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4-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9.5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4-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4-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1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4-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4)页,1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4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ZX《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能准确背诵、翻译全文。2.学习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感受“古仁人”的济世情怀和宽厚仁爱之心。教学过程导语设计1:清康熙年间选编的《

古文观止》,收录的是从东周到明末的220篇文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在其中。为什么在浩瀚的古代散文中此文能占有一席之地呢?也许是文章非凡的魅力吸引了编者,也许是作者虽处处被贬仍不改忧国爱民的初衷,不改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吸引了编者,也许

二者兼而有之。导语设计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也是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由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古典文学中的美文名篇,感受千年前的古人纵情于秀山秀水中的意趣

和情怀。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文言知识归纳(1)生字注音环滁(chú)壑(hè)琅琊(lángyá)潺潺(chán)辄(zhé)霏(fēi)瞑(míng)晦(huì)伛偻(yǔlǚ)肴(yáo)提携(xié)蔌(sù)酒洌(liè)觥筹(gōng)弈(yì)翳(yì)颓然(t

uí)(2)古今异义: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野芳发而幽香芳:古义:花朵今义:芳香山间之四时也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3)一词多义:①而

: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②绝: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到极点,以为绝妙;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③也: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④之: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词,名之者谁?⑤酿泉

: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动宾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⑥乐: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⑦秀: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

繁阴。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⑨临: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⑩名: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⑾穷:①乐亦无穷也:尽。②欲穷其林:走完。⑿归:①云归而岩穴暝:归集,聚拢。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7、词类活

用:①山行六七里在山上,名词作状语。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③名之者谁命名,名词用作动词。④自号曰醉翁也取名,名词用作动词。⑤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动词。(后乐)乐趣,名词。2作者名

片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3背景追溯《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宫到

滁州来的。他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

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糅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里。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

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交流点拨】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记叙的。(1)(第1自然段)亭之概况(环境、亭名由来),抒发“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2)(第2、3自然段)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

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3)(第4自然段)游亭之乐(游人去,禽鸟乐;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主旨)。(二)深层理解醉翁亭1划分第1自然段内部层次,理清文脉。【交流点拨】第1自然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

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山(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2自号醉翁的原因?【交流点拨】“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3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含义:【交流点拨】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后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朝暮四时之景1朝暮景色的特点?【交流点拨】“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2春夏秋冬景色?【交流点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清高洁,水落而石出。”3“乐亦无穷”的原因?【交流点拨】“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官民同游1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交流点拨】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2文中怎样写了滁州百姓之乐?【交流点拨】“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3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

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交流点拨】享受“山水之乐”的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

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此时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日暮醉归1本段写了哪些乐?【交流点拨】三

种乐:禽鸟太守游人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交流点拨】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交流点拨】“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

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4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交流点拨】醉能同其乐。(三)走进语言1作

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交流点拨】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时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霏”“岩穴瞑”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交流点拨】这一句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以下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写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第二,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得和众宾尽欢

的情态,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四)走进写法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出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乱,其实不然。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

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于路途,是表现游人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宴酣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是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

乐”。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围绕“乐”而展开,犹如穿千颗珠玉缀于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五)走进主题文章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

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四、板书设计醉翁亭记欧阳修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五、拓展延伸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你认为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高官能否真正做到“与民同乐”?【交流点拨】欧阳修在文中确实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可是,普通的老百姓,不可能有太守那样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闲情逸致,可以每天到山中欣赏山水风光。即使欧阳修是

一名体恤民情的清官,他也不可能具有与劳动人民同样的情感,要想真正做到“与民同乐”是不可能的。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