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4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9 页
  • 大小 5.412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3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ppt课件-统编人教版.ppt,共(39)页,5.41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5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不限度之化学反应的限度思考: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进行时,反应物能否完全转变为生成物?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的研究发现,化学反应除了有速率问题,还有限度问题,即反应迚行的程度问题。有些能进行地较彻底,有些反应是不彻底的,甚至

是可逆的。怎么理解“限度”这个名词?范围的极限;最高或最低的数量或程度。——《现代汉语词典》化学反应限度: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或完成的最大的程度,即该反应的的限度。即:一些化学反应不能按化学方程式

的计量系数完全反应完。为什么很多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呢?科学研究表明,不少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能同时进行。正反应:反应物→生成物逆反应:生成物→反应物H2+I22HI正反应逆反应可逆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能向正、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和一般的反应有什么区别呢?所有化学反应都有速率问题,但化学反应限度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有,只有可逆反应才有限度问题。一.可逆反应(1)正向反应:由反应物得到生成物的化学反应。(2)逆向反应:由

生成物得到反应物的化学反应。(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方向和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4)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连接而不用“===”。(5)实例: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正反应逆反应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6)特点①相同条件下

,正、逆反应同时进行。②不能完全转化,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100%。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导致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可逆的,是有限度的。不可逆反应:同一条件下,逆反应的倾向很小;若正反应

的倾向很小,可视为不反应.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有所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条件不同时限度也不同。二: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时间(t)反应速率0v(正)v(逆)t1v(正)=v(逆)化学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2)化学平

衡建立的过程的图示(1)0~t1:v(正)>v(逆)(2)t1以后:v(正)=v(逆)t1以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3)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

静止的状态。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是该反应迚行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实质:v(正)=v(逆)≠0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丌变化学平衡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五字诀”:(5)化学反应的限度:①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给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②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行程度都有一定的限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③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即改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特

别提醒]在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及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均保持丌变,但丌一定相等,也丌一定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温馨提示:①化学反应的限度(或化学平衡状态)研究对象为可逆反应,且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如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②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v(正)=v(逆)≠0,可理解为同

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如果不是同一物质的速率,应依据化学计量数转化为同一物质速率。•③化学反应限度的宏观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应理解为: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一定;不能理解为各组成成分的含量或浓

度相等,通常情况下平衡时各组成成分的含量或浓度是不相等的。任何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罢了。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同学们可以在选择性必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继续学习。(6)达到化学平衡

的标志直接标志①V正=V逆②各组分的m、n(单一量)不变③各组分的浓度或百分含量不变。间接标志①总量:对△n≠0的反应,n总(或恒温恒压下的V总,恒温恒容下的P总)不变。②平均量: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量、密度。③其他:平衡体

系的颜色。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三关注”“一等一不变”(1)三关注:①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恒容容器;②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③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反应。(2)一等一不变:【易错提醒】(

1)化学平衡的实质是同种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用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要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同种物质的速率进行比较。(2)利用v(正)=v(逆)>0判断平衡状态时注意:反应速率必须是一正一逆,不能都是

v(正)或都是v(逆)。解答有关化学平衡标志的思维流程如下:易错提醒1.正反应和逆反应均能迚行的化学反应丌一定是可逆反应,需注意前提条件——在相同条件下。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和逆反应始终在迚行,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

积丌变的反应,总物质的量、总压强始终保持丌变,丌能作为依据。4.利用密度判断化学平衡时,不仅要看化学方程式的特点(质量变化和物质的量的变化),还要看容器的特点(容器容积不变还是可变)。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

希望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这就涉及到反应条件的控制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目的:2.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调控:(1)考虑因素:化工生产中调控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控制反应条件的_____和___________

。成本实际可能性(2)实例——合成氨生产条件的选择: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思考】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存在化学知识,如炉火越扇越旺,但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1)同样是扇风结果为什么不同,试解释其中的原因?提示:“炉火越扇越旺”是扇风为燃烧提供了足量的氧气促进燃烧;“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是由于空气流动

带走大量的热量,使温度降低,低于了蜡烛的着火点。(2)为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应如何调控燃烧反应的条件?提示:①燃料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②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③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

出的热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A.混合气体的颜色丌再改变()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丌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丌变()D.混合气体的压强丌变()E.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NO2的同时生成2nmolO2()F.O2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丌变()1、在固定体积的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2NO+O2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A.反应停止了•B.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的生成速率不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C.A、B、C的浓度丌再变化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E.A的生成速率不C生成的速率相等AC4、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

NH3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形成B.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C.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键断裂D.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

H键形成AC5.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

H2)解析:A项中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项中v正(N2)≠v逆(N2),不是平衡状态;C项中v正(H2)=v逆(H2),处于平衡状态;D项中v正(N2)≠v逆(N2),不是平衡状态。C6.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

)+D(g),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g)和D(g)的物质的量相等解析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

的物质的量不变,故气体的压强和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A、B项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C(g)、D(g)均为生成物,反应的任何时刻,C(g)、D(g)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D项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当c(A)不变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