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醉翁亭记》导学案2-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38.000 KB
  • 2022-12-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1课《醉翁亭记》导学案2-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1课《醉翁亭记》导学案2-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1课《醉翁亭记》导学案2-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5)页,3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4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班级:姓名:时间:主备人:【复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体会作者情感。第一课时一、学生解读复习目标(1分钟)二、学生自主学习(2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完成知识梳理,再自查、互查,把重点及易错点记录在积累本上。(一)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文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环滁.()晦.明()觥.筹()林壑.()岩穴瞑.()伛.偻.()酒洌.()山肴野蔌.()射者中.()弈.者胜()颓.然()阴翳.()饮少辄.醉()琅琊..()()林霏

.()清冽.()佁.然()俶.尔()翕.忽()悄怆..()()飞沙走砾.()廿.二日()燕.地寒()呷.浪之鳞()曝.沙之鸟()泉而茗.者()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霪.()雨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潜.行()浩浩汤汤.()2、重点

解词及语句翻译积累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临于泉上者:靠近。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杂然

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醉翁之意:情趣。深秀者:秀丽。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

,开放。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朝晖

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倾楫摧:桅倒

下,桨断折。郁郁:形容香气很浓。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文学常识积累1、《小石潭记》作者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选自______2、《岳阳楼记》作者______,

______(朝代)文学家,选自______3、《醉翁亭记》选自,作者,字永叔,号,晚年又自号为,谥号“文忠”,世称“”。他是(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4、本文是一篇的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人(现在湖北公安),与其兄、弟合称“公安三袁”。在文学创

作上,他们反对,,主张。作为文学流派,其取名的依据是他们的_____。三、自查互查(5分钟)四、小结巩固:(1分钟)五、典型例题解析(8分钟)1.“也”是文言文常用虚词之一,一般有表判断、表陈述、表感叹三种用法。选择下列句子的用法。A表判断B表陈述C表感叹①环滁皆山也。()②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选择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将字母填入括号。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①蔚然而

深秀者()②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③日出而林霏开()④溪深而鱼肥()3.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环滁皆山也。B、太守自谓也。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六、当堂检测:(15分钟)链接中考(一)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1—6题①环滁皆山也。②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③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④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⑤作亭者谁?⑥山之僧智仙也。⑦名之者谁?⑧太守自谓也。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⑩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________句。写景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写景的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3.这段景物描写,总写________和________,是为了引出下

文对________自然风光的描写,为下文写人的活动________。4.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5.用“//”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提示可分为二层)6.写出文段中的两个

成语。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加点词语已而翳上下谓2.翻译下面语句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点明了全文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4、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_

__之乐衬托__之乐,再用之乐衬托___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____。(三)、拓展延伸:课外语段阅读。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回答后边问题。欧阳公四岁而①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②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③读之,或因而

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按顺序指出三个“而”字各作什么连词使用。四岁而①孤及其稍长而②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③读之2.解释带点的词。①孤:②以:③及:④长:⑤或:3.翻译语句①教以书

字②惟读书是务③下笔已如成人三、学后反思:第二课时复习目标:1、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过程:一、学生自主学习:20分钟,完成以下知识清单:(一)1、《醉翁亭记》以“______”“_____”二字提挈全篇。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结尾部分用____________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____________③“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是______

_____,与它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④文中“水落而石出者”一句现在已提炼成一个成语:____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用来比喻________

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二)《满井游记》(1)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怎样?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学生在文中勾画直接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讨论

一下,这些语句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二、学生自查互查(5分钟)三、典型例题解析(10分钟)四、当堂检测:(10分钟)1、《小石潭记》选自《》,作者,唐朝著名。2、注音:篁()洌()翕()邃()坻()3、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A、闻:隔篁

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⑫皆若空游无所依(依:)⑬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五、教

学反思第三课时复习目标::1、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一、学生自主学习:(20分钟)仔细阅读文本,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背诵积累优美语句。(一)、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二)文章知识1、本文出自《》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

治家。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

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三)、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答:(6)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及作者的远大抱负的句子分别是答:二、学生自查互查(5分钟)将重点、易错点积累在笔记本上。三、典型例题解析(10分钟)见《智解中考》四、当堂检测:(10分钟)2004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习题。[甲]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

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

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哀转久绝消失群响毕绝消失B.属引凄异延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类C.至若春和景明和暧地利不如人和和顺D.把酒临风面对临溪而渔靠近答[]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

如果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那么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可是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答[]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译文: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乙选文第2段:五、教学反

思:第四课时复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优美语句2、体会作者情感一、学生自主学习(20分钟)熟读古诗直至成诵。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金樽()珍馐()投箸()挂罥()塘坳()庇护()阑干()风掣()突兀()狐裘()2、填写表格,识

记文学常识。诗题作者朝代出处二、学生自查互查(5分钟)三、典型例题解析(10分钟)四、当堂检测:(10分钟)、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1)《饮酒》中最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

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路难》(其一)的主旨是什么?诗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诗中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己亥杂诗》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教学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