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美术-摄影·摄像《第四课 艺术摄影创作》教案3-人教版.doc,共(5)页,2.82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9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迎接现代媒体艺术教学的挑战——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光绘艺术》的教学案例缘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美术课堂纷纷引入现代媒体艺术,我国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把现代媒体艺术纳入其中,属于第5系列,其中包括“摄影/摄像”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两个模块。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现代媒体艺术课的推进速度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有硬件条件的限制,但另一方面一
线教师没有意识到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特殊意义。2010年10月,在第二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上华东师大钱初熹教授在《融入新媒体艺术的美术教师教育》一文中提到一个“光动艺术”的教学案例引起了的笔者的关注。笔者选择其中的“灯光艺术表演摄影”进行了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了现
代媒体艺术教学的特殊魅力。在这里将教学实践与探究整理如下,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关于“灯光艺术表演摄影”灯光艺术表演摄影(简称LAPP)是光动艺术的一种,也有人称这种艺术形式为“光影涂鸦”或直接简称“光涂”。因为“涂鸦”一词的解释有“随意地涂抹”的含义,而“灯光艺术表演
摄影”在口语表达上比较拗口,因此在课堂上我把这种艺术形式简称为“光绘艺术”,这样既体现了用光绘画的意思同时口语表达又比较方便。具体含义是指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摄影师和艺术家利用照相机长时间曝光的技术,用手电、光源棒、激光、焰火等创造出美轮美奂的瞬间。2早在1949年美国《LIFE》杂志
的摄影师GjonMili和毕加索合作创作了一系列的光绘艺术作品。(见图1)二、光绘艺术教学的特点和可行性分析光绘艺术属于现代媒体艺术的范畴,是《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摄影模块的校本化拓展延伸。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发现光绘艺术的教学特点和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操作方便简单。光绘艺术最基本的工具有数码照相机(普通傻瓜机具备长时间曝光功能的也可以)、三角架、手电筒、电脑。好一点的相机可以在电脑上装遥控拍摄软件,
这样的拍完一张照片马上就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显示,提高教学图1效率。2.需要多人协同合作。光绘艺术的创作一般来讲至少需要2-3人合作,4-5人更好。因为创作时间比较短,参加人数多的话可以创作相对复杂的作品。一件成功的光绘艺术作品需要创作团体合理分工、同心协力。新课程倡导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在光绘
艺术教学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3.创作时间短,一节课可以进行多次创作。在普通教室中拉上窗帘,普通照相机的最长曝光时间可以达到15-20秒。在20分钟的时间内50人的班级在人人参与的情况下可以至少创作两次。4.光绘艺术迎合了高中生表达情感的需要。现代媒体艺术是一种从工
具、材料到形式、内容到创作理念都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新兴艺术形态,必然对崇尚现代、追求时尚的高中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2三、“做中学”的教学过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没有采用传统的先讲授知识,再进行示范,最后再
让学生实践的“三步走”的教学方式,而是先让学生大胆尝试发现不足再进行技法指导,边做边学。整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的创作能力逐渐提高,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知识的讲解和经典作品的赏析。(教学流程见图2)图21、游戏导入,适时示范简单的组织教学之后,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
用手电筒来画画,谁来试试?在十秒钟的时间内用手电的光对着相机画一个图形,看看相机能否把光的轨迹记录下来。”学生最初的反应是半信半疑,等到十秒钟之后投影仪上出现了第一张光绘作品之后学生们就发出了“啊”的惊叹。(见图3)但是这张作品最大问题是学生意识不到画面的大小,只在一个小范围内重复描绘,光
线容易重叠。这时教师就会请一位学生摆一个pose,师生一起合作完成一张示范作品。(见图4)设计这张示范作品有三个目的:①告诉学生光绘艺术的画面空间很大。②光绘艺术可以借助与人的表演来创作。③老师的身影不见了,是因为穿深色衣服运动的人在长时间曝光条件下容易被虚化。第一
次实践鉴赏提高第二次实践师生共评作品导入618579图3图4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小结:“其实刚才我们做的游戏,它的正式名称叫灯光艺术表演摄影。或者叫光绘艺术。是指艺术家和摄影师用手电、光源棒、激光、焰火创造出美轮美奂的瞬间。原理是利用长时间曝光技术来
记录运动的光线。下面我们欣赏几幅作品。”出示两幅光绘艺术作品,分别是平面和立体的造型。这两张作品比较简单,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技术的门槛,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2、二次实践,提供试错空间本节课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特点是“边做边学”,在第一次实践的时候不讲太多的技法,放手让学生
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技能。然后师生一起点评作品,总结作品的不足之处为第二次实践做准备。二次实践给了学生纠错的机会和探究的空间。学生在第一次实践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光绘艺术的优势和局限性,画的
很复杂,不愿意花时间在纸上绘制草图,所以创作的作品往往不尽如人意。(如图5)在师生一起点评之后,反思第一次创作的不足,在第二次实践的时候懂得借助人的表演同时先绘制草图,学生间通力合作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如图6)图5图63、及时鉴赏,提升作品内涵在两
次正式实践之间如何通过鉴赏提升学生作品的内涵,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的做法是先抑后扬,先不谈如何表达思想情感,先讲技术。教师先向学生演示光绘艺术的多种技术可能例如1.可以借助与大场面2.可以多人合作同时进行3.可以用不同色彩的手电筒4.可以通过塑料
瓶装水使得手电光产生折射发出不同的光。讲完技术的多种可能以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一件艺术作品除了注意技术之外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经过大量的关于技术的讲解之后,学生自己也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于是当教师提出这问题时很多学生回答很迫切:创意、
内涵、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等等。教师因势利导接着说:怎样才能更有创意更有内涵?师生讨论之后,教师展示奥运会的大脚印。(见图7)通过奥运会大脚印的表现方式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通过象征性的符号结合环境因素表达思想情感。四、建立教学博
客,打造学习共同体高中美术课一周一节,为了拓展课后学习空间,我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博客和学生分享拍摄经验,交流心得,学生在我的博客中是这样留言的:高二(3)朱铃芳同学:光绘艺术课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都很有兴致,照片效果出人意料。高一(7)段宁筠同学:
在玩一般的学习中体验光绘艺术的魅力,了解了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建议多一些创造性的课,地点不要局限于教室。高一(7)俞天韵:光绘艺术对绘画水平要求不高,新奇有趣,发挥性更强。以前不知道有这样的艺术,觉得很新奇,我画画的不好,也
能参与。五、课程反思与展望在光绘艺术的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很高,每个班参加表演和拍摄的同学达到95%以上。在实践之前还有学生主动来问老师一些问题,讨论拍摄的可行性和可能达成的效果,这在以前的美术鉴赏课上几乎是不可能的。这节课对于丰富多样的现代媒体艺术教学来说还微不
足道,但是由此我们看到了现代媒体艺术对崇尚现代、追求时尚的高中生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以及现代媒体艺术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素质的特殊价值。展望未来,现代媒体艺术教学还有许多内容等着我们去开发探究,通过现代媒体艺术的教学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创造力是我等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普通高中美术
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钱初熹.《融入新媒体艺术的美术教师教育》.3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