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8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73.0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共(5)页,17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7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道宋元时期儒学发展、艺术、科技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史实。2.通过相关图文材料,理解宋元时期理学出现的原因及影响。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宋元时期思想、文艺、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

就;宋代理学的出现;难点:程朱理学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影响、评价。三.导入新课展示三幅图片,为了穿越回到宋元时期,咱们做了一系列精心的准备„„假如我们回到宋元时期,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呢?(政治上和经济上)那么这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呢,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四.整体感知把握基础(品文化盛宴)快速浏览课本66--69页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程朱理学的背景、代表人物、主张2.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3.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字(一).儒学的复兴1.背景①从

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②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代表人物:程颐程颢朱熹教师出示PPT,展示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图片教师: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北宋的程颢、程颐以及南宋的大儒朱熹,他们创

立的这个儒学新思想体系突出强调以理为核心,所以它们的学说又被称为“理学”或“程朱理学”3.主要观点[来源:Zxxk.Com]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②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2③人生的目标是“存天理

,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④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达到普遍天理的认识。你认为今天应当怎样看待“存天理、灭人欲”的提法?展示两幅图片进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同桌讨论)教师总结4.朱熹对

儒学教育的深入探索: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5.地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

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来源:Z|xx|k.Com]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二、文艺(1)社会背景:商业和城市日趋繁荣,市

民队伍壮大,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2)派别:豪放派、婉约派[来源:学科网ZXXK](3)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出示《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2)元曲①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

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②杂剧: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等。3(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

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2.艺术(1)书法:宋元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2)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而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金末元初文人没有科举取士这条路可走

,加上避世——玩世的社会思潮影响,他们出入秦楼楚馆,与名优诗酒相乐、丝竹相和,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民歌时调与文人创作的结合,使此文学体裁更加辉煌。此观点[来源:Zxxk.Com]A.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百态B.说明社会动荡是小说盛行的关键原

因C.侧面证明科举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D.表明元曲的发展与时政密切相关(三)、科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蓬勃发展时期,其中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其中有三项就是这一时期成就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

成熟首先是印刷术,唐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就是在一块板上把要印的内容刻好,然后再刷墨进行印刷。这种印刷术存在很大的局限,不利于文化发展。北宋毕升发明了一种更方便的印刷方法,这就是活字印刷术,就是先用材料把汉字一个一个做好模子,然后再根

据需要进行印刷。活字的材料由最早的泥活字到木活字,再到后来的金属活字,技术不断发展,极大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其次就是指南针,指南针就是一种指示方面的工具,教师出示图片,宋代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第

三就是火药的发明。宋元时期,战争不断,这也推动了火药武器的出现。教师出示宋代三眼铳和元代火炮的图片,说明宋元时期,火药已经用于军事方面了。最后,教师出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外传示意图,总结影响: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

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除了三大发明之外,还有两个人物的成就比较突出。一是宋代的沈括,教师出示沈括的图片,并介绍成就:《梦溪笔谈》4地位: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

体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第一百科全书”。第二位就是元朝的科学家郭守敬,教师出示郭的图片,他的成就主要是在天文方面,代表作就是《授时历》。地位:郭守敬天文实测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大为领先。(四)少数民族文字宋元时期是民族政权

并立的时代,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族先后崛起,它们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且在文化方面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其中,这些少数民族创制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教师出示辽契丹的文字,金朝女真的文字西夏党项族的文字[来源:学+科+网Z+X+X+K]蒙古族的文字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

响,有的是直接在汉字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改造,作为本民族的文字。有的则是吸收其它民族的文化加以改造。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革新B.

造纸术的改进C.装订技术的提高D.科举制的盛行构建本课知识体系5『拓展探究』如何全面认识程朱理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消极方面:①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②封建尊卑等级观念;③重男轻女观念;④因循守旧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积极方面:①理学重视主观

意志力量②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③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④对塑造中华民族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等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