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 综合与测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61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6 页
  • 大小 1.681 M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 综合与测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 综合与测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 综合与测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 综合与测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 综合与测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4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地理高中必修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 综合与测试》PPT课件4-统编人教版.ppt,共(46)页,1.68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11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一、地貌观察的顺序1.地貌组成:一个较大的地貌由次一级的地貌_____而成。组合2.观察地貌:(1)观察点的选择:视野比较_____的地方。(2)观察顺序:从宏观到_____、从面到点。3.辅助观察工具:地形图、_________和无人机。开阔微观遥感影像【

激疑】视野内的地貌一般按怎样的顺序观察?提示:大地貌(如山地、平原)→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更小的地貌(如河岸、陡崖)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重要内容:高度和_____。(1)高度。①类型:包括_____高度和相对高度。坡度绝对②作用

。类型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作用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反映地面的_________起伏状况(2)坡度。①地表形态的组成:___和近似水平的面。坡②观察坡的内容。表示影响坡度坡度角划分坡的重要指标,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_________和水平距离的比值坡向阴坡和___坡光照、降

水差异,影响_____的生长_____坡和背风坡垂直距离阳迎风植被【激疑】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如何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提示:相对高度大、坡度大→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平缓2.必要内容:形状、_____、空间分布、_____________和破

碎程度。面积地面起伏状况[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我国西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②内蒙古高原内部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③黄土高原地区地形较为破碎。()√×√能力明确地貌观察的顺序及内容1.地貌观察的顺序:2.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内容应用高度绝对高度划分地貌的主要依据相

对高度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内容应用坡坡度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影响生产和生活坡向阴坡和阳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差异大,影响植物的生长迎风坡和背风坡高度和坡度的组合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3.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的观察:(

1)一级地貌的观察。地貌等高线特征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地貌等高线特征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2)次级地貌的观察。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中间高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巅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鞍部由一对山脊等高

线和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悬崖壁立4.关于坡:(1)按坡度分级。Ⅰ.0~5°为平坡。Ⅱ.6°~15°为缓坡。Ⅲ.16°~25°为斜坡。

Ⅳ.26°~35°为陡坡。Ⅴ.36°~45°为急坡。Ⅵ.46°以上为险坡。(2)坡度大小的判断技巧。①野外根据树木与坡面的夹角判断方法。树木的生长都是垂直于地面的,在坡面上可以观察树木与坡面之间夹角,判断坡度的大小。如下图所

示树木与坡面之间的夹角为60°,那么该坡的坡度为30°。②利用等高线图判断坡度的大小。a.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b.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

小。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B>D>A>C。c.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3)坡向的影响。影响环境因素具体影响温度①向阳坡温度较高,背阴坡温度较低;②阳坡雪线高度高于阴坡;③阳坡森林上界高于阴坡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典例示范】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剖面。观察后完成(1)、(2)题。(1)仔细观察上图中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1B.2C.3D.4(2)图中6和7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代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代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思路点拨】解该题应从以下两点入手:(1)明确观察喀斯特地貌的顺序和内容;(2)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理和

过程。【解析】(1)选B,(2)选C。第(1)题,天坑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形成于2部位。第(2)题,6是石钟乳,7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补偿训练】(2019·济宁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山

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完成(1)、(2)题。(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A.P1>P2B.P1=P2C.P1<P2D.不能确定(2)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A.90米B.100米C

.200米D.300米【解析】(1)选A,(2)选C。第(1)题,由材料可知M1与M2位于山脊线上;根据等高线图中基本特点可知,山脊线应该与等高线垂直,图中显示M2与山峰的水平距离比M1与山峰的水平距离大,说明等高线稀疏,坡度

较缓。第(2)题,由图可知山峰海拔为625米,注意图中山脊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由材料可知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等高距为100米,所以①地海拔在600~625米,②地海拔在400~500米,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在100~225米。【素养探究】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

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仔细观察上图,描述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提示:蒙古高原至中亚等广大干旱区,地表岩石

在风化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黏土;在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形成沙漠;细小的粉沙和尘土则随风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山地阻挡,便纷纷扬扬降落下来,经过几十万年、上百

万年的堆积,才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