病基因传给后代的几率大,后代的患病机会就会大大增加。(2)提倡适龄生育教师介绍:母亲年龄越大,唐氏综合症发病率越高(3)遗传咨询案例分析教师归纳:进行遗传咨询,能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风险。(4)产前诊断案例分析教师
归纳:进行产前检查,能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风险教师展示优生优育问卷调查,及调查结果统计。Q3.3: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能做什么?学生表述教师归纳:参与优生优育宣传教育活动。教师介绍:遗传病治疗案例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学生聆听环节4:课堂
小结环节5:完成课后概念调查问卷(课下完成)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概念调查表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和以往教学方式相比,它的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课前设计了前概念调查问卷和优生优育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及家庭对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知识的掌握情况。2.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结合学生实际修改了教学设计,将学生及家庭错误认知的部分内容作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3.
本节课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够得着”这些陌生的概念,通过课堂学习,能够有所收获,课前准备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学习。4.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小组交流合作的方
式完成大部分内容的学习,关于遗传病的概念、判断遗传病、遗传病的危害、遗传病的预防措施等内容都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5.通过课前、课后完成概念调查,可以清楚的判断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对于错误的概念认知,是否通过课堂学习,认知发生改变。6.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教学目
标的达成,更加关注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以及关注学生课堂的实际获得。7.在讲授遗传病的危害和优生优育部分内容时,渗透了相关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