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PPT课件2-人教版

PPT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0 页
  • 大小 7.398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PPT课件2-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PPT课件2-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PPT课件2-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PPT课件2-人教版
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PPT课件2-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6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美术-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PPT课件2-人教版.ppt,共(60)页,7.39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8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7课汉字和书法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书法绘画诗歌小说戏曲第七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1、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2、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

政治、经济的反映。结绳记事: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绳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神话传说仓颉造字穷天地之变,

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一.汉字起源到“书同文”——汉字演变时间背景文字地位或影响新石器商代商周春秋战国秦朝刻画符号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金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社会大变革字体混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国家大一统对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篆隶书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演变:演变趋势:由繁到简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2.汉字成为自觉书法艺术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3.汉字成为自觉书法艺术的原因:②知识群体的形成,借书法

追求意境、神韵等。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4.书法艺术发展历程:1.实用文字阶段:秦篆(圆润纤细)汉隶(雄放洒脱)①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容易用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二.书法艺术发展历程朝代时代背景书法名家特点魏晋隋唐宋代明

代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改进;王羲之(“书圣”)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虚玄灵动,飘逸潇洒。国家一统,盛世气象。草书(张、怀);楷书(欧、颜、柳)狂放不羁;(草)重规范法度;(楷)书法理论日渐成熟。重文轻武;市民阶层兴

起;社会生活丰富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社会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书法字体: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祝枝山文征明三、篆刻——书法的姊妹艺术1.秦汉时代:篆刻艺术的标志性时期(秦:雍容大度;汉:方正质朴)2.明

朝中叶以后:篆刻成为独立的艺术代表人物:文彭学思同步: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有什么联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火眼金睛: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各种书法,你们能辨别出来吗?试试看。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1.下列

关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字体混乱状况而提出的②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③克服了广阔帝国文化交往中的文字障碍④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魏晋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②隋唐时期草书、楷书都有显著发展③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④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过程

叙述错误的是A.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B.秦始皇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推行“书同文字”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字”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D.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4.篆刻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秦汉时代B.宋元以后C.明中叶以后D

.清代5.观察下列图片:图一秦始皇二六年诏铭图二柳公权《玄秘塔碑》图三王羲之《兰亭序》请回答:⑴指出上面三副图片所示汉字各是什么书体?⑵指出上面图片所示那些是实用性文字?那些是自觉的书法艺术?答案:⑴图一是小篆、图二是楷书、图三是行书⑵图一是实用性文字;图二、图三是

自觉的书法艺术。6、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②1、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A、陶器刻划符号B、甲骨文C、金文D、籀文2、秦“书同文”后的官方文字是A、大篆B、小篆C、

隶书D、楷书3、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是在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唐时期4、其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怀素D、苏轼5、“宋四家”不包括A、赵佶B、米芾C、苏轼D、蔡襄6、下列字体演变的先后顺序是(1)甲骨文(2)隶书(3

)小篆(4)金文A(1)(2)(3)(4)B(2)(3)(4)(1)C(1)(4)(3)(2)D(4)(3)(2)(1)7、汉字能成为一种书法艺术,其原因不包括:A、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B、知识群体的推动C、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D、统治者的喜

好高考题1.(2010·福建文综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2.(2009·广东文基19)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3.(2009·浙江文综12)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4.(2007·江苏单科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

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画在陶器上的陶文。(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刻符记事:1)半坡人面网纹盆口沿的符号被认为可能就是早期的文

字(距今约6000多年)。汉字的萌芽——刻画符号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是: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虽然还不能准确识读,但已经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2)丁公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中发现的陶器刻符图画文字“旦”图画文字“斧”或锛(新石器

时代)刻画符号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商)甲骨文甲骨文——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约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蚕桑丝裘衣(西周)“金

文”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地步。(西周)“金文”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

润而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春秋战国)一字多形汉字的统一——小篆战国时期,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削弱了文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发展和

生产进步。统一的汉字,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小篆也叫秦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省改而成,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在全国推行的标准字体。小篆的主要特点是:笔画比大篆简化,以柔婉、圆转的线条构形;形体呈竖长方形,整齐、匀称;偏

旁写法、部位安排有定;象形符号的相形性更差。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秦朝篆书峄山石刻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秦)小篆(汉)隶书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

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于流行,实用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丧乱帖》“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行书“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祭侄贴》行书“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贴》行书张旭《草书古诗四首》(局部)怀素《千金帖》草书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肚痛帖》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汉朝末年

,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楷书把扁形、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方形,并且把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写楷书时得一笔一笔、整整齐齐地写。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欧阳询作品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楷书

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东坡赤壁怀古黄庭坚(1045--1105)“苏门四学士”之一。以文学著称,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宋四家之一。米芾精通前人的笔法,在学古方面,米芾的功力无

疑是最深厚的,形成他独特的精彩生动,跳跃逸宕的笔法。蔡襄(1012-1067)宋四家中,年辈最长,为人忠厚正直,知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北宋王

朝因他而亡,但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画家,他的书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瘦劲;;结体笔势取大字楷书,舒展劲挺。•瘦金体宋徽宗赵佶的作品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电视剧里则根据文人后来虚构的人物周文宾所创造),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或长于绘画,或长于书法,或长于文理,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们创作了很多著名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并源渊流传。文征

明—《赤壁赋》祝允明—《后赤壁赋》祝允明—《箜篌引》(秦)郎中令丞封泥(西汉)皇后之玺秦汉印章文彭之印文彭篆刻作品:长生文彭篆刻作品吴昌硕印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吴昌硕篆刻作品什么是书法?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

,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

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

条流畅、任情纵性。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