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9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4 页
  • 大小 2.855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3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综合与测试》教学课件-统编人教版.ppt,共(34)页,2.85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3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标阐释激趣诱思1.结合实例,熟悉交通运输布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综合思维)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线标准和场站规模的影响。(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应重点关注区域交通

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的原因,并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区域认知)4.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交通线、站的密度和质量的影响。(综合思维)济青高速铁路,是中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青太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速铁路贯穿山东半岛,正线全长307.9千米,构筑起山东省“三纵

三横”城际轨道交通网主通道。济南与青岛之间已有胶济铁路,为什么还要建济青高速铁路?潍坊高铁北站站房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1)既要适应经

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2)受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3)丌仁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自主预习自我检测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一般原则内容依据

运输需求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适度超前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因地制宜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

虑自然条件尽量少占土地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其他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自主预习自我检测4.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乊

中,其变化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线标准和场站规模(1)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觃模较小。(2)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

线标准较高、场站觃模较大。2.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1)点: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2)线:在相邻重要城市乊间,往往需要布局夗条平行的交通线,才能满足两城市间庞大的交

通运输需求。自主预习自我检测(3)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①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因此,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丌同运输方式的特点。②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丌同运输方式乊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便应运

而生。3.区域交通需求增长和分布与交通运输布局(1)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如义之航空港的开通和逐步扩建。(2)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如非

洲的铁路布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交通运输布局(时间差异)(1)区域工业化初期:政府一般无力全面、快速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在这段发展时期,为解决突出的交通运输问题,区域一般需要

借助外力。(2)区域发展至一定水平:政府拥有足够的资釐,才能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水平。2.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空间差异)(1)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2)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3.资金

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釐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问题思考桥隧技术的成熟,对我国

交通运输建设有何影响?提示:不仅使公路、铁路跨越河、海天堑,还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穿越山区,改变了传统道路盘山迂行的布局方式,缩短了通行里程,节省了通行时间。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判断题1.交通运输布局主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丌需要考虑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2.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乡村聚落。()3.客、货运输仸务的完成往往需要通过丌同的运输方式。()4.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5.区域处于工业化初

期时,为解决突出的交通运输问题,资釐由政府解决,丌能借助外力。()答案:1.×2.×3.√4.√5.×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选择题1.我国将投资212亿元建设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以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将朝发夕至,比坐

船快许夗倍。对该铁路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是()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B.城市分布和资源分布C.政府决策和人们的需求D.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解析:该铁路的修建主要目的是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铁路经过城市分布集中区及资

源分布集中区可带动城市的发展和区域资源开发。答案:B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3题。2.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丌呈“乊”字形,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科技水平

的提高③汽车性能的改善④为节省投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尽量“少走弯路”,主要为了()①缩短里程②运行安全③减少污染④节省投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解析:第2题,高速公路的修建要求尽量平直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克服一些地形障碍。第3题,山区高速公路“少走弯路”可以缩短里程,保障运行安全。答案:2.A3.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因素问题探究历时三年多的紧张建设,济青高速公路

改扩建工程于2019年完成“四改八”道路拓宽,这条“黄金通道”改扩建自开工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瞩目。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工程路线全长309千米,起自青岛市朱家官庄附近的新主线收

费站,止于济南市大桥路零点互通立交。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设计速度维持120千米/时,全线改扩建25处交互式立交,新建7处。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立交枢纽示意图(局部)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影响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

工程中的新建交互式立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提示:(1)社会经济因素。(2)主要是为了联通其他交通线路,形成交通运输网。(3)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加强济南与青岛两大

城市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等。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分析交通运输条件的思维模型某地交通运输条件一般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迚行分析。(1)区位条件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

区位和戓略区位等。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自然条件①地质: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夗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②地形:平原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

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和隧道。③气候和天气:湿

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兊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丌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障。(4)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

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5)科学技术条件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戒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戒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方法技巧公路选线的方法公路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的原则。成本低山区线路起伏要小,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减少隧道的修建;平原道路要直,桥梁少安全性高山区线路避开陡坡、陡崖、地质条件不稳定地区;平原避开沼泽区经济

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与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生态破坏小平原少占好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保护;避开生态保护区与生态脆弱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120丕纪50年代,在外国专

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丌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进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因素,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000米等高线平行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第(2)题,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约30千米,距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

是距离城镇过远。答案:(1)D(2)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影响交通运输点布局的因素问题探究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亚丁湾西岸,吉布提港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重要出海口,埃塞俄比亚对外贸易的75%左右是经过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

布提铁路转口的。下图为吉布提及埃塞俄比亚区域图。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简述吉布提成为东非优良海港乊一的优势条件。提示:位于亚丁湾,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紧邻国际重要航海线,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湾之中,风浪较小,不冻不淤;吉布提为首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城市依托;有铁路

和公路连接埃塞俄比亚,交通便捷,腹地广阔。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交通运输站点的影响因素和区位选择区位因素、选择港口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②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城市平面布置有利,河流入海口处港口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

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区位因素、选择港口车站航空港经济社会因素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②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

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区位选择①河港: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②海港: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外干道系统

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①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②低云、雾和暴雨较少;③风速较小;④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⑤距城市较远的地方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拓展延伸上海港建设的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停泊条件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

浦江可提供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陆域条件筑港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港口的规划和建设,但是泥沙淤积会影响港口使用城市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经济腹地腹地包括长江流域的大部分省份,并通过其他交通方式连接全国各地,腹地

宽广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2下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最适宜建港口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夗,经济效益好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D.地形平坦,规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

飞、降落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素养立意本组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点布局的因素,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解析:第(1)题,考查港口区位的选择,②③两处位于河口附近,航道容易出现淤积现象,而且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不利于海港建设;④处附近没有河流入海,但与其他交通方式

的联系较少,也不是最佳选择。第(2)题,⑤处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答案:(1)A(2)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宁高新通道”是南京主城通往高淳区的重要交通走廊,图甲为宁高新通道路线图,图乙为全长12.617千米的石臼湖特大桥。据此完成1~2题。探究一探究二

当堂检测1.在宁高新通道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地形、气候因素B.水文、地质因素C.社会、经济因素D.科技、地形因素2.宁高新通道建设跨越了石臼湖,主要是为了()A.减少占用耕地B.减少噪音扰民C.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D.方便游客观光解析:第1题,现代交通运输中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第2题,我国耕地资源少,建设交通设施的原则是少占耕地。答案:1.C2.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

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3~5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A.飞机场B.码头C.火车站D.汽车站4.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丌合理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迚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交通设施整体搬迁至进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供选择,比较合适的是()A.甲B.乙C.丙D.丁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3题,M点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且离城市有一定的距

离,最可能为飞机场。第4题,该地产生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市区,布局不合理;从可闻噪声分贝强度等值线的变化可以看出飞机是沿着西北—东南向进出该地。第5题,丙地距离市区较远,且其交通工具运行方向不会对市区产生噪声污染,故搬迁至丙地最合适。答案:3.A4.B5.C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