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4-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共(6)页,1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04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关庙中心学校(初中部)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课文,读音正确,句读准确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理解文言词并正确翻译课文。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教法学法朗诵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集体智慧个人设计教学反思预习导学1.查阅资料,走近作者,了解生平经历和理想。2.给加点字注音:谪守()朝晖夕阴()迁客骚人()霪雨霏霏()潜形()薄雾冥冥()岸芷汀兰()心旷神怡
()皓月()宠辱偕忘()樯倾楫摧()阴风怒号()3.解释下列词语含义: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增其旧制作文胜状大观听写10个字词补充江南“三大名楼”提示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就内容而言,本文虽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
之事为主,写景是为了抒情;议论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然而是通过着力景物描写来引发议论,突出主题的。学习研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作家简介。2、背景资料。3、岳阳楼。二.整体感知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
以下词语的解释。谪守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属指名生翻译第一段内容。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胜状浩浩场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大观备然则极迁客骚人得无指名生翻译第二段内容。三.问题研讨1、提问: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2、提
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3、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讨论并归纳:(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第二课时一、翻译课文3-5节。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若夫霏霏连月不开排空隐耀潜形墙倾楫摧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
词语的解释。至若波澜不惊天光一碧万顷翔集锦鳞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跃金静影沉璧何极宠辱偕忘把酒临风3、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求古仁人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庙堂是进退先后微谁与归二、课
文结构: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第三课时拟人手法赞扬滕子京政绩的话作记缘由教师适时补充重要字词的意思组织生思考讨论问
题1、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2、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3、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
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4、提
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6、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
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7、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8、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9、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讨论
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调明“古六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
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前后对比训练延伸你还知道有哪些描写洞庭湖美景的古诗文名句理解性背诵“阔大胸襟、宏伟的政治抱负等”鼓励学生也向古仁人学习当堂训练翻译下列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作
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2.掌握课文翻译。板书设计岳一作记缘由————(记叙)抒发抱负范二壮观景象————(描写)先天下之忧而忧阳三阴晦凄凉————(描写)后天下之乐而乐仲四晴朗喜悦————(描写)楼五抒发感情————(议论)阔大情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淹
结构内容表达内容文章主旨记备课评价:年级主任(签名):