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统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56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38.917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统编人教版.docx,共(7)页,138.91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6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一、单选题1.工业上可采用CO和H2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Δ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

平衡状态的是()A.B.C.D.2.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SiO2(s)+4HF(g)SiF4(g)+2H2O(g),△H=+148.9kJ。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达到平衡时,()A.2v(正、HF)=v(逆、H2O)B.v(

H2O)=2v(SiF4)C.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3.下列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A.用铜片作电极电解H2SO4溶液B.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形成原电池被腐蚀C.用铜片

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D.铜片与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4.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CaCO3)>△H1(MgCO3)>0B.△H2(MgCO3)>△H2(CaCO3

)>0C.△H1(CaCO3)-△H1(MgCO3)=△H3(CaO)-△H3(MgO)D.对于MgCO3和CaCO3,△H1+△H2>△H3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而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B.钢铁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析氢腐蚀,在干燥空气里不易腐蚀C.海水电池中,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D.金属腐蚀普遍属于化学腐蚀,其本质是M-ne-=Mn+6.将V1mL

0.1mol·L-1的Fe2(SO4)3溶液与2mL0.1mol·L-1KI溶液混合,待充分反应后,下列方法可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限度的是()A.若V1<1,加入淀粉B.若V1≤1,加入KSCN溶液C.若V1≥1,加入AgNO3溶液D.加入Ba(NO3)2溶液7.一种新型的

乙醇电池(DEFC)是用磺酸类质子溶剂作电解质,在200℃左右时供电(如下图所示),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比较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O2+4H++4e-=2H2O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

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D.溶液中H+向a电极移动8.2SO2(g)+O2(g)2SO3(g)△H=-198kJ/mol,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V2O5+SO2→2VO2+SO3(快);4VO2+O2→2V2O5(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V2O5的质量B.V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kJ/mol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H增大9.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22HgI?2HIg2H9.48kJ/mol②22

HgI?2HIg2H26.48kJ/mol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中的2I为固态,②中的2I为气态B.①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高C.反应①的产物与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相同D.1mol固态碘完全升华会吸热35.96kJ10.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

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物质的量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Fe0.1mol4mol/L盐酸10mL70℃BMg0.1mol4mol/L盐酸10mL40℃CMg0.1mol7mol/L硝酸10mL70℃DMg0.1mol4mol/

L盐酸10mL70℃A.AB.BC.CD.D11.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3A(g)+B(g)⇌2C(g)(ΔH<0)的是()A.B.C.D.12.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2H2O2=O2↑+2H

2O,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反应温度中氧气生成速率最大的是A.80℃B.60℃C.40℃D.20℃二、实验题13.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

答以下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A.0~t1B.t1-t2C.t2~t3D.t3~t4(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速率,欲向盐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有______

___。A.蒸馏水B.NaCl固体C.NaCl溶液D.通入HCl(3)若盐酸溶液的体积是20mL,图中CO2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t1~t2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v(HCl)=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14.如图是锌、铜

和硫酸溶液构成的原电池。(1)Zn为原电池的_____极;Cu为原电池的_____极。(2)该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向为_____→R→_____。(3)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负极_____。总方程式为:_____。(4)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三、推断题15.X、

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不同周期,X与W位于同一主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N(Y):N(Q)=3:4;Z的原子序数等于Y、W、Q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

QX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2)一种名为“PowerTrekk”的新型充电器是以化合物W2Q和X2Z为原料设计的,这两种化合物相遇会反应生成W2QZ3和气体X2,利用气体X2组成原电池提供能量。①写出W2

Q和X2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②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向两极分别通入气体X2和Z2可形成原电池,其中通入气体X2的一极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③若外电路有3mol电子转移,则理论上

需要W2Q的质量为_________。16.某学生为了探究Zn与硫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100mL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Zn粒,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H2,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min)12345氢气体积

(mL)(标况下)50120232290310(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2)哪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3)该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①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②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

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两种)。17.某小组按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铁的吸氧腐蚀。(1)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示意图,在图2的小括号内填写正极材料的化学式__

_______;在方括号内用箭头表示出电子流动的方向___________。(2)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按图1装置实验,约8m

in时才看到导管中液柱上升,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的是________。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的空气b.将食盐水浸泡过的铁钉表面撒上铁粉和碳粉的混合物c.用毛细尖嘴管代替玻璃导管,并向试管的水中滴加少量红墨

水四、计算题18.一定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mC(g)+2D(g),经过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1∶3,C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求:①m的值为多少?

_____________②A在5min末的浓度。__________③B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④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19.一定温度下,定容密闭容器中0.4mol/LN2,1mol/LH2进行反应:N2(g)+3H2

(g)2NH3(g),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2浓度为0.2mol/L。(1)10min内,用H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A.容器中密度不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C.N2和NH3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D.N2消耗速率与H2生成速率之比为3:1(3)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为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___。参考答案1.C2.C3.C

4.D5.D6.B7.B8.C9.C10.D11.D12.A13.B反应放热AC(V2-V1)/[224x(t2-t1)]14.负正ZnCu2H++2e-=H2↑Zn-2e-═Zn2+2H++Zn=H2↑+Zn2+锌逐渐溶解,铜电极上有气泡产生15.第二周期第ⅢA族22232NaSi+3HO

=NaSiO+3H负极37g16.2~3min反应放热,加快反应速率4~5min硫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Zn置换出Cu,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置换出的铜太多,覆盖在锌的表面,减小了锌与稀硫酸的接

触面积,使反应速率慢升高反应的温度;适当提高硫酸的浓度;将锌粒换成锌粉17.CO2+2H2O+e-=4OH-Fe-2e-=Feabc18.m=20.25mol·L-125%16319.0.06mol/(L·min)0.4mol/LB5:623322c(NH)c(N)c(H)1

2.5(L/mol)2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