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7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3.982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x,共(24)页,3.98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4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钠及其化合物课题钠及其化合物单元2学科化学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制取和用途。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

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制取和用途。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化合物,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相关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2.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

易行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的特点。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

典型的金属元素。(展示图片)教师: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Na2SO4等,钠的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式制得。(展示图片)教师提问:钠有哪些性质呢?(展示图片)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钠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图

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思考讨论:实验室中,通常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展示被保存的钠的图片)和

老师一起思考答案。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帮助同学们理解概念。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呢?教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它的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该电子很容易在化学反应中丢失。教师总结: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思考讨论:教师: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

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展示图片并向同学们演示该过程)教师:这里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新课讲解:钠的物理性质:①质软,能用刀切割②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观察实验现象,总结钠的物理性质。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实验现象。老师和同学

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观看图片和文字描述。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

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展示图片,增强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讨论,③熔点:97.8℃④沸点:883℃⑤密度:0.97

1g/cm3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氧气反应教师:用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了,这是因为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这种氧化物是氧化钠。(展示图片中的反应方程)思考讨论:教师:裸露在空气中的钠就能直接和氧气反应,钠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如果将钠加热,又会发生

什么变化呢?思考讨论:教师: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思考讨论:教师: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注:不要近距离俯视坩埚(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

下,讨论。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行思考,完成课堂练加深对知

识点的印象。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新课讲解:钠的化

学性质:钠和氧气反应教师: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这种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Na2O2)。(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思维启迪:钠的化学性质:钠和其他非金属反应教师:(

1)在氯气中燃烧:现象:燃烧、产生白色的烟。2Na+Cl2——2NaCl教师:(2)与硫反应:现象:火星四射、发生爆炸。2Na+S——2Na2S思考讨论:教师:钠除了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还能与水发生反

应。钠和水发生会生成什么呢?(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从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会不会是钠夺走氧变成氧化物?(展示图片)习。点燃研磨思考讨论:教师: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

钠放入水中。(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从钠在水中的位置、钠的形状的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利用图片展示结论)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水反应教师:钠的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显碱性。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思考讨论:①金属钠会和酸溶液发生反应吗?回答:会!钠与酸的反应比和水反应更剧烈。钠和水反应,实质上是跟水电离的H+反应。而酸中的H+浓度更大。例如:2Na+H

2SO4——H2+Na2SO4思考讨论:②金属钠会和盐溶液发生反应吗?回答:会!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金属钠会在水面上下浮动,极速游动变小,最终会有蓝色絮状物产生。反应式:2Na+CuSO4——Cu+Na2SO4思维启迪:钠的制取教师:工业上制取金属钠主要是

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2NaCl(熔融)——2Na+Cl2教师:熔融态的氯化钠通电后,生成的氯气在此条件下密度较小,就飘在熔炉的上层而生成的钠也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密度较大,所以飘在下层。两种气体相邻的位置一接触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小液滴,小液滴越来越多,最后就把两

种气体完全隔开了。再将两种气体分别抽出,再净化、冷却,就可以得到较纯金属钠了。思维启迪:钠的用途(1)制备高压钠灯(2)制备钠的化合物(3)制备某些金属(锆等)(4)Na-K液态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课堂达标:1.填写下

列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颜色_______;形态________;密度_______;熔沸点_________导电、传热性__________。解析:金属钠是银白色固体,密度小、熔点熔点低、导电、传热性好。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B.钠燃烧时产生氧化钠C.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电解D.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解析: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正确;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B错误;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故C正确;钠位于周期比

第Ⅰ主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D正确。3.下列关于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2Na+2H2O——2NaOH+H2B.钠在空气中加热的方程式:4Na+O2——2Na2OC.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2Na+2HCl——2NaCl+H2D

.钠和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2Na+CuSO4——Cu+Na2SO4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过氧化钠,正确的反应方程式是:2Na+O2——Na2O2,故选B。4.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能以游离态存在B.

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D.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是银白色的固体解析: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没有游离态,故A错误;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钠离子只能得到电子,所以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钠离子没有,故B错误;C

、钠和钛锆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不会置换出金属,故C错误;D、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是银白色的固体,故D正确。课堂小结钠的物理性质:质软可切割,硬度比较小,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固体,

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比水小0.97g/cm3熔点低97.81℃,沸点882.9℃,纳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的反应,与水反应,与氧气反应,与酸溶液反应,与盐溶液反应。钠的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钠的用途:制取Na2O2;钠钾合金导热剂;把

金属从卤化物中还原出来;高压钠灯。钠的存在形式:只有化合态:NaCl,Na2SO4,Na2CO3,NaNO3。学生和老师一起快速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总结,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板书学生在笔记本上对板书进行誊写。方便

学生课后回顾。【第二课时】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单质钠的老师引图文并茂,相关性质和用途。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可以和氧气、水、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教师提问:那么钠的化合物有哪些?它们又有哪

些性质呢?教师: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把钠放在氧气中,会产生氧化钠:4Na+O2——2Na2O加热钠,会产生过氧化钠:2Na+O2——Na2O2教师提问: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导学生思考。

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引出这节课的问题。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新课讲解:氧化钠是白色的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氧化钠与水反应和氧化钙与水反应类似,你能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回答:氧化钙和水反应:CaO+H2O——Ca(OH)2氧化钠和水反应:N

a2O+H2O——2NaOH和老师一起观察图片。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通过观察,加深同学们的印象。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老师

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总结:由此可知:氧化钠和水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思考讨论:教师: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呢?(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

生成的气体。(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回答:带火星的木条熄灭了,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思考讨论:教师: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回答:感觉到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

了,pH测出的酸碱性呈碱性,说明有碱性物质产生。思考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和提示,写出反应式。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观看图片和文字描述。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实

验现象。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老师口述

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总结:因此,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新课讲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思考讨论:教师:的化合物除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还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呢?(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在两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各约1g)。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并进行描述。(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总结:Na2CO3是白色粉末,NaHCO3是白色细小晶体。思考讨论:教师: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震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

其中,温度计示数有何变化?(边讲解学生自行思考,完成课堂练习。识点的印象。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边演示该操作)。总结:Na2CO3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且温度计示数升高;NaHCO3能溶解,并且

温度计示数降低。说明Na2CO3与水发生了放热反应。说明Na2CO3与水发生了吸热反应。思考讨论:教师:继续向两支试管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再分别加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总结:Na2

CO3和NaHCO3都溶解了,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这说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呈碱性。新课讲解: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碳酸氢钠是细小的白色晶体。实验表明,向碳酸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着放热现象。向碳酸氢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氢钠能溶解,并

伴随吸热现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水合碳酸钠(Na2CO3.xH2O)。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里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思考讨论:教师: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观察现象,比较Na2CO

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总结:Na2CO3很稳定,受热不易发生分解和NaHCO3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新课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新课讲解:碳酸钠的用途新课讲解:碳酸氢钠的用途思维启迪: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课堂达标: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的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解析: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故A错误;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故B错误;

和水反应都会生成氢氧化钠,故C正确;氧化钠不是氧化剂,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故D错误。2.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NaB.NaOHC.Na2OD.CaO解析:NaOH可吸水潮解;Na2O可与水反应:Na2O+H2O——2NaOH;钠可与水反应:2Na+2H2

O——2NaOH+H2↑;CaO可吸水:CaO+H2O——Ca(OH)2。只有选项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3.下列反应式中,书写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反应式:Na2O+H2O——2NaOHB.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式:Na2O+CO2——Na2CO3C.碳酸氢钠受热分

解的反应式:2NaHCO3——Na2CO3+H2O+CO2↑D.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式: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选项A为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式,正确的反应式为:Na2O+H2O——2NaOH4.下列选项中,不是

碳酸钠的用途的是()A.纺织B.制作肥皂C.做玻璃D.制药解析:碳酸钠的用途包括: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碳酸氢钠的用途包括:制药、烘焙蛋糕。因此选D。课堂小结钠的化合物包括: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氧化钠:白色固体,碱

性氧化物,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得到,可以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过氧化物,燃烧或加热时与氧气反应得到,可以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又名:纯碱、苏打,白色粉末,稳定性强,受热不易分解,可以与

酸反应,常用于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细小的白色晶体,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可以与酸反应,常用于制药和烘焙蛋糕。学生和老师一起快速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总结,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板

书学生在笔记本上对板书进行誊写。方便学生课后回顾。【第三课时】导入新课教师:还记得上次课里,我们做实验将金属钠进行燃烧时,观察到的火焰的颜色吗?(展示图片)回答:金属钠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教师提问:所有金属燃烧的颜色都是黄色吗?回答:大多数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

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有的特征颜色。这些颜色各有不同。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思考问题并引出这节课的问题。回顾已学习的内容,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简单的思维

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观察铂丝燃烧的颜色教师:第一步: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最好用煤气灯)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第二步:将铂丝

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再蘸取碳酸钾溶液做相同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展示图片并现场演示过程)思考讨论:教师:①为什么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回答:因为外焰温度

高。总结: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②为什么最好使用煤油灯?回答:因为煤气灯的火焰颜色浅、温度高。总结: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玻璃

质材,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

问题。同学们观看图片和通过观察,加深同学们的印象。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方便课后回顾。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加深对知识

点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方便课后回顾。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方便课后回顾。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方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③为什么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

焰的颜色?回答:为了防止酒精灯火焰的颜色影响观察。总结:蓝色钴玻璃是一种特殊的观火玻璃,主要用于化学实验室钾的焰色反应观火。(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④第一步为什么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回答:与原火焰颜色相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钠盐的颜色,防止铂丝上残留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的干扰。思考

讨论:教师:⑤第二步为什么把铂丝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回答:铂丝在用过以后,上面会残留一些遗留的物质,如果不灼烧至无色,会影响被检测物质的焰色,因此要灼烧至无色。新课讲解:观察铂丝燃烧的颜色文字描述。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

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行思考,完成课堂练习。便课后回顾。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①洗:用盐酸洗去铂丝表面的杂质②烧:将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与酒精灯颜

色一致③蘸:蘸取试样④烧:在火焰上灼烧⑤观: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新课讲解:教师: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展示图片)思维启迪:一些金属的焰色思考讨论:教师:焰

色反应使金属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那么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燃烧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吗?回答: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它并未生成新物质,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新课讲解:教

师: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化合物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展示图片)。思维启迪:焰色反应检验钠离子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吸少许酒精(95%乙醇),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

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

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思维启迪: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钾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

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钾粉末放在一个蒸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教师: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

不明显。思维启迪:焰色反应检验钡离子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

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课堂达标:

1.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解析: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是防止酒精灯火焰的颜色影

响观察;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钠盐的颜色,防止铂丝上残留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的干扰;将铂丝用盐酸洗净是为了把铂丝燃烧产生的物质洗净方便下一步观察;选择颜色较浅的火焰是为了方便观察燃烧的颜色。故选①②③④。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A.外焰B.内焰C.焰心D.都一样解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故选择选项A。3.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B.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C.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不含钾

元素D.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解析:金属的化合物也能表现出焰色反应,A不正确;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B不正确;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紫色,C正确;稀硫酸会和铂丝反应,生成沉淀,影响观

察,D不正确。4.下列金属元素与对应的焰色反应颜色正确的是()A.锂—紫色B.铷—砖红色C.钡—黄色D.锶—洋红色解析:锂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紫红色,A不正确;铷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紫色,B不正确;钡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黄绿色,C不正确;锶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洋红

色,D正确。故选D。课堂小结观察铂丝燃烧的颜色的步骤包括:学生和通过对课①洗:用盐酸洗去铂丝表面的杂质②烧:将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与酒精灯颜色一致③蘸:蘸取试样④烧:在火焰上灼烧⑤观: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焰色试验的概念: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试样所含的金属

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焰色试验的用途:可以利用焰色试验辨别不同的离子。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钠-黄色;钾-紫色;铷-紫色;锶-洋红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铜-绿色。利用焰色反应可以制作五彩斑斓的烟花。老师一起快速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堂学习知识的总结,帮助同学

们加深印象。板书学生在笔记本上对板书进行誊写。方便学生课后回顾。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