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83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0 页
  • 大小 3.196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4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ppt,共(40)页,3.19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5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主干知识结构化][关键要点条目化]1.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第二周期为+5),负化合价由-4到-1(稀有气体元素除外)。2.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

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3.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和元素化

合价的周期性变化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以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为例,探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图示如下: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由1到8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

的周期性变化。由大到小[提醒]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是指同一周期第ⅠA族~第ⅦA族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包括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3.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以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为例,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图示如下:规律:随着原子序数

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变化,即每周期:最高正价:(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负价:。周期性+1→+7-4→-11.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NaB.SiC.SD.Cl解析: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

右逐渐减小,所以Na的原子半径是最大的。答案:A2.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NSOSi原子半径/10-10m0.751.020.741.17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A.1.10×10-10mB.0

.80×10-10mC.1.20×10-10mD.0.70×10-10m解析:N、P是同一主族元素,P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N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P的原子半径大于N的原子半径,Si、P、S是同一周期的元素,且P的原子序数大于Si的原子序数小于S的原子序数,所以P的原子

半径小于Si的原子半径大于S的原子半径,则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为1.10×10-10m。答案:A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也递增的是()A.C、N、O、FB.Na、Be、B、CC.P

、S、Cl、ArD.Na、Mg、Al、Si解析:A项和C项原子序数递增,而A项中F无正价,C项中Ar化合价为0价;B项中的原子序数不完全呈递增性变化;D项中原子序数和最高正化合价均呈递增趋势。答案: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

周期律1.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1)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NaMgAl与水反应与冷水__________与沸水___________常温或加热下遇水无明显现象与酸反应与酸反应极为迅速与酸反应______与酸反应较快判断依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及其碱性NaOH_

_____Mg(OH)2_________Al(OH)3_____________结论Na、Mg、Al的金属性逐渐剧烈反应缓慢反应剧烈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减弱NaMgAl两个离子方程式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

碱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OH)3+3H+===Al3++3H2O,Al(OH)3+OH-===Al

O-2+2H2O(2)硅、磷、硫、氯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SiPSCl高温磷蒸气与氢气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H2SiO3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强酸(酸性比H2SO4强)判断依据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及其酸性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结论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逐渐Cl、S、P、Si>>>增强(3)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2.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其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

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周期(自左至右)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减弱增强非金属性增强减弱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H2的难易由易到难由难到易形成难易由难到易由易到难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减弱酸性增强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增强1.元素的性

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解析: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故C正确。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越易失电子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大C.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解析: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

渐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答案:D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由+1→+7→0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D.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解析:第二周期中,O没有最高正化合价、F没有正价,则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由+1→+5,故A错误;第三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增强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故C错误;卤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电子层增多,则原子半径增大,故D正确。答案:D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其实

质是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越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①从原子结构判断:a.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b.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

多越难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弱。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②从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a.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③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一般来说,排在

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能力的强弱,越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越强。①从原子结构判断:a.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

,越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越不易得到电子,非金属性越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②从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a.单质越易与H2化合

,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如H2+F2===2HF,H2+Cl2=====光照2HCl,则非金属性:F>Cl。如稳定性:HF>HCl>HBr>HI,则非金属性:F>Cl>Br>I。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如酸性:HClO4(高氯酸)>H2SO4,则

非金属性:Cl>S。c.活动性强的非金属单质可以把活动性相对较弱的非金属单质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Cl2+2NaBr===2NaCl+Br2,则非金属性:Cl>Br。d.非金属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还原性:S2->Cl-,则非金属性:C

l>S。2.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1)同周期——“序大径小”①方法:同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②实例:11~17号元素r(Na)>r(Mg)>r(Al)>r(Si)>r(

P)>r(S)>r(Cl)。(2)同主族——“序大径大”①方法: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②实例:r(Li)<r(Na)<r(K)<r(Rb)<r(Cs),r(Li+)<r(Na+)<r(K+)<r(Rb+)<r(Cs+)。(3)同元

素①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半径比较规律——“阴大阳小”。某原子与其离子半径比较,其阴离子半径大于该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小于该原子半径。如r(Na+)<r(Na);r(Cl-)>r(Cl)。②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阳离子半径比较规律——“数大径小”。带

电荷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小。如r(Fe3+)<r(Fe2+)<r(Fe)。(4)同结构——“序大径小”①方法: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②实例:r(O2-)>r(F-)>r(Na+)>r

(Mg2+)>r(Al3+)。[典例]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B.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D.Na+、Mg2+、Al3+离子半径逐渐增大[解析]A项,HClO4、H2SO4、H

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错误;B项,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错误;C项,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正确;D项,Na+、Mg2+、Al3+离子半径逐渐减小,错误。[答案]C[方法技巧]“三看”法比较简单粒子的半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一般地,电子层数

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对点训练]1.下列事实不能用来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A.金属间发生置换反应B.1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D.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解析: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是根据金属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失电子数的多少无关。答案:B2.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①

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②Cs是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③砹(At)是第ⅦA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⑤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②④解析:①从Li到Cs碱金属的熔点逐渐降低,正确;②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Cs的金属性强于Na,Cs失电子能力比Na强,正确;③At的非金属性弱于Cl,非金属性越弱

,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错误;④N元素气态氢化物为NH3,溶于水后显碱性,错误;⑤碱性:NaOH>Mg(OH)2>Al(OH)3,正确。答案:B3.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由强到弱X>Y>ZD.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X>Y>Z解析:三种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则其位于同一周期,由酸性HXO4>H2YO4>H3ZO4,知

非金属性X>Y>Z,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原子序数为X>Y>Z。A项,原子半径为X<Y<Z,错误;B项,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X>Y>Z,正确;C项,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

则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为X>Y>Z,正确;D项,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顺序为X>Y>Z,正确。答案:A[分级训练·课课过关]1.下列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MgB.AlC.

SiD.S解析: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Mg>Al>Si>S。答案:D2.下列单质能与盐酸反应且反应最慢的是()A.AlB.MgC.KD.S解析: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其单质与酸反应时反应越慢。单质硫与盐酸不反应,铝的

金属性比镁、钾都弱。答案:A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金属性:Al>MgB.稳定性:HF>HClC.酸性:HClO4>H2SO4D.非金属性:N>C解析:由元素周期律可知金属性Mg>Al,故A错误;由于非金属性F>Cl,故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故B正确;由于

非金属性Cl>S,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酸的酸性HClO4>H2SO4,故C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D正确。答案:A4.(2018·山东学考)镭(R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下列关于镭元素单质及其

化合物的性质推测错误的是()A.镭的原子半径比钙的大B.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C.单质镭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D.氢氧化镭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强解析:镭的金属性比Ca强,所以单质镭应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C错误。答案:

C5.(2015·山东学考)有关Na、Mg两种元素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性:Na<MgB.原子半径:Na>MgC.单质的还原性:Na<Mg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解析:Na、Mg都在第三周期,它们的原子序

数分别是11、1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原子半径:Na>Mg。答案:B6.(2015·天津学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的金属性比锂强B.碘的非金属性比氯弱C.ⅤA族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氮D.第三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是铝解析:碱金属元素

中金属性Li<Na<K<Rb,故A正确;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F>Cl>Br>I,故B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ⅤA族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氮,故C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第三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是钠,故D错误。答案:D“学业水平·达标练”见“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