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3-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13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2 页
  • 大小 32.963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3-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3-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3-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3-统编人教版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3-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3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3-统编人教版.ppt,共(32)页,32.96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7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1.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们的强烈愿望。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背

景:抗战胜利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假和平,真内战中共七大:和平、民主、联

合政府;国民党六大:内战、独裁、一党独裁。合作探究:1945年8月,为何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

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蒋介石智囊陶希圣我准备坐班房„„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1945年8月26日毛泽

东在政治局会议发言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以退为进、投石问路;共产党:将计就计、反客为主。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过程: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柳亚子盛赞“毛公乃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安危”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推杯换盏

、觥筹交错的背后是唇枪舌剑、杀机四伏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3)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共代表经过43天谈判,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著名的《双十协定》。尽管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没能

达成协议,但《双十协定》仍规定了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等有利内容。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最终被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1945年10月31日:共毛返回延安未及旬日,而多种横逆

叛乱较前尤烈,此乃意中之事。但平津与胶济为我接收,重要据点之部署已妥,统一初基既完。1946年6月27日:无论对共交涉有无结果,目前军事行动,仍是最宜用讨伐方式。——《蒋介石日记》1945年8月13日: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

对,寸土必争。我们是按照蒋介石的办法办事。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毛泽东选集》克劳塞维茨: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1947年3月—6月重点进攻陕

北、山东解放区转战陕北、打退进攻1946年6月—10月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自力更生、自卫反击二、全面内战的爆发梁漱溟:“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项别数目百分比兵力共产党方面120万人1国民党方面430万人3.58

地区面积共产党方面228.5800万平方公里23.8%国民党方面731.1720万平方公里76.2%城市共产党方面464座(中小城市)23%国民党方面1545座(大中城市)77%人口共产党方面13606.7万人28.6%国民党方面33893.3万人71.

4%二、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全面内战的爆发2.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阶段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时间1946年6月—10

月1947年3月—6月方针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结果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1946

年9月16日,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1947年3月18日晚,毛泽东提出“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毛泽东选集》二

、全面内战的爆发“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国民党政府财政严重入不敷出的状况,由于内战军费的激增和豪门资本恣意中饱,本来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法币的发行量,从抗战胜利到1948年6月增加近370倍。货币飞速贬值,物价如脱缰野马般猛涨。蒋介石感

叹道:“经济危险至此,比军事更是忧虑。”——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经济危机:滥发货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社会危机: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第二条战线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

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兴起。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政治危机:两条战线相互配合、共同反蒋;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政治危机:召开伪“国大”,暴露独裁内战的真面目。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土地改革(1)依据:1947年夏,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2)意义:各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三大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民工(人)160000022500001540000担子(副)42400担架(副)138007390020000小车(辆)41090020000大车(辆)67503070380000汽车(辆)250牲畜(头)3000063001000

000船只(只)13630粮食(万斤)70005700031000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陈毅曾深情地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

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油画《挺进大别山》1947年年底,毛泽东高兴地宣布:“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

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毛泽东选集》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由东北野战军发动;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

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发动;基本解放华北全境(傅作义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1948年9月1948年11月下旬1948年11月初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中共七届二中全

会(1)召开: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2)内容:①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③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西柏坡

纪念馆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5.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蒋介石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1949.01.21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1949.04渡江战役开始,人

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1949.04.21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

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解放战争全记录》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5.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四、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试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派系斗争,内部分散02官员腐败,不得民心01发动内战,背离民心04经济崩溃,众叛亲离03中共壮大,顺乎民心06外交失败,美援断绝05“古今中外有一个公

例,凡是一个朝代、政权要垮台,并不由于革命势力,而由于它自己的崩溃。”——傅斯年“军民风气嚣张,国家纲纪扫地,党不成其为党,军不成其为军,国民不成其为国民。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

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淘汰了。”——蒋介石5.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美】埃德加·斯诺《旅行于方生之地》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统治集

团“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在牺牲着中国的利益”;而“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将占有确定的和重要的地位”。——美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戴维斯、谢

伟思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它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它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个新的中国就要诞生了。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2018·北京高考·18)图8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

》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2.(2018·江苏高考·10)右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

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3.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

一规定旨在()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4.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

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课堂小结人民解放战争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重庆谈判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包办“国民大会”——制宪国大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内容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原因、意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