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3课《三顾茅庐》教学设计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11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9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顾茅庐》教案教学主题:识字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掌握本单元26个生字,丰富词语的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学习文章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记叙事情的方法。了解比喻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
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要背诵。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的记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四下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2.教材分析作为本册第三组第
一篇课文,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训练学生了解文中历史人物,体会其优秀品质。通过理清课文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学会有条理叙述这种表达方式,为习作练习打下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课字面意思的理解难度并不大,但是要真正领悟其思想内涵,感受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礼贤下士的品质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则有
一定难度。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人物优秀品质写清楚的,以突破学习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认读字卡和书写练习,正确认读17个生字,书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山冈、半晌、三顾茅庐、茅塞顿开、蜿蜒起伏、恭恭敬敬”等词语,并积累运用。2.通过个别读、
分组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3.通过划分课文段落,理清文章脉络,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评价任务任务一:书写“山冈、半晌、三顾茅庐、茅塞顿开、蜿蜒起伏、恭恭敬敬”等词语。
任务二: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情。会背诵第3、4自然段。任务三:通过划分课文段落,归纳段意,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活动一检查预习情况。借助文本、字典或词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会说出三顾茅
庐、半晌、茅塞顿开等词语的意思。活动二认读生字表中的17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顾、诸、葛、恭、晌”等字的字形。正确书写9个生字。(完成目标一)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会组词造句。会按笔顺书写。(评价目标一)环节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活动一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带读,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目标二)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评价目标二的朗读任务)活动二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完成目标二、目标三)按照时间发展的顺
序划分课文段落,理清文章脉络。(评价目标二、三)环节三品读课文体会语句活动三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着重感悟下列句子:1.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2.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完成目标三
)说出对这些句子意思的理解以及文中比喻手法的运用。(评价目标三)环节四练习背诵活动一默读课文、抓关键词句“来到„„,只见„„”来感受对隆中景色的描写。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评价目标二)活动二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理解文章(完成目标三)要求准确,正
确的说出段意。(评价目标三)活动三根据段意及“来到„„,只见„„”提示练习背诵。(完成目标二)正确背诵课文第3段。(评价目标二)附:板书设计三顾茅庐第一部分(1):略写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第二部分(2、3、4):具体写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来到„„,只见„„”第三部分(5):刘备与诸葛亮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