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15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2.705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ppt,共(18)页,2.70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8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必修第1课课程标准: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初中教材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古代印度第二单元古代

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重要前提——农耕畜牧采猎经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传播)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本身不是文明,但农业一定引发文明。——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农耕畜牧的产

生社会分工剩余产品劳动生产率提高私有制战争社会地位分化:管理、记事压迫国家文字掠夺剥削定居村落城市一、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

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国家的出现,统治者的出现,职业的分工,村落和

城市,也许还有文字……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文明”。——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2、基本标志——阶级、国家、文字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一)两河流域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位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下游的丛林沼泽地带,肥沃的冲积层土地与肥力充

足的水源在这里奇妙地混为一体,具有巨大的农业潜力。——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前提: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一)两河流域出现时间文明重要成果政治文化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在苏美尔

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1、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2、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宣言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1、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2、传说:洪水和方舟

传说3、数学: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4、文学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前提出现时间文明重要成果政治文化(二)古埃及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

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1、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2、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中央有类似宰相的官员处理政务,地方有州长负责维持社会秩序。1、文

字:象形文字2、书写材料:纸莎草3、建筑:金字塔4、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5、数学: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古代西亚和埃及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全球通史》古

代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法老)的话就是法律。——《全球通史》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

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全球通史》尼罗河的自然屏障使它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它是一条温顺的、可预测的大河,埃及人把洪水之神看做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全球通史》恶毒的神。喜神。天然无屏障自然屏障特大洪水温顺的、可预测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全球通史》苏美尔人对来世的看法相当悲观…不注重后事的操办,没有加工木乃伊、精心营造陵墓的习惯。——《世界文明史》关心死亡,为来世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

个主要特征。——《全球通史》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此外它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全球通史》恐惧和悲观自信而乐观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课堂探究:结合地图思考,与西亚北非的地形相比,印度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孙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

度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出现时间文明重要成果政治文化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三)古印度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的种姓制度。1、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阿拉伯数字);提出按位记值的方法。2、宗教:佛教(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种姓制度)。3、文学作品: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四)

古希腊前提出现时间文明重要成果政治文化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1、城邦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

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2、斯巴达是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民主政治的代表。1、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2、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3、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巴:两河流域•埃:尼罗河的馈赠•印:印度河与恒

河•希: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地理环境政治•巴:君主专制、法典•埃:官僚系统、法老权威•印:等级森严•希:城邦、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巴:农业•埃:农业、奴隶制经济•印:奴隶制经济•希:商品贸易•巴:楔形文字、史诗、6

0进位•埃:数学、纸莎草、象形文•印:佛教、1-9数字、史诗•希:戏剧、演说、哲学、文字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人类史前史,从三四百万年前到文明的出现,乃至此后相当长的时间中,地理因素一直起重要作用。越是在人类的早期,地理因素会越重要,因为人对自然的控制能

力小,环境的影响当然就大。反过来,越到人类历史的后来,地理因素就越来越不重要了。——《西方那一块土》地理环境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无所不在……无论是从科学发展还是国民经济建设的角度,都应当重视地理环境对经济

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王守春:《地理环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再认识——关于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批判的反思的反思》课堂探究影响文明起源的因素地理环境决定论?(历史环境)人们生活于其中并进行实践活动的各种历史条件的总和。一般包括国际环境、地理环境、民族特色、文化传统

等等,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地理环境因素是影响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课堂小结★主题升华: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

。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应该秉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交流对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