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硫酸》PPT课件-统编人教版.pptx,共(17)页,620.25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6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高中化学1.纯的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ρ>水,任意比与水混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一、硫酸的物理性质2.思考:如何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皮肤接触:用干布擦干,再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3.安全警示:①与指示
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②与H前的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Fe+H2SO4=FeSO4+H2↑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Fe2O3+3H2SO4=Fe2(SO4)3+3H2O④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Fe(O
H)3+3H2SO4=Fe2(SO4)3+6H2O⑤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Na2CO3+H2SO4=Na2SO4+H2O+CO2↑二、稀硫酸:酸的通性三、浓硫酸的三大特性1.吸水性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子向胆矾晶体中滴加浓硫酸蓝色晶体变成白色浓H2SO4CuSO4∙5H2OCu
SO4蓝色白色现象:原理:结论: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干燥:H2、O2、N2、Cl2、CO、CO2、SO2、CH4、HCl等碱性气体:NH3还原性气体:H2S、HBr、HI{不能干燥吸水性应用:注意:2NH3+H2SO4=(NH4)2SO4作干燥剂2.脱水性实验: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将
蔗糖、纸张、棉布、木材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2:1脱去,生成黑色的炭。(炭化)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固体,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大量的热。C12H22O11蔗糖浓硫酸12C+11H2O原理:结论:浓硫酸有脱水性现象:浓硫酸木炭浓硫酸与碳反应变蓝褪色变
浅不褪色浑浊生成H2O生成SO2除去SO2验证无SO2生成CO2浓硫酸表现氧化性还原剂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产物+6+4+40浓硫酸与碳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浓硫酸使蔗糖脱
水炭化过程中表现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得到2×2e-失去4e-3.强氧化性H2SO4(1)与非金属反应+6+4SO2C+2H2SO4(浓)△CO2↑+2SO2↑+2H2O非金属+浓硫酸△最高价氧化物或含氧酸+SO2↑+H2O(C、S、P等)S+2H2SO4(浓)△3SO2↑+2H2O2P
+5H2SO4(浓)△2H3PO4+5SO2↑+2H2O还原产物加热铜丝与浓硫酸,产生了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将反应后试管里的物质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溶液呈蓝色。+6可抽动的铜丝浓硫酸∆Cu+2H2SO4(浓)=CuSO
4+SO2+2H2O+6+4得到2e-+20失去2e-还原剂氧化产物氧化剂浓硫酸表现氧化性和酸性浓硫酸与铜反应(2)与金属反应浓硫酸表现氧化性和酸性金属+浓硫酸最高价金属硫酸盐+SO2↑+H2O△①加热:与除Au、Pt外的金
属反应②常温:冷的浓硫酸遇Fe、Al钝化∆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可用Fe、Al制容器盛装浓硫酸H2SO4(浓)+H2S=SO2↑+S↓+2H2O(3)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H2SO4(
浓)+2HBr=SO2↑+Br2+2H2OH2SO4(浓)+2HI=SO2↑+I2+2H2O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H2S、HBr、HI—2—1—1-20+6+4失去2e-得到2e-如何鉴别浓硫酸与稀硫酸?方法一:方法七
: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方法五:方法六:观察,油状为浓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为浓稀释,放热为浓加入胆矾,变白为浓加铜片并加热,铜片溶解为浓加铁片或铝片,钝化为浓使滤纸或木条变黑为浓第三步:四、硫酸的工业制法反应原理H2SO498.3%的浓硫酸吸收SO2硫磺或黄铁矿空气燃烧SO34
00~500℃V2O5催化剂SO3+H2OH2SO4第二步:2SO2+O22SO3催化剂△第一步:4FeS2+11O22Fe2O3+8SO2高温S+O2SO2点燃{或者五、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溶液,先加稀HCL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1.方法:2.注
意:③不能用稀HNO3代替稀HCL①加稀HCL的目的是排除CO32-、SO32-和Ag+的干扰④不能用Ba(NO3)2代替BaCL2避免SO32-的干扰避免SO32-的干扰②不能用先加BaCL2再加稀HCL避免Ag+的干扰本节要点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还原性物质非金属单
质金属单质吸收物质中现成的水分子物质中没有现成水分子,氢、氧元素按2:1生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