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1《人口分布》同步练习-湘教版.doc,共(6)页,3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3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千米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C.东北多西南少D.
均匀分布2.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1.A2.D[第1题,图中显示25人/千米2等人口密度线向东南移动,题中告知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则图中
两条等值线之间区域人口密度应该增大了,即该区域人口密度西北大于东南。第2题,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说明该地人口分布的条件较好,而地势高峻明显不利于人类生存,故选D项。]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3~4题。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稀疏地区,其主要影
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4.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B4.D[第3题,亚马孙河流域虽然地势平坦开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湿热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因此人口稀疏。第4题,巴西高原东南部人口相对密集,是因为其地处沿海平原地带、亚热带季风性湿2润气候区,自然条件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而该地区为主
要的移民地区,文化多样,水力资源与人口分布关系不太大。]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回答5~6题。国家日本巴基斯坦蒙古澳大利亚面积/×104km237.879.6156.6768人口/万人12500140002361766人口密度/(人/km2)3311761.52.35.根据各国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6.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A.自然环境因素B.开发历史的长短C.政治经济因素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
济活动方式5.D6.A[第5题,分析给出的数据可知: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第6题,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读某地区人
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曲线反映的地区可能是()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3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8.该地区海拔400m以下
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发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短缺7.D8.A[第7题,读图可知该地人口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500m之间,尤以1000m人口密度最大,可确定该地在热带
地区,排除A选项;B选项人口集中于海拔200m左右的恒河平原上,不符合;C选项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集中于海拔500~1000m的巴西高原上,也不符合题意。第8题,该地海拔400m以下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9.读以下图表,回答问题。图1图2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不利高温
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29℃>24℃18~24℃<18℃<10℃(1)图1、图2、表中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
带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3)解释图2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解析]第(1)题,对照图表分别从河流、地形和气候三个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第(2)题,表中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4℃,所处温度
带应是温带或亚热带。第(3)题,主要从地形、土壤、交通等方面分析。[答案](1)河流地形气候(2)温带亚热带4(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合人类的居住。[等级过关练]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下面两
图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①地形区为()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东南丘陵1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B.②地区人口空间
分布比较均衡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的人口达20%D.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10.A11.D[第10题,图中①地形区,地形起伏较小。在相应纬度处我国东部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
青藏高原地形区,高原面上地形起伏小,有“远看成山,近看成川”之说。第11题,读取图中信息可知,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人口的80%以上。]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5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B.
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13.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人口稀少12.D13.B[第12题,根据四地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密度大小,可以判断出①为澳大利亚,②为德国,③为美国,④为印度。第13题,①国中部、西部为沙漠,人口稀少;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③国西部多山
区,人口稀少;④国中部为德干高原,气候较干旱,人口相对较少。]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秘鲁是世界矿产出口大国,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中部的安第斯山区。下图为秘鲁人口和矿产分布示意图。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6[解析]从图中
可以看出,秘鲁人口分布不均;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少西多。这是因为西部的位置、交通、资源等条件远比东部优越引起的。[答案]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安第斯山脉为界,东部人口稀少,西部人口密集。原因:西部临海,交通便利;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与外界联系
方便。东部位于内陆,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