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2-统编人教版.ppt,共(49)页,6.84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2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球的圈层结构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学习目标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内部,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情况呢?地震波速度较
慢固体传播速度较快固、液、气传播地震时,地震波在地面和湖中的传播状态是怎样的?地面上的人是先感受到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内核外核地幔地壳横波纵波03691215速度/km•S-1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6371地面地心332900
5150地壳:固态地幔:熔融状态外核:液态内核:固态080400900290051506370内核深度/km外核下地幔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岩石组成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层组成。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
分别是上地幔顶部和软流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1.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4.从地幔到地壳,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答案x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大气圈、水圈
、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为氮和氧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岩石圈地壳加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圈中的生物
,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地球外部各个圈层具有怎样的联系?答案答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知识归纳地球的圈层结构组成分布岩石圈地壳地幔地核
内部圈层地震波横波纵波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02互动探究探究点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探究导引材料一2017年6月12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南部海域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材料二地球内部圈
层结构示意图。1.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附近陆地上的人们有怎样的震感?答案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到达地面的先是纵波,然后才是横波)。2.结合材料,印度尼西亚地震的震源处在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层?答案震源在地壳这一圈层。3.外核的物质状态是什么?为什么?答案外核的物质状
态可能为液态,因为此圈层横波不能通过。核心归纳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不连续界面(圈层界线)平均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主要组成物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壳莫霍界面17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纵波的传岩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
厚地幔上地幔含铁、镁的硅酸盐类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地幔跟踪训练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据此回答1~2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壳√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深度35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厚度,位于上地幔,故选B。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解析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当纵波传导到地面时,居民感觉到上下颠簸,当横波又传来时
,居民又感觉到左右摇晃。故选D。03达标检测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3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
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解析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处时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1234562.岩石圈是指A.①的顶部B.②的顶部C
.①和②的顶部D.③的外部解析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的,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123456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A.先上下颠簸,后
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12345解析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62017年1月12日,哥斯达黎加图里亚瓦尔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至50公里外的首都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胡安·圣玛利亚
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六家航空公司的数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回答4~5题。4.组成图里亚瓦尔火山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解析组成火山山体岩石的矿物为岩浆冷凝形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1234565.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
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
慢慢会沉降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123456√(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6.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
题。123456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8.0级,则E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_____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
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8.0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
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123456答案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下图:04课时对点练当地时间2017年7月
2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迪昂高原上的西莱里火山突然爆发,造成救援人员伤亡。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回答1~2题。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基础过关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比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123456789
10111213141516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特点并结合图示,可知圈层①为地壳,其中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圈层②为地幔,其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③和圈层④是地核,其中圈层③为外核,可能由液态物质组成,圈层④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
度都很大。读图,回答3~5题。3.②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通过读图可以看出,①为岩石圈,②为水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
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4.①②③④四圈层中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A.④B.②C.①D.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5.③圈层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B.水C.土壤D.生物√12345678910111213141
516解析在生物圈各组成因素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0日18时4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9km,震中距且末县城约110km。据此回答6~7题。6.此次新疆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
面时A.横波速度突然增加B.纵波速度突然增加C.横波突然消失D.纵波突然消失解析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由于外核可能呈熔融液态,故横波会消失。√123456789101112131415167.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软流
层C.上地幔顶部D.下地幔解析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深度约9km,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km,故震源应位于地壳。√12345678910111213141516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A.①为
岩石圈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据图可知,①为地壳,③为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故只有B项正确。
A.甲B.乙C.丙D.丁9.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如图中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据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③包括①,故丁图符合。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索地
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0~11题。10.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
大差异√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由固态进入液态波速会降低。能力提升11.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
.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地震波,传递声音利用声波,查虫害与测高度不属于地震波应用范畴。如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
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地球的各个圈层之
间相互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23456789101
11213141516解析“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如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下题。14.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
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解析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
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解析主要为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33答案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_____
_______,B处地壳的厚度为__________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解析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
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1234567891011121314151645~50千米30~35千米答案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材料二当地时间2017年6月5日,“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
了2017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7次下潜,这也是本航段截至目前采集生物样品最多的一次下潜。此次下潜共取得近底海水16升,变质岩53.8千克,海参3只、海星1只、海绵1只、海蛇尾3只、未知物种1只。16.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12
345678910111213141516(1)在材料一图上标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名称。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略。(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
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_圈的底部、___圈的全部和_____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
_____、相互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12345678910111213141516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氮氧循环运动大气水岩石渗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