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共(8)页,3.37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7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材分析】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统编新教材,由专题史体例回归通史体例,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务实求真。同时在历史教学功能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的编写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新体系、新内容,必然对教
师教学提出新要求。如何解决新的教学情境中面临的新问题,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无可回避的新挑战。通史体例必然要求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历史进程,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明确阶段性的特征,然后再具体到历史史实中。本单元的内容,讲述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十二课《辽宋
夏金元的文化》,主要内容是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承隋唐之后,继续有所发展。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随着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族同汉族文化的进一步交
融,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程朱理学、文学艺术、科技【教学难点】理学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字【整体设计】1、结合辽宋夏金元
时期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时代背景,了解在时代背景下催生出灿烂辉煌,民族性与多样性共存的文化。2、学习运用程朱理学,宋词元曲,文人画,三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和少数民族文字等史实或史料,论证它们对塑造民族性格,促进民族融合,并对东西方的交流创造条件的作用。3、探究和感悟辽宋夏金元文化
对推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讲授新课】一、背景(梦回旧时代)—辽宋夏金元的时代背景出示宋元时期的地图及风俗画思考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状2况?[来源:学科网]政治:民族政
权并立,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加强。[来源:学§科§网]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二、内容(品文化盛宴)—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内容[来源:Z.xx.k.Com][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一)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1、概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思想的
发展历程(春秋至战国至秦朝至汉代)引出问题,汉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概况如何?2、理学的含义出示材料: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岳麓版历史
教材必修三《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归纳含义: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3、理学的思想体系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理者形而上之道也。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材料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
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3: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利用材料及教材归纳: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道德观:天理即“三纲五常”;“存天理
,灭人欲”。方法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来源:学科网ZXXK]31、理学的评价出示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理学评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入手)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
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
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1)
地位:“四书”作为儒学基础读物;(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案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3)消极:用三纲
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二)文学艺术出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点拨(展示图片文字材料增加直观感受)4(三)科技设计问题学生自主
阅读教材结合学案完成,教师出示材料,点拨三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科学家:沈括(成就、地位);郭守敬(成就、地位)。思考研究:宋代科技繁荣兴盛的主要原因?从科技发展中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根据宋代科技政策曲线与科技成果曲线比较,引导学生认识政策保障及
政治环境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四)文字设计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结合学案完成,图片展示少数民族文字,点拨发展概况。三、意义(悟精华传承)—辽宋夏金元文化带来的影响材料一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辽人自称炎黄子孙,并不否认宋人也是炎黄子孙。……第二,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具有“南朝”和”“北朝”都是“中国”的思想认识。……第三,用“中原”即“中国
”、“九州”即“中国”的理念,以为自己部分进入中原地区且在”九州”中国之内,应该属于中国,同时,也承认宋朝在“九州”之内,也是“中国”。材料二金人进人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作为分立对峙政权
,金人承认金、宋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不同政权,各有自己的国号,互为外国,但作为“中国”,他们又认为金、6宋都是“中国”。这就是中国古代比较宽泛的“中国”意识,称“大中国”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多元一体”意识。——赵永春:《“
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归纳当时辽人和金人的中国观是什么?中国观:不仅自称为中国人,而且承认宋朝也是中国人。据此可知,辽人和金人眼中的中国已是包含多个民族在内的“大中国”了。元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空前加强其中蒙汉民族间的交
融尤为突出。材料三蒙古人受汉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取名的时候,采用汉人的字等习惯,或者像汉人一样取俗名、小名…在道德观念上,部分蒙古人接受了汉人的习俗。在色目人、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的同时,汉人也受
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习和掌握蒙古语言文字,汉人使用蒙古名字。汉人受蒙古婚姻、服饰等习俗的影响。——李治安:《元史十八讲》阅读材料,概括元朝蒙汉民族间关系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双向互动、互相影响材料四元朝疆域空前广阔,各种思想文化多元并存,元代多元文化的并存融汇,的确是隋唐文化多样化的繁荣鼎盛以后的又ー段值得称道的现象。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开放和多样化,也需要多个子文化或子文明之间的彼此碰撞、
竞争。——李治安:《元史十八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多元文化并存融汇对民族交融的作用。作用:元朝开放多元的文化政策,推动了民族间文化的交融,从而促进了民族间的深度融合。总结:辽宋夏金元文化带来的意义(1)对当时:文化繁荣,推动政治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融合。(2)对后世:文化传承,丰富了
中华文明的内涵,带来深远影响(3)实质: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也会影响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巩固练习】7【课下作业】8【板书设计】第十二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时代背景(政治、经济)二、内容1.思想(理学)2.文艺(宋词;话本;元曲;书画
)3.科技(三大发明;科学家)4.文字三、意义(当时、后世、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