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10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8 页
  • 大小 9.129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3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PPT课件-统编人教版.ppt,共(38)页,9.12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7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一、日本侵华的原因(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根本);“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

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2)1927年东方会议确立了继续侵略中国政策;1927年6月13日,田中急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和驻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总领事回国,研究解决“急务”。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有军事、外交主要头目参加的专门会议,即

后来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中国时局,内阁再次做出出兵济南干涉北伐的决定,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密奏日本天皇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

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4)中国国内国共内战局面,提供可乘之机;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对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1)只要剿匪成功,

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6)愈是非常时期,越要小心谨慎,注重智谋。(5)国际上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略,推行“绥靖政策”;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

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6)1931年,日本及其在东北的殖民机构加紧武装侵略的部署。日军轰炸东北军兵营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

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习近平(2014年9月3日)二、日军侵略进程时间日本中国局部侵华阶段1931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1931占领沈阳和整个东北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民族矛盾开始上升1932.3建立伪满国1932.1.28一▪二八

事变中国军队被迫退守二道防线1935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依据坂垣的策划,日军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

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坂垣征四郎号称“陆军之花”,1929任关东军高级参谋,长期从事侵华活动。1948年被判决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伪满洲国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随即占领沈阳,并扩大侵

略,占据整个东北。1932年3月,扶植清朝废帝溥仪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溥仪一·二八事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193

2年1月28日晚发动的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突然向上海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1932年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

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1932年3月初,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1933年长城抗战《塘沽协定》签订之后,

日本推进“渐进蚕食”方式,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间日本中国全面侵华阶段1937.7.7卢沟桥

事变,全面侵华开始。全民族抗战开始,为防御阶段。1937.12.13南京大屠杀1938.10-1944调整侵华政策,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以战养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三光”政策,细菌战,慰安妇,重庆大轰炸为相持阶段,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1944-1945逐步失败,直至无条件投降。反攻,全

民族抗战取得彻底胜利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和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军遭到拒绝后,竟然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

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日寇在宛平城楼上炫耀武力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2月,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中将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

个半月内发生2万起以上强奸事件。据统计,被集体屠杀的达19万人以上,被零散屠杀的超过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总计30万人以上。汪伪政权政治上,日本侵略者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

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经济掠夺,以战养战1、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直接将粮食规定为军用物资,实行“粮食统制”,强行“争购”和“配

给”;2、对待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重庆大轰炸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轰炸重庆市区,从1939

年1月开始,日机空袭迅速升级,对重庆的轰炸愈来愈猛烈。重庆大轰炸被认为是与南京大屠杀同等性质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3万多幢,30所大中学校曾被轰

炸。细菌战慰安妇制度日本军队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战争常规的政府犯罪行为。奴化教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原有的教育设施进行了彻底的破坏。关东军司令

部命令所有学校一律停办,并下达"排日教材要断然铲除"的密令。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32年3月至7月间,日伪查禁、焚烧书籍就达650余万册。同时,他们对爱国的中国师生展开疯狂的镇压和屠杀。1936年,侵略者在伪安东省制造"教育界救国会事件",抓捕辽

东教育界爱国人士300余人,造成近百人死亡。从1933年到1935年,侵略者还主持出版22种39册"国定教科书"和23种29册"审定教科书",供各类中等学校采用。在各级学校里,日本都规定学生们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建国精神",恭敬"天照大神",尽忠于"天皇陛下",与日本"

一德一心"。通过每天向日本天皇皇宫遥拜等,向学生灌输"建国精神"的内容。3、中国人民的反抗时间事件影响国民党初期不抵抗政策中国军队被迫退居二线1932.1.28一▪二八事件1933长城抗战中国军队顽强抵抗1936.12.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

转时局的枢纽;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1937.7蒋介石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1937.9国民党发表了中共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国共第二次合作

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11月以后,日本拒绝按国联要求退回事变前原地,并意欲夺取锦州。南京国民政府与张学良反复磋商逾月,蒋介石表示"锦州军队此时切勿撤退",张学良也表示"对锦必尽力设法固守",并前后三次致电南京请

示战和决策及寻求援助,但始终不见援助。守备锦州将领荣臻更厉词批评:"中央不拨一分粮饷,不发一枪一弹,只在发命抗敌,显然有意徒令东北军牺牲,故臵东北军于死地"。李顿调查团1932年1月21日正式成立。团长是英国人李顿

侯爵,故亦称李顿调查团。国联行政院规定他们除调查日本在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而形成的满洲问题外,也调查中国的一般形势。日本于3月28日以抗议该报告书为由,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致使国联的调查报告书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事实证明,国联的活动和《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未能制止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侵

华战争在迅速扩大,并准备进一步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长城抗战这是中国抗日军民在长城沿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3月至5月,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我军顽强抵抗、

浴血奋战,但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长城沿线仍失守,平津危急。之后成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被迫由参谋部作战厅长熊斌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

回长城以北。中华民国与伪满洲国也因此事实上以长城为界。(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1936年12月,蒋介石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张、杨反复劝说蒋介

石应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的努力失败后,发动“兵谏”,于12月12日扣留蒋介石,武力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中共中央拍周恩来为代表的,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

方努力,最终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这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够和平解决1、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民心所向和历史大势;2、中共正确运用统一战线政策和灵活的策略,努力联合国民政府共同抗日;3、

当事各方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强烈爱国情怀;4、国际势力担心自己在中国利益受损,极力谋求和平解决。时间事件影响共产党1935.8.1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正,统一了党内思想。1936东北抗日联军

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1936.12倡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事件得以和平解决。1937卢沟桥事变后通电全国要求实行全民族抗战,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1937.8洛川会议通过了两个纲领,标志着中共

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1937提交了宣言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洛川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对会议作了总结,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一定要实行党对抗战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实行

全面抗战,反对片面抗战、反对妥协退让、民族革命战争才能获得彻底胜利。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此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

路线的形成。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指明了正确道路。为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指明了方向,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为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

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

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遗书(1936年8月2日)中国网.新中国这样走来--《赵一曼的两封遗书》知识链接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

军第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隶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

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

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时间事件影响学生1

935.12.9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民众1931-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战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抵抗了部分日军的侵略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

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

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全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巴金《一点感想》(1938年8月25日)(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

卷)【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1)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策略方针;(3)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4)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5)1937年,“七七”事变后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6)中共召开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全面抗战路线形成;(6)1937年7月15日,中共向蒋介石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基本主张;(7)1937年8月,国共两党经过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8)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