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7-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3.0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7-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7-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2)页,1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7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A.玄(xuán)虚B.渺(miǎo)茫C.诓(kuāng)骗D.省(xǐng)悟E.摧残(cán)F.脊(jí)梁2.解释下列词语A.怀古伤今:思慕古代的人和事,为当今状况不

佳而悲伤。B.玄虚:形容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的花招、手段。C.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或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D.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请示保全性命、解除痛苦,也可指替老百姓说话。E.脊梁:脊背,文中借此指社会中坚力量。F.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3.下面这段文字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一共用了有几处?其作用是什么?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参考答案上段文字用了四处比喻的修辞。它们

是“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状元宰相”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发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言论;“地底下”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这些隐晦语和嘲讽语的运用,正是为了当时战斗的需要,字里行间,充分表明鲁迅先生立场坚定,

爱憎分明。二、阅读语段,回答下述问题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

全体,那简直是诬蔑。1.这段话中“人们”的谓语是:A.是;B.少;C.现在;D.何尝少2.“被摧残”、“被抹杀”,“消灭”的主语是:A.人们;B.他们;C.大家;D.中国人3.“那”指代的是:A.这一类的人物;B.他们不为大

家所知道的事实;C.将“失掉自信力”的说法加于全体中国人;D.将“失掉自信力”的说法加给有的中国人;4.这段话中的“人们”、“他们”、“大家”、“中国人”、“一部分人”等人称代词,分别指代的是:A.自古以来的人,有自信力的人

,老百姓,全体中国人,为资产阶级效劳的人。B.承前指“埋头苦干”等四类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当时社会上一般的人;泛指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C.“埋头苦干”等四类人,全体中国人,中国的人们,少数统治者。D.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普通老百姓,全体中国人民,少

数反动文人。参考答案1.D;2.B;3.C;4.B。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