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94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1.155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练习-统编人教版.doc,共(19)页,1.15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3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促进要素合理流动(1)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01资源、产品、设备、□02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03优化配置。(2)交通运输越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越□

04大。2.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1)我国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05海运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发展□06出口加工业、出口创汇农业等。(2)边境聚落依托□07国际陆路交通的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

08边境贸易口岸。3.交通运输对产业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产业的特点:交通运输是重要的产业,□09经济拉动效应明显。(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可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10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4.“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1)目的:致力于

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11可持续的发展。(2)建设内容: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油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12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13优先领域。1.判断正误。

(1)内陆地区交通不便,难以发展对外贸易。(×)(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带动工农业的发展。(√)2.巴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农业特色产品丰富。2019年2月3日,巴中恩阳机场正

式建成通航。随着航空线的开辟,该地受其影响最大的部门是()A.农产品加工业B.采矿业C.水稻种植业D.旅游业答案D解析旅游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航空运输让旅行距离缩短,更节省时间;航空运输业对农产品加工业、采矿业、水稻种植业影响较小。3.港珠澳大桥全长55

千米,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指出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义。提示完善区域交通网;缩短湾区时空距离;便于生产要素流动;增强核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二、影响聚落发展

1.交通枢纽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交通枢纽与产业集聚交通枢纽是□01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服务于客、货集散的行业在交通枢纽□02集聚。(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客、货吞吐量大的交通枢纽,会集聚与货物相关的制造业,并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我国石家庄、

株洲就是依托□03铁路枢纽发展起来的,新加坡依托□04港口实现社会、经济发展。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1)规律: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05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06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

的变化。(2)实例:古代,依靠□07京杭运河,在京杭运河沿岸形成一批商业繁荣的城市,如□08扬州。近代,随着海运和□09铁路的兴起,运河沿岸城市发展缓慢。,1.判断正误。(1)交通枢纽都能形成大城市。(×)(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的繁荣。(×)2.铁

路枢纽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下列城市中,属于“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A.上海B.郑州C.西安D.北京答案B解析郑州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3.铁路枢纽处比

公路枢纽处更易形成城市,为什么?提示铁路运输运量大,客、货周转量大,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强。任务探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自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就将港口发展放在首位。今日的连云港主要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口,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等为主要

货物。连云港本地钢铁企业规模较小,也缺乏大型重工业。2014年宿迁市进出口货物海运约60%通过上海港、青岛港报关,只有约40%通过连云港报关。2015年日照港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由

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省的经济重心仍在苏南和沿江,连云港至今还没有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下图为连云港位置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简述连云港市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2)分析连云港市还没

有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原因。(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指出江苏省进一步发展连云港港口的意义。[成果展示](1)位于东部沿海,属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线的中段,南连长三角经济圈,北接环渤海经济圈,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有陇海铁路连接中西部地区以及

中亚,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2)周边港口较多,竞争激烈;工业化水平低,进出口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过境货物,加工利用少,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发展水平较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弱;远

离苏南、上海发达地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铁路交通仅有东西向,没有南北向,布局不合理。(3)有利于加强连云港与国内和国际的联系;有利于连云港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带动连云港及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江苏社会经济均

衡发展;有利于提升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01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和□02园艺业的产品易变质,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03自给农业受交通影响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扩大农产品的□04销售范围

对工业的影响交通便利,有利于□05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06沿海、沿江、港口以及□07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带,对工业布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续表对交通的影响新建□08交通站点、交通线,有利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有利于优化区域交通布局,形成合理的交通运输网对商业的影响交通

便利,有利于商品的集散和人口的流动,促进□09商品流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商业网点布局,促进□10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对旅游业的影响交通便利,有利于□11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加游客数量,带动旅

游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扩大城市规模,推动□12城镇化进程,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对资源开发的影响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13资源开发,加快资源利用对人口的影响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有利于人口流动,扩大人口□14迁移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促进落后地区□15脱

贫致富,促进经济带(区)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2.交通运输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巩固国防;加强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传播;加强民族团结;改善人民□16生活水平等。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通车。该铁路建成后,将使未来甘肃形成“一群两带多组

团”的城镇化布局。下图为甘肃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兰新高铁甘肃段将出现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趋势,其影响是()A.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压力B.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C.根本上改

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有利于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2)兰新高铁运营后,产生的积极影响有()①为沿线旅游景点带来更多游客②提升原有的兰新铁路的货运运能③大幅促进劳动力向西部新疆的迁移④加强新疆与其他省市之间

的联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科学思维分析交通建设意义的方法第(1)题,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扩大城市的影响范围。第(2)题,交通线的发展会促进人口的流动,加强新疆与其他省市之间

的联系,但劳动力迁移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新疆经济较落后,兰新高铁运营不会大幅促进劳动力向西部新疆迁移。[答案](1)B(2)B提升运用能力“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

运航道,沿途有丰富的油气资源。2017年7月4日,习主席在莫斯科会见梅德韦杰夫,双方正式提出: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据此完成1~2题。1.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是()A.有利于巩固国防B.开辟海外能源采购

地C.加速对外开放进程D.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沿途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有利于开辟海外能源采购地,拓宽能源进口渠道,B项正确;海上交通线路开辟,对巩固国防、加速对外开放进程、促进民族团结作用不大,排除A、C、D三项。2.使得“冰上丝绸之

路”的开发至今还停留在初步阶段的原因不包括()A.经济回报收益低B.通航时间有限C.商业运营环境差D.航运受浮冰威胁答案A解析北极航线纬度高,有冰封期,通航时间有限,并且受浮冰的影响,沿途自然条件差,商业运营条件差,B、C、

D三项不符合题意;北极航线能极大缩短经过好望角、苏伊士运河等地区的航程,经济回报收益高,A项符合题意。任务探究影响聚落发展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来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

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下图为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安徽阜阳市早期选址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工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城市布局与交

通变化有何关系?(3)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铁路的相继建成,对阜阳市城市空间形态有何影响?[成果展示](1)阜阳市早期选址的主导因素是河流。(2)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说明城市的布局向交通便利的位置移动。(3)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工业、仓库区,铁路成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1.交通运输方

式的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的影响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下图示意广

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2)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C.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D.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科学思维分析交通运输对城市影响的方法第(1)题,在历史上,梧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并借西江通向大海,水路交通十分便利,

逐渐发展成为广西第一大城市。第(2)题,由于梧州没有铁路这一现代运输大动脉的经过,发展动力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逐渐落后于有铁路经过的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答案](1)B(2)A提升运用能力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答案C解析高铁建设缩短了城市间的通行时间,而不是距离,城市服务范围扩大;高铁连接两城市

,但对城市内部影响不大。2.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A.乙城B.丁城C.丙城D.甲城答案A解析高铁建成后,乙、丁两城市的服务范围扩大;而乙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更为便利,它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88页思考]思路点拨1.根据材料叙述“沿边对外开放城市

”和图示凭祥地理位置即可判断。2.成为木制家具产地的影响因素从原料、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分析。成果展示1.位于中越边境,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发展边境贸易。2.邻近越南,便于从越南进口木材;位于中越边境,地理位置优越;有铁路线经过,交通运输便利。[教材第90页活动]思路点拨1.结合世界地

图即可判断。2.陆路主要采用铁路运输,海路主要采用海洋运输。相对于铁路运输,海洋运输运量大,速度慢,成本低。3.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与发展的角度总结。成果展示1.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亚洲(东亚、中亚和西亚)与欧洲(东欧、中欧、南欧和西欧)。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连接亚洲(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欧洲、非洲和大洋洲。2.陆路运距短、运时短、运费高;海路运距长、运时长、运费低。3.“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一

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合作发展平台,能够把中国同各参与国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各国经济的协同发

展,优化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把各个文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人类文明创新,从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路。地理实践深探索方向与建议1.调查学校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状况。2.调查

当地某交通线,指出该交通线连接的地区,并说明该交通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3.调查当地城镇分布,说明交通布局对城镇分布的影响。展示与评价略。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2,3,4,5,13影响聚落发展6,7,8,9,10

,11,12,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7年5月31日11时10分,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蒙内铁路正式开通。下图示意肯尼亚位置和蒙内铁路。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承建蒙内铁路可以从中获得的社会利益是()A.带动相关产业发展B.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C.优化调整产业结构D.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答案B解析中国援建肯尼亚的铁路,将有效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但这都是对肯尼亚的社会经济影响,不符合题意

;对于中国而言,展示中国实力,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是中国在当地收获的社会利益,B项正确。2.蒙内铁路建成通车()A.促进东非各国经济文化一体化B.有利于肯尼亚鲜花出口欧美C.有利于肯尼亚吸引投资D.改变内罗毕的主

要职能答案C解析蒙内铁路建成通车,交通发展,有利于肯尼亚吸引投资,C项正确;蒙内铁路分布在肯尼亚境内,不能促进东非各国经济文化一体化,A项错误;铁路建设,对肯尼亚鲜花出口欧美作用不大,B项错误;不能改变内罗毕的主要职能,D项

错误。2017年7月15日,全长2582千米的京新(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这是继连霍高速公路之后第二条出疆高速公路大通道,乌鲁木齐到北京的公路里程缩短1300多千米。下图为京新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京新高速公路临白段在非节假日期间主要通行货车的原因有()①连接中西

部地区,往来货物种类多②沿线矿产资源丰富,货源充足③沿线种植业发达,农业物资运输量大④沿线城市密度大,货运量大⑤沿线经济落后,沿途居民出行的需求量较小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①④⑤答案B解析京新高速公路临白段在非节假日期间主

要通行货车的原因有连接中西部地区,往来货物种类多,①正确;沿线矿产资源丰富,货源充足,②正确;沿线沙漠广布,种植业少,农业物资运输量小,③错误;沿线地广人稀,城市少,④错误;沿线经济落后,沿途居民出行的需求量较小,⑤正确。故B项正确。4.下列关于京新高速公路修建意义

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②缓解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③缩短了东西之间的运输距离④改变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京新高速公路的修建促进了沿线地区社

会经济发展,缩短了东西之间的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和费用,①③正确;加强了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的联系,华北地区能源输入主要依靠铁路、管道,公路运载量较小,所以对缓解华北能源紧缺影响不大,②错误;高速

公路的建设过程对沿线自然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改变沿线地区自然环境,④错误。故C项正确。5.京新高速公路修建后会()A.填补新疆高速公路空白B.调整新疆能源消费结构C.加快沿线矿产资源开发D.直接增加西北地区的出海通道答案C解析从材料“第二条出疆高速公路大通道”可知,A项

错误;高速公路和能源消费结构没有必然联系,B项错误;高速公路的修建,可以使沿线地区对外交通更加便利,促进矿产资源开发,C项正确;京新高速公路是北京到新疆,并不能直接增加西北地区的出海通道,D项错误。下图示意杭州市198

7年和2008年城市形态分布。读图,完成6~7题。6.甲铁路线对杭州市的主要影响是()A.直接促进钱塘江南岸的发展B.加强杭州与外界联系C.完善了杭州的市内交通D.引起铁路沿线房价的上涨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甲为杭州

对外交通铁路,可以完善城市对外交通,加强杭州与外界联系,带动沿线经济发展,B项正确,A、C两项错误;铁路能带动站点附近的房价,而不是整个沿线的房价,D项错误。7.与1987年相比,2008年杭州市城市形态的变化为()A.城市用地面积充足,相对均衡地向四周发展B.西湖西面和南面发展较慢,主要为

保护西湖的旅游环境C.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钱塘江水运便利,城市沿江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1987年前,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在西湖以东、以北区域发展,2008年后,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向东北和东南发展,西南部是山区,所以限制城市向西南发展

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目前钱塘江泥沙淤积,航道浅,航运价值不大。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市东区的泰晤士河(见图),距伦敦老城区约5千米,这里曾是世界最繁荣的码头之一。20世纪60年代,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80年代,政府

决定将其改造成与伦敦金融城相配合的新兴CBD;90年代,世界金融巨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知名金融企业在此落户。目前,金丝雀码头已转型为伦敦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据此完成8~9题。8.20世纪60年代,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的原因可能是()A.交通运输方式进步B.河道弯曲,淤积

严重C.伦敦金融城的冲击D.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答案A解析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市东区的泰晤士河,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航空、陆运的发展及深海港口的出现,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A项正确。9.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云集金丝雀码头,其主要原因是()A.延长交易时间B.共享客户信息C.获

得集群效应D.河港地位恢复答案C解析由材料“90年代,世界金融巨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知名金融企业在此落户”可知,金融企业云集金丝雀码头的主要原因是获得集群效应,C项正确。“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北宋

时期,扬州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与都城开封相差无几。近代以来,扬州地位迅速下降。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据此完成10~12题。10.北宋时期,扬州成为我国东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的根本原因是()

A.依托运河和长江,交通便利B.位于国土中部,位置优越C.商业贸易繁荣,经济发达D.政府的支持,经济文化繁荣答案A解析扬州位于京杭运河与长江交汇处。京杭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扬州商业贸易的发展,使扬州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故A项正确。11.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是()A.人类过

度开发B.洪涝灾害严重C.环境污染严重D.交通条件变化答案D解析近代以来,随着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兴起,沿海和铁路沿线城市发展迅速,从而造成扬州地位下降,故D项正确。12.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扬州再次崛起得益于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构成的综合运输网的形成。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2分)苏伊士运河(下图)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1869年修筑

通航,允许单向通行25万吨的货轮,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苏伊士运河在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埃及成千上万的劳工为此付出了生命。在运河运营期间,埃及政府于2014年在原苏伊士运河的东侧开建了允许双向通行的新苏伊士运河工程。同时还启动建设了占地460.6平方千米的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其中包括工业区、

科技谷等规划项目,并将建立“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当下中国正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中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1)简析苏伊士运河成为世界上使用最频繁航线之一的原因。(8分)(2)推测修建苏伊士运河面临的主要困难。(8分)(3)分析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欧洲地区产生的

影响。(8分)(4)简述新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于埃及的意义。(8分)答案(1)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是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最近航线;欧洲经济发达,运作效率高,货运量大,船只往来频繁;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往来的重要通道;

相比绕道好望角节省航程,且风浪小,安全性高。(2)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技术水平低,工程建设难度大;设备落后,劳工工作量大;卫生条件差,疫病风险大。(3)便于欧洲地区进口波斯湾的石油;利于欧洲地区工业制成品和农牧产品出口;印度洋生物利用苏伊士运河“大规模入侵”欧

洲海域,对欧洲海域造成生态威胁。(4)提高运河通航能力;缩短船舶通过运河的时间;增加外汇收入;拉动就业;促进运河沿岸整体开发创收。解析第(1)题,苏伊士运河成为世界上使用最频繁航线之一的原因从苏伊士运河特殊

的地理位置和航线的优势方面分析:位置的特殊性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是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最近航线;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往来的重要通道。航线的优势是相比绕道好望角节省航程,且风浪小,安全性高;航线连接的欧

洲经济发达,运作效率高,货运量大,船只往来频繁。第(2)题,埃及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和卫生条件差,疫病风险大。苏伊士运河修建的年代,技术水平低,工程建设难度大;设备落后,劳工工作量

大。第(3)题,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便于欧洲地区进口波斯湾的石油;利于欧洲地区工业制成品和农牧产品出口。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水域,可能带来生物物种的交流,对欧洲海域造成生态威胁。第(4)题,埃及政府于2014年在原苏伊士运河的东侧开建了允许双向通行的新苏伊士运河工程,运河通航能力明

显提高。通航能力的提高可以缩短船舶通过运河的时间;增加外汇收入。同时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建设可以拉动就业;促进运河沿岸整体开发创收。14.读某历史名城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4分)(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

哪个形成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3)指出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延伸方向。(4分)(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6分)答案(1)河流煤、铁资源(2)①区域。因为

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军事防御。(3)交通(铁路的兴建)。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4)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等。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旧城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且附近有煤矿和铁矿,旧城区布

局的主要因素应是河流和矿产资源。第(2)题,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相比较,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应该较早形成。第(3)题,读图可知,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第(4)题,旧城区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因

,可从河流的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出现等角度分析。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