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案10-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31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 页
  • 大小 12.041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案10-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进行离线阅读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00 元
【这是免费文档,可以免费下载】
/ 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案10-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共(1)页,12.04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5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案1、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2、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分)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1、①怀念故友;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和_____。(4分)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

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2、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

作简要分析。(2分)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1)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

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