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4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9 页
  • 大小 12.922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5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ppt课件-统编人教版.ppt,共(59)页,12.92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5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结构性质用途制取H2SSSO2/SO3H2SO4Na2SO4物理性质化学性质NH3N2NO/NO2HNO3NH4+反应原理验满发生装置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吸收决定决定体现反映气体制取的一般流程知识网络认识物质的一般

过程位置-4-第2课时氨和铵盐微山一中杜培培练习本、笔记本、双色笔本节课要求:1.画出简单的导图,构建本节的知识网络。2.认真听课,把课堂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听懂。及时记下新方程式。请同学们准备好:微山县第一中学一、氨1.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特性_____气体_______气味_____空气_____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____体积的氨气易液化无色刺激性小于极易700微山县第一中学氨作为制冷剂,是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试分析它有什么缺

点?提示:氨气易液化变为液体,且液氨变为气体时会吸收大量的热。缺点是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微山县第一中学喷泉实验【重点】1.原理和装置(1)氨气喷泉实验微山县第一中学形成原理当气体接触外部的水或溶液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容器

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引发操作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或其他形成压强差引发液体向容器中流动喷射的操作。微山县第一中学(2)实验成功的关键——“三要”①装置气密性——要好。②烧瓶和气体——要干。③烧瓶内的

氨气——要满。微山县第一中学练习1.“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①还原性②极易溶于水③有碱性物质生成④氧化性⑤氨易液化A.①③⑤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微山县第一中学2.喷泉的常见类型方法减小内压法增大外压法装置原理减小烧瓶内气体压

强,形成压强差,产生喷泉现象增大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形成压强差,产生喷泉现象微山县第一中学3.常见产生喷泉实验的组合气体NH3HClSO2、CO2、NO2、Cl2NO2和O2吸收剂水或盐酸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水微山县第一

中学练习2.(2019·石家庄高一检测)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B.NH3(H2O含石蕊)蓝色喷泉C.HCl(H2O含石蕊)红色喷泉D.CO2(NaOH溶

液)无色喷泉√微山县第一中学如何操作才能引发该喷泉实验?提示: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焐热烧瓶,氨气受热膨胀,使氨气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烧瓶内氨气溶于水)【思考·讨论】微山县第一中

学2.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中学阶段氨气是唯一碱性气体,也是唯一能和酸反应生成盐的气体)实验装置微山县第一中学操作打开止水夹,并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现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红色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产生大量白烟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氨气与氯

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色晶体微山县第一中学(2)氨水的性质微山县第一中学知识拓展1液氨氨水一水合氨化学式NH3NH3·H2O物质成分纯净物(非电解质)、氢化物混合物(NH3·H2O为弱电解质)纯净物(弱电解质)、一元弱碱粒子种类NH3分子NH3、NH3·H2O、H2O、NH4+、OH-、H+NH3

·H2O联系将氨气降温加压可成液氨,氨气的水溶液叫做氨水,在氨水中含有NH3和NH3·H2O等。微山县第一中学知识拓展2氨与酸反应:氨气唯一碱性气体,也是唯一能和酸反应生成盐的气体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挥

发性的酸均可)NH3+HNO3NH4NO3现象:产生白烟2NH3+H2SO4(NH4)2SO4不产生白烟(浓硫酸不可干燥氨气NH3)微山县第一中学(3)氨气的性质(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应用于NH3和HCl

气体的互相检验。(与盐溶液的反应)微山县第一中学【情境·思考】管道工人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果管道某处漏气,会产生白烟,原理是什么?(已知2NH3+3Cl2====N2+6HCl)氨气遇浓硫酸也会产生白烟吗?微山县第一中学提示:若氯气管道漏气,发生反应:2NH3+

3Cl2====N2+6HCl、NH3+HCl====NH4Cl,产生的白烟是固体NH4Cl;不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不能形成蒸气,遇氨气不会产生白烟。微山县第一中学氨的氧化反应拓展:NH3中N显-3价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被O2、Cu

O、NOx、Cl2等物质氧化4NH3+5O24NO+6H2O(氨的催化氧化,强调生成NO)↑5×4↓4×5(工业制硝酸的基础)2NH3+3Cl2====N2+6HCl或8NH3+3Cl2====N2+6NH4Cl(检验Cl2是否漏气3CuO

+2NH33Cu+N2+3H2O(实验室制氮气)4NH3+6NO==5N2+6H2O8NH3+6NO2==7N2+12H2O(治理NOX的污染微山县第一中学催化剂氨的用途:1、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2、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热,使周围环境降低温

度,做制冷剂。3、浓氨水检验氯化氢和氯气是否漏气。4、实验室制备氮气,治理氮氧化物的污染。微山县第一中学二、氨的实验室制法试剂—Ca(OH)2和NH4Cl↓原理—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反应装置—固+固气(与制取O2的装置相同)↓除杂装

置↓收集—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尾气处理装置微山县第一中学装置选择选择原因制备装置固+固反应原理净化装置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NH3具有碱性,不与碱石灰反应不用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钙NH3能

被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钙吸收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NH3的密度远小于空气,且常温下不与空气成分反应不采用排水法NH3极易溶于水氨气制备实验各部分装置的选择:微山县第一中学装置选择选择原因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氨水显碱性将蘸

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氨气遇挥发性酸反应生成固体铵盐小颗粒尾气处理试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NH3极易溶于水,与酸反应微山县第一中学【易错提醒】(1)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2)发

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口应插入试管的底部。微山县第一中学(4)干的棉花团可减小氨气与空气的对流收集到纯净的氨气;棉花团上蘸有稀硫酸,既防止空气对流又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5)干燥NH3不能用P2O5、浓硫酸等酸性干

燥剂,也不能用CaCl2干燥,原因是CaCl2与NH3反应生成CaCl2·8NH3。【思考·讨论】(1)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铵盐不选用硝酸铵,硫酸铵和碳酸铵。碱不选用NaOH、KOH,其原因是什么?提示: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为微溶物,不利于氨气的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清洗

;硝酸铵和碳酸氨受热易分解;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代替,原因是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还会腐蚀试管。微山县第一中学扩展知识:氨气的其他制法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加热浓氨水NH3·H2ONH3↑+H2O微山县第一中学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气体发生装置浓氨水+固体NaOH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放出浓氨水+固体CaONH3·H2O+CaO====NH3

↑+Ca(OH)2,CaO的作用:①吸水后放热促进NH3的放出;②增加溶液中的OH-浓度,减小NH3的溶解度微山县第一中学【追问】NH3是一种污染性气体,为避免污染空气,实验中多余的NH3应如何进行吸收处理?试画出相应装置图。提示: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多余的NH3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

空气。可采用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吸收等方法,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微山县第一中学微山县第一中学3.下列制备氨水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微山县第一中学【解析】选B。制备氨水不需要干燥氨气,A、C选项错误;D选项,不能防止倒吸,错误。微山县第一

中学三、铵盐(由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1.用途与物理性质(1)用途:农业上常用作化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等。(2)物理性质:颜色溶解性状态白色_______水晶体易溶于微山县第一中学2.化学性质(1)铵盐的化学性质【易错提醒】并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如硝酸铵。微山县第

一中学铵盐跟碱反应——铵盐的通性铵盐无论是固体状态还是存在于溶液中都能与强碱反应。(1)固体间反应:反应条件是加热或搅拌,产生NH3。(2)溶液中反应:由于NH3极易溶于水,所以产生的NH3会溶解,若溶液浓度很大,

会有少量NH3逸出,加热溶液可使NH3大量逸出。微山县第一中学(2)实验探究实验装置铵盐溶液NH4Cl溶液NH4NO3溶液(NH4)2SO4溶液微山县第一中学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

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试纸变蓝铵盐与强碱反应生成氨气+OH-NH3↑+H2O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制取氨4NH微山县第一中

学答题模板:(要求记忆)微山县第一中学某同学根据铵盐受热分解的性质,认为可以采用加热NH4Cl来制备氨气,你怎么看?提示:不行。NH4Cl分解得到NH3和HCl,两种气体在试管口遇冷反应又生成NH4Cl,得不到氨气。微山县第一中学【思考·讨论】【课堂回眸】微山县第一中学作业:1

.完成后面作业1和作业22.完成本节内容思维导图3.预习第三课时内容-硝酸【作业1】写出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1.工业合成氨化学方程式2.氨气的催化氧化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5.氨气与水的反应6.

氨气遇HCl冒白烟7.实验室制取氨气8.氯化铵受热分解9.碳酸氢铵受热分解10.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11.氨气与氯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12.氨气通入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13.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微山县第一中学【作业2】1

.(2019·珠海高一检测)关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虽然氨水受热分解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也不能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得氨气B.通常可选择浓硫酸为干燥剂,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微山县第一中学C.既可用向

下排空气法收集NH3,又可用排水法收集NH3D.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与NH4Cl固体加热制取NH3,可使反应速率加快微山县第一中学2.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微山县第一中学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C.③是氨气发生

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微山县第一中学3.(2019·菏泽高一检测)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微山县第一中学(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氨气,通常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NH3进

行了如下设计:①甲同学拟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制取NH3,并用图C装置作为NH3的发生装置。固体NaOH的作用为__。微山县第一中学②乙同学建议,将实验室制取氨气装置B的收集装置由大试管改为集气瓶且瓶口向上来收集氨气,并确定不污染环境

,请根据其设想回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NH3,请在图D的方框内画出其气体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标出所用的试剂(自选)名称。若用排液取气法收集NH3,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A.H2OB.浓硫酸C.CCl4D.饱和食盐水微山县第一中学1.【解析】选

D。实验室可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得氨气,A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B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H3,C错误。微山县第一中学2.【解析】选C。本题通过NH3的制取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实验分析、实验

评价能力。①装置在管口处又生成NH4Cl,无法制得NH3,A项错误;②作为NH3的吸收装置,漏斗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B项错误;选用装置③,使用浓氨水与CaO或NaOH作用,可制取NH3,C项正确;利

用④收集NH3时,收集气体不纯,D项错误。微山县第一中学3.【解析】(1)利用装置B的特点,需要加热来制取氨气,则可选用NH4Cl和Ca(OH)2固体;(2)①加入NaOH使浓氨水中c(OH-)增大,促进NH3逸出,且NaOH固体溶解放热,降低NH3的溶解度,

NH3逸出;②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瓶口向上来收集时应短进长出,还应注意尾气吸收,氨气易溶于水、浓硫酸、饱和食盐水,故用排液法收集氨气只能选择CCl4。微山县第一中学答案:(1)NH4Cl和Ca(

OH)2固体(2)①加入NaOH使浓氨水中c(OH-)增大,促进NH3逸出,NaOH固体溶解放热,使NH3的溶解度降低,NH3逸出②C微山县第一中学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